·人物访谈· 戴高乐:执着走向电影梦想的殿堂

近照.jpg

人物名片:戴高乐,出生于1991年,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大学毕业后先后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文学系。20188月,湖北有4部网络大电影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精神文明大奖,《重逢》是其中之一。身为编剧、导演的戴高乐,时年27岁。近4年来,他先后自编自导微电影、短片20余部,网络大电影2部,农村院线电影1部,在武汉微电影大赛中频频获奖,业界称其为青年俊才,前途不可限量。

近日,本网编辑部派专人赴湖北来日方长影视公司专访了这位年轻英俊的编导。

 

编辑部:戴导,听说您小时候就多才多艺,上小学时就在省市比赛中获过一等奖,那是什么方面的奖?

戴导:小时候受父亲和家人的熏陶,爱好音乐。那时我们家住在武汉歌舞剧院旁边,我便拜一位德高望重的指挥家为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乐理和我的第一门乐器钢琴。我父亲认为我内向,在学钢琴的同时,又学了一门乐器,那就是架子鼓。架子鼓一打就是8年,由于基础打的牢,所以在湖北省、武汉市比赛中,曾多次获得一等奖。

摩托.jpg

编辑部:您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为什么不在音乐方面发展呢?

戴导:初中的时候,我曾作过选择,究竟是读武汉音乐学院附中,还是读普通中学。那时候还很天真,还想长大了作词作曲唱歌。虽然我最终选择继续学习音乐,但高中因为叛逆没有按照这个轨迹走下去,学音乐开始变得断断续续。上高中时学校管得太紧,一逼将我逼上了画画这条路。一开始只是觉得有趣,慢慢的我觉得画画也很有意思,高中毕业我报考了美校,被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录取。

编辑部:您在大学是否专注于美术呢?

戴导:我不喜欢受约束,然后大学有太多空闲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我从小到大都很宅,宅的最大好处就是我能比别人更专注,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自己的爱好。而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不论类型不论国家,商业片,文艺片,获奖影片甚至大烂片全都看。但是到了大学,我开始按类型按导演分门别类地看,到现在,两万部肯定是有的。从那以后,我就认定电影才真正是我的梦想。2013年大学毕业以后,我跟过大大小小的剧组跑龙套,做得最多的职务是场记。见识了专业的电影工作流程后,更加坚定了我要参与其中的决心。

编辑部:听说您编导的微电影出手就不凡,一上手就拿了大奖。这两部微电影叫什么名字?

戴导:这两部微电影有一部是自编自导,有一部是导演。2015年我打定主意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面试合格后,我开始全身心地投身到电影的海洋中。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包罗万象,音乐、文学、美术等。我当时真是庆幸,我过去之所学几乎都能派上用场。北京电影学院有两个电影放映厅,每天都放电影,气氛非常好。很多人都会开玩笑,为了电影,真的可以去献身。于是乎,我开始真正尝试去写一个完整的剧本。我又一次感到庆幸,我父亲文笔好所以遗传给了我吧哈哈……写了几个短片剧本以后,微电影《我们家的宝贝》成为我第一部正式编剧作品;不久,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又在北京导演了第一部微电影《七年级的夏天》,作为导演,我当时还是太缺乏经验,整部片子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后来这两部片子在武汉举行的微电影大赛上,《七年级的夏天》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我们家的宝贝》获最佳剧本奖。

剧本.jpg

编辑部:您曾经拍过一部片子,被广大网民热捧,点击率超过7000万。这是一部什么片子?

戴导:这部微电影时长1个小时,名叫《蛊寨颠狂记》,悬疑、恐怖、黑色幽默风格。这是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完后,第二年又接着进修文学系,可以说这是我进修后创作的一部作品。进修期间,我不仅观看了大量的中外电影,而且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因此,创作兴趣也愈来愈广泛。通过电影表现手法和文学表现手法的综合应用,将这部微电影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加之迎合了网民的审美口味,情节看似荒唐,但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这部片子在优酷、乐视、爱奇艺播出后虽然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捧,说这部片子很有灵性,写得天马行空而不落俗套,这个导演才24岁,今后会大有作为。但也有质疑之声,那就是太有点肆无忌惮。我今天来看这部片子,觉得不够成熟,有的地方表现手法太俗。再者,这部片子之所以能这么受关注,也是当时正值网络大电影热潮。

拍片.jpg

编辑部:拍这部片子有什么难度?

戴导:这个片景取自恩施一个荒凉偏僻的古寨。有8个主要人物,这是一部多人多线的群戏,时长又要控制在1小时内,难以把控。当时又下着雨,拍摄也很难。坟地洞穴断崖等场景,都是实地拍摄。每天走的都是山路,几乎天天摔跤。我们每天都要翻山越岭,有时是攀着滕蔓下去的,稍不留神,就会坠落下去。剧本创作难。这个剧本我前后写过5稿,标题也改过无数次。前后两个多月里,我除了跟父母吃两餐饭外,都把自己关在房里写剧本。

编辑部:这部片子让您一下子成为网红,市场前景是否越来越好?

戴导:开始的确如此。《蛊寨颠狂记》播出后,我这个导演开始有了点名气,马上有一个公司上门,要我为他们量身定做一部网络电影,故事原本是一部恐怖小说。根据他们提供的素材,我夜以继日地进行新的创作,三天就把剧本写出来了。经过反复修改后,马上投入拍摄,这部片子片名为《女神送上门》,偏悬疑。这部片子出来后,大家认为这部片子进步太大,不仅剧本写的好,导演的手法也很娴熟,根本不像一个年轻导演拍的片子,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2017年我又和政府单位合作,拍了两部主旋律的微电影《大路》《重逢》。这两部电影都是正能量,《大路》拍的中规中矩,表现的的是农村改革开放后一个村庄的变化;《重逢》虽是微电影,但表现风格又上了一个台阶,比以往的片子成熟太多了。片子讲的是一个台湾后裔来大陆寻亲的故事,前半部分中规中矩,结尾部分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大家评价说很吸引眼球。这两部片子在今年的全国微电影大赛上均获得了大奖,其中《重逢》获国家广电部大奖。这给我今后拍院线电影增强了信心和决心。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团队和我的摄影师赵瑞,他跟着我吃了很多苦,可以说,这些片子都是我们共同熬出来的,不吃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

指导拍摄.jpg

编辑部:市场前景看好,可以助您实现大电影之梦吗?

戴导:微电影兴起也快,衰落也快。至2017年,我虽然拍了20多部微电影,可并没有赚到钱,正如俗话所说“老鼠子落到面缸里-滚了个嘴”。去年以来,微电影因为被综艺节目所取代,看微电影的人越来越少,拍微电影就有点得不偿失。大电影是要资金支撑的,没有资金投资,现在谈拍摄大电影有些为时过早。

编辑部:那些十分关心您成长的长辈见到您现在经常拍些宣传片、MTV、广告片,疑惑那个学院派的戴导到哪去了?

戴导:的确如此,我现在拍宣传片、MTV、广告,除了保证公司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外,实质上是在练手。可我的血液里仍然流淌着电影的情素,因此我转而写剧本,一个优秀的导演更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编剧。2017年至今,我写了好多部电影剧本,但并没受到市场青睐,投出去都如石沉大海。我并没有灰心,只当练手。您听说过愈挫愈奋吗?现在我就有点这样的形象。

为了创作剧本,我平常谢绝一切会客,因此朋友们说我太不合群,想与我聚一下都不容易。再说,你家里条件不错,何苦这么折磨自己,弄大电影太苦了,我们都是凡人,还是回归凡人生活吧!我是这样回答的,我现在有半只脚已经踏入影视圈了,为电影我可以献出生命。朋友们看我态度坚决,大家都理解我了。

编辑部:黎明前总会有一段黑暗,这段时间一过,就是破晓的曙光。执着是成就一切的保证,我们相信您的执着,一定会成就您的院线电影之梦!

戴导: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谢谢您们的鞭策与鼓励,我会努力前行,离大电影梦想的殿堂只会越来越近!(编辑:当代名流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