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初心依旧

——我与尹均生先生的不解之缘

1603805103209232.jpg

尹均生近照


 

引 子

1995年我大学毕业留校出版社工作。上班第一天,尹均生总编满脸关怀,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波波你来了”,“尹伯伯好!”我热情地回应。“虚心向老编辑学习,尽快融入角色”尹均生总编嘱咐道。

 

缘 起

为何我与尹先生如此亲近,这还要从我幼年时和尹先生一家的结缘说起。我父亲从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童年时我们一家在华师京山分院生活,1978年父亲上调本院基建处工作,我们一家也搬迁回学校。过了一年,我到了入小学的年纪,我是8月底的生日,入学考试的时候还没满6岁。小时候的我个子小,性格内向、腼腆、胆小,考试是要求数数到100,我其实是能数到的,但是看到陌生的老师我心里害怕,啃啃巴巴的数了好几次都没过关,测试的老师说不行再读一年幼儿园吧。一旁,我的母亲有点着急,她觉得一年后我就7岁了,入学又有点晚了,她央请一旁监考的蔡根娣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蔡老师和蔼的走过来,俯下身拉着我的手说:“相信自己,别紧张”。我终于数过100了,可以入学了。后来我才知道,蔡老师就是尹先生的夫人,这也是我们两家结缘的开始。

 

好邻居

小学前二年和尹先生家交集不多,只听父母说蔡老师的先生尹教授是个大学问家。我还是依旧胆小,怕老师,在学校看见蔡老师也只是诺诺的喊声“蔡老师好!”蔡老师总是和蔼地笑着看着我。

一天,父母对我说要搬家了。“哇!”好高兴啊。小时候,搬家总是一件让人觉得特别兴奋事,打扫新房子,添置新家具,好像生活有了不尽的希望。

我家分在学校北区平房宿舍,搬到新家突然发现隔壁就是蔡老师家,我们两家成了邻居。这也太有缘分了吧!这以后我才开始认识尹均生先生。以前听父母说尹先生是个大学者,我心里总感觉有距离感,好像不易接近。两家成了邻居,尹先生的儿子尹钢比我小一岁,比我妹妹大一岁,平房小区的孩子们一会就玩到一块去了,骑马打仗、官兵抓强盗、抓鸡撵狗、互相串门,到各家混吃……每次,尹先生都是和蔼可亲的招呼我们,亲热的喊我的小名“波波”。因为先生比我的父母年长几岁,从此我就喊先生“尹伯伯”了。我们两家关系一直紧密,逢年过节也相互走动。过了两年,尹先生家搬到学校东区的楼房宿舍,两家相隔远了,走路要20分钟,为此,我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几次,先生有信件寄到原住址,父母让我给先生送去。每次尹先生和蔡老师都开心的感谢我,招呼我喝水、吃瓜,问我累不累,表扬我懂事。其实我也很开心有机会见到他们,小孩子玩玩打打,一路小跑的就去了,哪里会觉得累。

 

领导—师长

后来的日子两家交集不多,我父亲生病住院时,尹先生和蔡老师也前来看望慰问,关心我们的生活,直到我到出版社工作,尹先生成为我的领导,我才开始真正了解这位可敬的长者。

66164727dad7db77478426811e990eb.jpg

尹均生出版的重要著作


尹均生,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斯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新闻学和报告文学研究,是现当代文学博士点散文、报告文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1999年获湖北省新闻出版界终身荣誉“湖北出版名人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顾问,中央《求是》名誉“第一读者”,《中华文化论坛》《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顾问。已出版《报告文学纵横谈》《国际报告文学研究》《写作学概论》《写作范文丛书(散文卷)》《文苑萍踪》《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中外名记者及其新闻风格》《斯诺评传》《斯诺夫妇和中国》;主编《中国写作学大辞典》《20世纪永恒的红星》《中外名记者眼中的解放区》等著编18种。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红旗文稿、文艺争鸣、中国记者、文艺报、[日本]中国报告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新闻写作、报告文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多次主办埃德加·斯诺和海伦·斯诺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专著《国际报告文学研究》1990年获中国写作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2012年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首届“全国报告文学理论奖”优秀奖,三次获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其论著被录入“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书目”,论著成果多为同行研究者和中国大陆和台湾博士生引作参考文献。传略收入《中国作家大词典》《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家词典》《中国写作理论家》《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湖北专家大辞典》等。

原来尹先生是名人啊!但在我眼里他就是和蔼可亲的“尹伯伯”,没想到他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开拓和斯诺研究的推动有如此大的贡献。接下来的时间里,尹先生在工作上给了我许多指导和帮助,参加各种书展开拓眼界、学习最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安排重点的图书设计任务……使我快速的进入工作角色,得到同事们的认可,也获得过不少奖项。

 

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

没过多久,尹先生到了退休年龄,可先生并没有闲下来,没有了行政工作的羁绊,先生在报告文学和斯诺研究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了。经常参加或者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召开学术会议,扩大了出版社的影响力,每次先生都让我帮忙拍摄会议照片,我也欣然接受。先生应邀讲党课,不取报酬;还主动给《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学校校报及“当代名流网”撰写和推荐稿件。先生以前的助理感慨说“尹总编对出版社的贡献比退休前更大。”

98d3fbfaca5e1093ca00bf514974565.jpg

尹均生书赠外国友人


先生退休后学术研究更加勤勉,著述颇丰,出于对我的关爱和信任,先生的许多著作都交由我设计,如:《文苑萍踪》《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斯诺夫妇和中国》等,有的封面还获奖,先生每次都高兴的表扬我,给了我许多鼓励。

先生退休后依然学而不厌,作为一名老党员,先生党性好、觉悟高,对党的政策学习深入。爱党、爱国,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先生在自己的微信上经常发宣扬社会正能量和批判不良现象的文章,给我们年轻人以积极影响。这几年先生还经常到出版社和外单位给党员上党课,把自己数十年的学习经验和对中央最新学习精神的领悟传递给年轻党员,我们获益良多。

武汉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后不久,先生联系我说要自费出一本他和蔡老师合写的歌颂抗疫英雄事迹的诗集,要我帮忙做书封,我当然义不容辞。诗集中宣扬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援鄂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普通群众的先进事迹等,充满了正能量。有一首诗阅读量达10 万人次。先生发来和蔡老师戴口罩的合影,照片拍得很好,神态坚毅,精神矍铄、鹤发童颜。我用心形图案和大红底色元素进行设计,先生十分满意。

 

祝 福

尹先生已经86岁高龄了,但思想依然活跃,与时俱进。现在微信上经常收到先生的节日祝福和对我们后辈的关怀,对各种时事和评论的转发,正能量满满。这么多年,先生的教诲总在我耳边回响,漫漫人生路有先生指点,让我走得顺利而坦然,祝福尹先生和蔡老师伉俪情深,健康长寿,阖家幸福永远!

22de9a4e6f24bb8bbede4f49875a7a6.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罗明波,男,1973年生于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装帧设计室主任、副编审。2003年入选华中师范大学“优秀青年”,2010年入选华中师范大学“三育人”,2012年当选华中师范大学“三育人”标兵, 2017年度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7俄罗斯湖北传媒周活动积极分子”,2017年当选华中师范大学工会优秀干部。设计图书《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实现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图书国家级大奖的突破;《稳定性的数学理论及应用》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张舜徽集》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少儿学拼音》获得国家首届电子出版物提名奖。担任《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湖北方言研究丛书》《永远的恩格斯》等多项国家出版基金、省出版基金图书项目的设计工作。全媒体时代书籍装帧设计理念“变”与“不变”》荣获第二十一届闽、浙、鄂、苏、赣五省一市出版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全媒体时代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的嬗变》在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2021年度“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主题征文活动中入选年度编辑论坛优秀作品。在2021年中华读书报1341期第6版发表文章《学术图书也要“高颜值”》。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