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又见红叶》创作谈在武大文学院举行

410,武汉大学文学院和中国写作学会在武汉大学文学院215会议室合作举办了第二期珞珈写作课程工作坊,此次课程工作坊主要组织研讨了长篇小说《又见红叶》。与会人员有作者黄强、刘小平,长江航运博物馆信息部长帅立群,武汉大学写作学专业教师,武汉大学写作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余人。中国写作学会秘书长、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映主持了今天的课程工作坊活动,她说,举办此次作品研讨,对于加强作家与读者的联系与交流,推介长江文化,服务长江经济建设,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讨合影.jpg+.jpg

本次研讨共分三个流程。第一部分:作家讲;第二部分:教师说;第三部分:学生问。萧映教授说,这是武汉大学写作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设计——移动课堂,每学期举办一期珞珈写作课程工作坊,主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家到武汉大学,与写作学专业的研究生做面对面的交流。移动课堂是指把以前由教师讲授的一个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师讲授指导课堂和作家专家现场交流课堂的三方融合,通过移动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细读和分析作品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学术现场交流与展示的能力。

肖主持会议.jpg+.jpg

肖映教授主持会议

在研讨会的第一个流程作家讲中,作者黄强共分五个方面谈了创作长篇小说《又见红叶》的体会。

黄强,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诗情画意说长江》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近30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长江诗词三百首》、《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黄书记发言.jpg+.jpg

一是精彩纷呈的长江系列。《又见红叶》是“长江往事”长篇小说系列中的一部著作。长江往事系列长篇小说是长江诗人作家及各位同仁精心谋划大力实施的系列作品。这些年在由长江诗歌、长江故事到长江话剧的推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文学创作理念,这就是“三线七点”。三线即事业线、励志线、情感线;七点为德、能、信、美、智、情、绩。通过“三线七点”,立体塑造长江英雄,讲好当代长江故事。二是波澜壮阔的长江史诗。《又见红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知青写起至今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两坝”航运发展为主线,大手笔、全景式地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当代长江史诗。故事的起点之时,当时长江年通航量仅有几百万吨,通过以现代化的决策方式和施工技术手段,圆满完成了峡江大坝建设,实现了自国父孙中山开始的百年峡江梦,建成了两线五级船闸和升船机,通航量提前19年过亿吨规模。“中国黄金水道,内河世界一流”名符其实,现在长江的运量是美国密西西比河的3-4倍,欧洲莱茵河的5-6倍,有效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高速发展,长江绿色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重视。三是红叶闪耀的长江画轴。小说中,红叶意象反复铺陈,处处闪耀红叶神韵,其象征意义的巧妙应用,使得这部作品显出磅礴大气和唯美浪漫。四是经典美妙的长江故事。以长江4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为背景,通过精巧的章回构思和生动的人物刻划,讲述可歌可泣经典美妙的长江往事。五是星光灿烂的长江英雄。作品成功刻划了陈振江、覃启刚、章朝阳、虞嘉玲等一批改革开放年代的长江英雄群像。

合作创作者刘小平,笔名羊角岩,土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主要作品有诗集《鄂西倒影》《蜜蜂部落》等6部,长篇小说《红玉菲》《花彤彤的姐》等3部。作品曾荣获首届“湖北文学奖”等多个大奖。现供职于湖北省宜昌市艺术研究所,方言话剧《一起过上好日子》是他的舞台艺术处女作,入选湖北省“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

刘小平发言.jpg+.jpg

刘小平在回顾创作《又见红叶》这部小说时,说其中章朝阳的原型有长江诗人黄强的影子。那时他们这批热血知识青年,怀揣为四个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梦想,将长江打造成“中国黄金水道,世界内河一流”,立志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强音,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是一批英雄群体,他们的大我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这是我创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动力源泉。

进入“教师说”这个环节,中国写作协会副秘书长宋时磊谈到,他是在夜深人静时,用三个晚上读完了这部小说,应该说这是一部改革开放40年来航运、航道建设的献礼之作,是小说式的报告文学;描写手法多样,比如章回体等;这是一部知识性的小说,西坝船闸、峡江船闸碰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最终得以克服,展现了长江儿女的聪明才智;这部作品时代感强,放在100年历史这个大背景中来写,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等都十分关注峡江建设,讴歌了当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宋时磊发言.jpg+.jpg

武汉大学写作学专业教师余蔷薇、戴红贤、孙疏影、胡春润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在“学生问”这个环节,五位写作学专业的研究生谈了各自的读后感,并就在研读作品时的一些疑问向作者请教。写作学2015级硕士生陈韬问,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大坝在小说中,一个被称为西坝船闸,一个被称为峡江大坝,写了一些典型人物,作者是如何平衡虚构与现实的关系的?黄强回答说,塑造人物既要接地气,又要展现中国力量。这些人物形象,是众多形象的结合,但又有其个性,又能在现实中见到这个人,也就是说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刘小平认为,我们展现了发展中真实的长江,走向强大的真实的长江,但这是一种共性的真实。写作学2018级博士生杨霞问,作者笔下的长江英雄,大多数都是高大上,请问如何把握现实与主旋律的关系?黄强回答说,我们要求既接地气,又有英雄气,就是按照“三线七点”来塑造人物,既看得见又摸得着。写作学2018级硕士生李冰璇问,虞嘉玲这个人物的结局是为救孩子牺牲的,是不是用这个悲剧性的结局来烘托这个人物?在这个人物的把握上,我们既要有满满的正能量,也有悲剧创新,因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黄强这样回答。古代文学2018级硕士生王安琪问,《又见红叶》写的是三峡,那么武汉在长江文化建设中的定位是什么?黄强说,当下出版的作品写的是长江的上游和下游。全国有三大航运中心,即重庆、上海、武汉,武汉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武汉长江文化建设无可替代,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故事、江城故事,需要大家参与。我们当前正在筹建武汉航运博物馆,宗旨是立足长江,立足武汉,展品立馆,文化立馆,各种写长江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影视、书画等都可以收藏在里面。欢迎同学们为写好长江故事、江城故事出谋划策,并参与其中。写作学2018级硕士生李梅问,每个时代都有一些特定的东西,那个时代讲奉献,现在的青年人过于自私,你们如何平衡那个特定时代的关系?刘小平回答说,当下青少年有的比较自私,过于小我。而我从采访的《又见红叶》的一些主人公原型身上,感受到了他们昂扬的斗志、乐观的精神。小说中的一些主要人物,除了个别腐败触礁外,后来大都走向厅局级领导岗位,这与他们心中存有始终如一的大我精神有关。那个时代,他们把国家、长江和世界结合起来,把个性和共性结合起来,才创造了属于他们的辉煌。

写作坊图.jpg

中午,武汉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黄佐斌,副院长于亭与两位作者进行了座谈交流。黄佐斌书记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昔日武大作家班就是武汉大学文学院创办的,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涌现出了一批在中国文坛有重大影响的作家,如熊召政、方方、池莉,还有《女大学生宿舍》的作者喻杉,这批有重大影响的作家几乎占了全国作家总数的70%强。现由武汉大学主管的中国写作学会,是中国的一级协会,武汉大学写作学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专业,我们还定期出版《写作》学术杂志。我们现在请一些专家和学者来,在课程工作坊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因为有文学梦的青年很多,在他们看来当作家是遥不可及的,现在面对面的触碰,就会碰出理想的火花。我们这样做,旨在把人才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为现在和未来培养一大批人才,希望在他们手中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黄强说,武汉正在建设航运博物馆,我们设有项目和武汉大学文学院对接;长航也可成为同学们的实践基地,希望同学们去那里深入生活,写出展现长江儿女精神风貌的佳作。

黄与佐交流.jpg+.jpg

黄强与黄佐斌书记、余亭副院长交流

武大校门留影.jpg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