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谋发展 实干谱新篇

——记阳新县木港镇学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新瑶

640 (1)(3).jpg 

 

在阳新县木港镇学诗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常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学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新瑶。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以坚定的立场、扎实的作风、开拓的精神,带领学诗村实现了从“后进”到“先进”的华丽蝶变,成为乡亲们心中当之无愧的“领头雁”。强基固本,筑牢党建“桥头堡”

 

重塑党组织“精气神”

“村子要发展,党建是关键。”这是陈新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上任之初,学诗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战斗力薄弱,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面对这一状况,陈新瑶下定决心从党建入手,重塑党组织的“精气神”。

他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狠抓班子建设。每周他都会组织村两委干部开会学习,内容涵盖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以及农村发展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他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交流心得,让每个人都能在思想碰撞中有所收获。

为了让村务更加透明公开,陈新瑶健全了村务公开等制度。村里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都会及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的监督。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也让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更有底气。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学诗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陈新瑶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也得到了上级党组织和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铺就富民“幸福路”

“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让村子富起来,村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秉持着这一理念,陈新瑶把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640(32).jpg



学诗村资源丰富,但过去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利用,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陈新瑶上任后,深入调研村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积极整合资源、争取项目。他多次跑到县里、镇上,向相关部门汇报村里的发展思路和规划,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一批适合学诗村发展的项目相继落地。为了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陈新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探索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他邀请农业专家来到村里,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鼓励大家根据自身条件发展种植或养殖项目。在他的引导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种植了特色水果,有的养殖了家禽家畜。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陈新瑶还注重开源节流,积极化解村级债务。他对村里的各项开支进行严格管控,杜绝铺张浪费,同时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等方式增加收入。经过几年的努力,村级债务得到了有效化解,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稳步增长。2024 年,学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陈新瑶用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为学诗村铺就了一条富民“幸福路”。

640 (2)(6).jpg

 

绘就乡村“新画卷”

曾经的学诗村,不仅党组织软弱涣散,还存在着信访问题突出等诸多难题,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陈新瑶上任后,以实干担当的精神,带领村 “两委” 班子和村民们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让学诗村实现了华丽蝶变。

针对村里的信访问题,陈新瑶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他经常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困难,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纠纷。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他会组织村“两委” 班子成员、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议解决办法,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在陈新瑶的努力下,学诗村的信访量逐年下降,连续多年获评无访村。2021年,学诗村党支部还荣获了黄石市 “先进基层党组织” 称号,成为了由乱到治的典范。

如今的学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道路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村里的文化活动广场上,村民们在闲暇之余跳舞、健身,欢声笑语不断,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陈新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担当与理想追求。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扎根在学诗村这片土地上,为乡村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责任编辑:金庆华)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