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雷咏《大江东去》作品研讨会发言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首先祝贺张雷咏先生大作《大江东去》出版!衷心祝贺研讨会圆满成功!
参加今天的活动,收获很大,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这么多的文坛大家,聆听了这么多的真知灼见,大有“一会胜读几年书”的感觉。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很重要的意义是提升了荆楚田园文学社的品质,促进了文学社发展。
我的身份特殊,你们都是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只有我没有这样的荣誉头衔,感谢主持人鼓励我给我“著名三农专家”称号。我是荆楚田园文学社顾问,“屁股指挥脑袋”,我的发言就不评价张雷咏先生及其大作了,我完全同意各位对他的充分肯定褒奖(烟火气、文人气、英雄气;有禅意、有美感、有镜头感;田野性、乡土性、时代性等等)。只是觉得除了赞美还可以适当地提出批评意见,这可能是张先生最想听的,正所谓“入木三分骂亦精”,更能引领和助推张先生“更上一层楼”;还可以从张先生大作出发,谈谈当下近体诗和新诗创作的一些趋势和问题,这是我最想听的;还可以谈谈这场研讨会的主办者荆楚田园文学社的发展问题,帮助我们把脉问诊、开方抓药,这是主办方最想听的。
我从文学社顾问这个角色角度,谈三点启示:
启示一,要用高质量文学作品助推文学社高质量发展。文学社说到底还是靠作品立社、质量强社。荆楚田园文学社依农村新报而生,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服务而活,以文学助推乡村振兴为己任。在李社长、巴会长、胡主编和全体社员共同努力下,推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作品,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的高度评价。像今天大家评议研讨的张雷咏先生的作品,是其中较为优秀的作品。我们要顺应农村发展大势,适应农民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追求,提供更多为农民群众“喜看乐读”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当前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一是农民群众的阅读品味不断提升与我们的文学作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学需求与我们大众化大路货的作品之间的矛盾,三是文学的丰富多彩与我们作品以近体诗为主、队伍以老年人为主之间的矛盾。我们要着力破解这三个矛盾,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培育更多高水平的文学新人,推动文学社更好更快发展。
会议现场
启示二,要用有价值的活动增强文学社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文学是寂寞的事业,文学社是活跃的事业。要靠活动增活跃、添活力。我到荆楚田园文学社后参加两次集中活动,一是汈汊湖采风活动,二是这次研讨活动。上次活动是群众性、普及性,这次活动是精英性、竞技性。这次活动是一次大胆尝试,特别感谢易飞老师的策划和组织,还可以更多形式、更多层次的探索创新。比如请专家老师为文学社作品集体点评,比如联合高校文学研究机构和乡村振兴中心开展乡村文学研讨活动,再比如领头召集全国省报农村文学社团开展活动,再比如围绕我省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美丽乡村建设等组织文学创作活动等等。做到文学发展到哪里,活动开展到哪里;省委农村工作推进到哪里,活动开展到哪里;农民群众需求在哪里,活动开展到哪里。
2001年,原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主编刘益善参加监利报在老江河举办的文学笔会上留影,余爱民时任监利报主编
启示三,要争取更多优质资源营造文学社发展的良好生态。资源就是生产力,优质资源是市场核心竞争力。这场会凝聚了这么多荆楚顶尖文坛资源,我们要乘势而上,凝聚更加丰富的优质资源。一是各级领导资源,要争取报社领导、省委宣传部领导、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的重视支持。二是专家学者资源,要争取文联作协领导老师、高校院所专家老师更多支持指导。三是商家企业家资源。四是地方基层资源。五是海内外资源。以“天地万象皆为我”的气魄豪情,揽天下资源归己用,促进文学社发展,更好服务三农。
我在这里吁请各位老师,从今往后,能不能把荆楚田园文学社放在心上、念在嘴上、拿在手上,年初部署给点任务,年度分配给点项目,年底评奖给点指标,活动有请参加,作品有请刊发,培训有请辅导,有句话说,给点阳光会灿烂,给点雨露会茁壮,老师关心我们,我们定不会负老师,一定会把荆楚田园文学社办成农民群众喜欢、专家学者称赞、领导干部满意的优秀文学社,为荆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谢谢大家!
新闻链接:
近日,由农村新报荆楚田园文学社主办的湖北诗人张雷咏诗集《大江东去》研讨会在汉举行。二十余位作家、评论家进入张雷咏的诗词空间,围绕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古典诗词如何创新发展以更好地表现当下生活等问题进行研讨。原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社社长、主编、著名作家、诗人刘益善将张雷咏诗词创作置于中国当代诗歌创作的格局下分析,他认为张雷咏的诗作风格可用16个字概括,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贴近群众、抒发情怀。省作协一级巡视员、评论家高晓晖用“烟火气”“文人气”和“英雄气”,总结他读《大江东去》后的感受。研讨会上,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段维借用著名诗人杨逸明的观点,认为好诗就是“眼前一亮,喉头一热,心中一颤”,《大江东去》诗集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其中最出彩的是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张雷咏最擅长的手法是化典无痕,如同己出。
研讨会上,梁必文、李建华、何锡章、王新才等作家、评论家,分别对张雷咏的诗词作品进行了点评。研讨会由著名作家、诗人易飞主持。
湖北省委政研室原处长,著名三农专家、农村新报田园文学社顾问余爱民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