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诗人项见闻:写作没有捷径,只有厚积薄发和水到渠成

图片2(2).jpg

诗人项见闻近照



人物名片:项见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漂著名诗人。作品先后获《诗刊》《星星》诗歌征文奖等全国各类文学奖数十。入选《中国青年诗人作品选》《中国诗歌年度优秀作品选》《当代中华诗词库》等数十种选本,有作品被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到海外。著有散文集《夜来风雨声》,诗歌集《北漂手记》《我那遥远的内荆河》,诗评集《一诗一品》,古诗文合集《拾雅阁主人古诗文集》等数部 。现工作于北京。  

 

主持人:梁永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湛江文学》主编) 


梁永利你是北漂著名诗人。由著名诗人师力斌、安琪主编的《北漂诗卷》系列年选中,每年都入选有你大篇幅的北漂诗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陈小平专门为你的诗集《北漂手记》撰写过长篇评论,刊发于《星星诗刊》理论版。诗人、诗评家陈啊妮也为你的北漂诗集写过长篇诗评,并入围中国诗歌发现奖,在诗坛引起广泛关注。请问是来北京后才开始写诗,还是之前就有写诗?

 

项见闻:写作是个日积月累的活,没有人能一蹴而就。人们常说“偶然的背后有必然”,也是这个道理。

我最早接触诗歌,是从古诗词开始。因为家承原因,我七岁刚启蒙,家兄便将一本《唐诗三百首》给我,令我背诵得滚瓜烂熟。八十年代初,朦胧诗兴起,在武汉大学念书的表哥常能胜特地给我寄来一本《朦胧诗精选》,让我对现代诗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九十年代初,我参加了春风文艺讲习所的诗歌班,在《春风文艺》上第一次发表诗歌《老军人》,获得稿费12元,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我在乡镇企业当会计,一个月的工资也才60多元。后来沿海地区开放,身边的文友们纷纷下海,我也就此弃笔。

来北京后,在新发地做董秘,这份文字功底,其实还是之前爱好文学打下的底子。我是侥幸因爱好文学而改变命运的受益者。

 

梁永利据悉,你2018年8月重新写诗,2018年底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2021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前后不到三年时间里,你的创作犹如井喷,如一匹诗坛的黑马。这中间有什么捷径,或者得到了什么贵人相助吗?

 

项见闻:写作没有捷径,只有厚积薄发和水到渠成。

如果说有什么贵人相助,我承认我在写作路上,一路上得到了很多良师益友的关怀和鼓励。譬如,我刚开始学习写新诗时,我市现任作协主席王毅,就给予我很大的关怀和帮助。   

那时候,他将自己订购的《星星》《诗神》《诗林》等刊物,成叠成叠地邮寄给我学习,并安排自己的家人给我送书上门。我与他素味平生,从未谋面,而他却仅仅因为我爱好文学,对我不吝赐教,鼓励我、关怀我。王毅老师的风骨和品德,至今一直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做人和写诗。如果说在我写诗路上有贵人相助,王毅老师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2012年,为纪念亡母,我重新拾笔写下了散文集《清贫的母亲》,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后更名《夜来风雨声》。写作期间,结识我市《荆江文学》编辑姜昌军,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诗歌的话题。后来,我不称他老师,而改成昌哥,我们成了好兄弟。昌哥也是我诗歌路上的领路人和良师益友。

微信图片_20230417212433.jpg


2013年来北京后,在文友们的引荐下,我得以认识已故著名诗人简明,简明老师重塑了我对诗歌认知和勇气。记得有一次,我把一首刚写好的诗随手甩到群里,被简明老师“骂”了个狗血喷头。他批评我“不知敬畏”,教导我写成作品后一定要凉几天,再回头看。

简明老师是我诗歌路上真正批评、教育、帮助过我的贵人。但他的帮助,不是简单的帮助你上所谓大刊,如果你的作品入不了他的眼,只会遭来他的痛扁。那时,他已肝癌晚期,特别容易上火和生气,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他的雷霆之怒。我们常常谨言慎行,从不敢(小窗)去打扰他。可惜,刚认识简明老师一年,他就去世了。

 

梁永利我关注到,你的诗歌文本中,除了北漂一类的题材外,很多篇幅还写到了家国情怀。如发表在《北京文学》的组诗《春水谣》,《诗选刊》选载的《在延安,我感动于一盏灯》,发表在《星星诗刊》原创版的《中国高铁,擎起中国速度》,以及去年你获得《星星诗刊》“最美中国”主题征文奖的《北京冬奥会》等等。作为一个北漂诗人,你是如何看待国事与家事,写作中怎样区分小我与大我的?

 

项见闻:“家国一理也”。先有国,再有家。纵观古今大诗人,没有谁会只沉浸于个人的卿卿我我,身边的风花雪月。时代的风云变幻,总是与诗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一个诗人亲身经历的时代,笔下应有时代的印记。我出生于农村,尽管大半生都像候鸟一样,在城市与乡村中春去冬来,生活得颠沛流离。但我一直深爱我的祖国,感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我们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机遇。任何一个时代,生活总是大浪淘沙。诗人唯有顺应时代变化,积极进取,不自怨自艾,不怨天尤人。“诗言志,歌咏情”是诗歌的根本基调,一个诗人,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小我之中有大我。

已故诗人简明说,“写诗写到最后,拼的是格局。谁的格局大,谁才会走得更远。”

 

梁永利在很多诗歌平台和民办诗刊,你都是顾问。如溪云斋、北京三味诗社,《诗星光》《中原诗刊》等等。这些平台和刊物都和你有哪些关系?你们平时在一起都开展哪些诗歌交流活动?

 

项见闻:除了北京三味诗社是我创办的外,其余刊物和平台都是诗友们的抬举,与我没有半点关系。我是顾问不问,惭愧其名。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文学所有体裁中,唯有诗歌具有艺术的属性。艺术需要交流,不能闭门造车。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每天在更新裂变。诗人需要不断地探索、交流,吸取外部的营养,才不致自己的诗歌苍白无力。

北京三味诗社与其说是我创办,还不如说是我牵头更准确些。在微信改变生活的时代,每个人都具有拉群和命名微信群的权利。只不过,你的德与才能不能服众?你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资源共享。

北京三味诗社创立以来,我们每月都组织诗友开展两期同题写作,每年都会组织诗友参与国内诗歌大赛。迄今为止,共有十多位诗友获得中国诗歌学会、《诗刊》《星星诗刊》等举办的诗歌奖,达到了砥砺前行的作用。

 

梁永利: 近年来,你在全国很多诗歌、散文征文大赛中获奖。如《诗刊》《星星》诗刊举办的主题诗歌征文奖,以及冰心散文奖,郦道元山水文学奖等。你是怎么看待当今征文大赛奖的,你很在乎这些奖吗?

 

项见闻:写征文诗是对自己诗艺的一个检验,同时也是逼着自己去开阔思维,锻炼驾驭题材的一种能力。古往今来,凡是伟大的诗人都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地域名诗和山水行吟诗。历史上,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也可算命题征文。

一个成熟的诗人,如果缺乏临场捉笔成文的能力,诗人的这顶桂冠会被人质疑。但为文而文,无病呻吟,或者沦落成政治或名利场的工具,又成了另一种可悲。凡事在乎一个度。

我很少刻意去参加一个征文大赛。在我获奖的数十个文学奖中,大多是看了这个主题征文,觉得自己有个题材正好符合征文要求而投稿,最后侥幸获得。但获得的大多是优秀奖,除了技不如人以外,也有其他因素在里边。

能获奖固然可喜,不能获奖也不奢求。一个作家或者诗人,作品不是靠获奖能盖棺定论的,时间是检验作品最好的试金石。 

 

梁永利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好诗标准是什么?

 

项见闻:说到好诗,首先得搞清楚什么的是诗。但什么是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不敢说什么是好诗,怕引口水之争。只能避而求其次,说说什么是好作品吧。

愚以为,好作品都是真实、自然的,就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样,看上去总是那么古朴、自然,了无印痕。却又让你有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

如果一定要概括和总结下,我觉得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真、善、美”;用两个字来概括,“高度、深度、温度”。

好作品总能让你赏心悦目,读后心情愉悦。或者读后或悲或喜,能让你共情共鸣。就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好作品让你爱不释手,读了还想读。好作品又像一幅画,能欣赏到“寥寥数笔,春风十里”的意境。

对于好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一把尺子,我不敢多言。

图片1(1)(6).jpg

主持人近照 

 

主持人简介:梁永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湛江文学》杂志社主编,岭南师范学院南方诗歌中心特约研究员。获全国各类文学奖数十,著有《自在与拷问》等5本,主编、合编图书7本。

 

 

 

项见闻近作链接:

 

  

t011aec60ac285ccbd9.jpg


巨斧劈开混沌 ,弯弓射落九日

——每当打开史书,我的思绪

常常被牵引着横跨洪荒世纪,穿越原始远古

 

盘古、女娲、夸父、后羿、神农

一个个远古神话的人物之形

蹚过五千年的岁月之河,向我纷沓走来

蓝天悠远,大地浑厚是真实的背景

 

长江、黄河,两条长龙舞动太极之形

腾跃着从历史的源头逶迤而来

一盆篝火在黑夜中被火石点燃

野性的节奏便叩响兽皮之鼓

祖先们如杵如槌的脚步踏着《国风》

扭腰腾挪,尽情舞动

 

古筝清悠,编钟铿锵

孔孟周庄在音乐声中翻开厚重的典籍

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便在肃穆中,伫立

聆听

       

万鼓齐鸣——

兵马俑传来的操练呐喊声,惊天动地

每一个青铜色的脸上都透着坚强,刚毅

和凛然不可侵犯的庄严

剑指苍窘

当生不能报国,那悲愤问天的诗人纵身一跃

引八万里河川,男儿年年奋臂催舟

 

巍巍长城,蜿蜒万里

以巨龙般矫健的身躯,盘亘万里河山

大片大片的白云飘过石狮子的上空

 

我看见那苏醒的猛狮,抖动金色的鬃毛

发出一声低沉雄浑的怒吼

 

牛骨、羊骨、龟甲

镌刻的象形文字记载下这些古老庄重

和感天动地的故事。中国宣纸

描绘出五千年肃穆的神州史诗

 

合上史书,我的心中仍久久不能平静

龙魂,龙民族五千年来不屈的精神

它的身躯和智慧扭滚成一团永恒不朽的图腾

翻为鹏

覆为鲲

振翅翱翔万里,呼啸扶摇九天

把一种永远腾飞向上的精神,宣告世界

 

 

观苗家篝火舞会               

嘿呦—!

千万面架鼓手一齐擂出雄性的呐喊

群山回应,山岚颤动

远远的群山惊吓过度,石块滚滚泻落。

一枚弯月摇摇欲坠

 

祖先从原始岁月留下来的火种

至今并未熄灭,照亮着苗家山寨

一部厚重的历史

 

扭腰。蹬腿。摆臀。

阿妹戴着银手镯的玉臂一张一合

彩衣如蝶,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

展开羽翼,翩翩起舞

 

旋转。擂胸。腾跃

阿哥彪悍的胸肌与山峦一同起俯

雄浑的声音链接开山号子的雄沉

穿越山歌的奔放热烈,狩猎时的喧嚣和狂欢

苗家儿女的梦啊,在呐喊声中

此刻飞向更高更远的辽阔

 

嘿呦—!

一道道呐喊声鼓声此起彼伏

宛若雷霆隐隐震动。

雄浑奔放的呐喊,勾起人

多少千回百转的感慨万千

那嶙峋突兀的山呵

该是苗家阿哥的坚强与刚毅

千回百转的涧,是苗家阿妹温情忠贞的柔肠

 

当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当血和泪水被苦难榨干

唯有这最后的一声怒吼

才能叫人荡气回肠

 

山民狂欢。篝火熊放。汗珠纷坠

山风牵搂篝火热烈奔放裸舞

轰轰烈烈,缠缠绵绵,经久不熄

 

谁能理解一个在篝火摇篮中长大的民族

对篝火舞会如此的热情和执著?

 

山歌,像苗家儿女感情一样丰富

篝火,像苗家儿女的感情一样炽烈

当荆棘与沼泽给生存带来艰辛

当荒凉与猛兽对生命构成威胁

唯有火与呐喊声,世界才不致于冰冷

和沉寂,黑暗和恐惧

 

嘿呦—!

无数双赤脚如槌如杵

把山野的荒凉,捣成厚爱无极的热土

 

谁不热爱自己的家园?

即便我这个踯躅的旅人,此刻

也将荒莽的前途,猛然抛在了身后

心在贴紧激烈的阵鼓中,为自己的祖国

来一声气壮山河的呐喊:

嘿呦—!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