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水运工业蓬勃发展
一、干线修造船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合理布局拓展生产业务
1978年,长航局在全线实行“江船江修”,调整改组水运工业。长江干线10家定点厂,生产配件500个品种、规格达14万件,使运输船舶配件自给率达到95%。1979年,长航局贯彻国务院“修造并举、以修为主”的水运工业方针,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工业布局进行调整,水运工业产品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产值达到18 558万元。
1980年5月,长航局发出《关于进一步抓好广开门路工作的通知》,青山、东风、金陵、宜昌等船厂和川江港机厂积极对外承揽业务,开展多种经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计划任务的不足。1982年,长航局增拨造船贷款,做好原材料供应,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观念,扩大横向联系,逐步按照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收到一定成效。1983年5月,长航局推行“利润包干、增产分成、减额扣奖金”的包保方案。通过改革,干线水运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工厂有生气、产品有名气、职工有志气”的新局面。青山、江东、金陵、宜昌、东风等船厂先后承担对外建造任务,建造工艺、船舶质量均达到设计标准。
1979年,交通部决定建造一批新型旅游船,东风船厂设计人员根据长江航道、水流、气候条件,以及民族习俗、生活习惯等要求精心设计。1981年6月,“神女”轮试航成功,长江第一代豪华旅游船问世,标志着长江造船工业进入一个崭新阶段。1958年,“神女”轮获内河船型设计一等奖;1987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和新产品百花奖二等奖;1989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至1989年,东风船厂先后设计建造“三峡”、“峨眉”、“巴山”、“长城”、“西陵”、“隆中”、“白帝”、“长江之星”和“江上明珠”等第一代和第二代旅游船。
(二)改革修船制度和提高修造船技术
长期以来,由于船舶修费过大而固定资产折旧提成过少,影响船舶更新换代。据测算,1艘“人民3”型货轮15年的修理费相当于其造价的3倍多。长江船舶中机动船舶船龄20年以上者占48.70%,非机动船舶船龄15年以上者占到55.10%。船龄越长,技术状况越差,经济效益越不合算。因此,改革修船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1980年,长航局着手改革修船制度,按照“确保、维持、改造、报废”的分类原则,制定船舶维修规划。包括延长修船间隔期;驳船一般不安排中修;机动船一般不进行更机、更炉、更壳修理,也不安排大修;维持使用的船舶不再安排中修;船舶油漆工程,一般不搞拷铲出白等。修船制度改革,特别是实行修船费节约提成奖后,船舶修理费大减,1983年船舶修理218艘次、修理费1 849.34万元,分别相当于1977年的52.50%、48%;1985年仅为1977年的3%、38%。
1986年,长轮总完成修造11 118艘次,产值57亿元;造船1 946艘,总吨位152万,创造和采用了一批科技成果。1990年,长江干线修造船生产能力在国内居首位。东风船厂形成自制柴油机及装配同一功率拖轮的能力,1978年研制成功8E3502DC柴油机镁稀土合金球墨铸铁曲轴,其低压铸造工艺获交通部科技成果奖。1981年,在4米刨床上采用可控硅技术。1984年,参与研制硬矮齿形双圆弧齿轮,获交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宜昌船厂经过扩建与技术改造,具备建造1 500吨级甲板驳与长江中上游客轮的能力。东风和宜昌船厂成为上中游地区两大骨干水运企业。青山船厂具有批量建造大型客班轮、拖轮、5 000吨级油轮及制造大型金属构件的能力, 80年代被国家确认为大型骨干企业。1977年3—6月,江东船厂成功建造588千瓦拖轮和1 000吨级甲板驳后,1978年建成1 000吨级分节驳。1985年9月,第一艘740千瓦新型推轮下水。1979年10月,金陵船厂建成3 000吨级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是中国第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平面分段流水线。1981年4月,引进美国德拉孚船厂2 000吨级分节驳预制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
二、跻身国际市场建造出口船舶
1987年,金陵船厂承接建造17艘港驳。首先,免去船东提交委托书进行方案设计两道程序。谈判一结束,就拿出技术设计图纸;同时开始施工设计。这样,动工前的准备由4~6个月缩短为半个月;施工技术由主管工程师、技术部门、经营部门一起研究,最多两天即可解决。由于加强管理,减少环节,加快进度,17艘港驳如期交付,以优良的质量赢得港商赞誉。1988—1989年,金陵船厂承接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客商业务,逐步形成以建造出口船为导向的新格局。承建的5艘港驳,最长150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被南京市评为出口创汇企业第一名。江东船厂建造的6艘1 500吨级散装水泥驳船功能新,船舶性能、质量和各种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新加坡建造的两艘220英尺驳船经ABS船级社检验,质量上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被安徽省评为“创汇大户”。
三、沿江省市修造船能力大幅提高
1985年,长江水系贵、川、陕、湘、鄂、赣、皖、苏、浙、沪10省市交通系统修造船企业共138家,总造船能力62.38万综合吨。1985年沿江省市造船能力统计详见表5-2。
表5—2 1985年沿江省市造船能力统计
省市 隶属关系 企业
(个) 造船能力
(万综合吨) 代表船型及吨位
贵州 地方 2 0.25 内河小型客货轮、浅水拖驳船
四川 交通部 2 2.0 长江上游客货轮、1941千瓦拖船、1 500吨驳船工程船
地方 5 2.3
陕西 地方 1 0.03 汉水上游小型轮驳船
湖南 地方 27 6.6 40~250载重吨轮驳船、小型工程船、430千瓦拖船
湖北 交通部 2 7.0 5 000吨客货轮、1 940千瓦拖轮、5 000吨级驳船
地方 22 6.8
江西 地方 9 2.7 50~100吨轮驳船、小型工程船
安徽 交通部 1 1.5 735千瓦拖船、1 000吨级驳船、小型挖泥船、气垫船
地方 8 3.2
江苏 交通部 2 6.0 长江中下游客货轮、拖船、1 000~2 000吨级驳船工程船
地方所属 35 19.0
浙江 地方所属 13 3.3 300~1 500吨级内河轮驳船
上海 交通部属 4 0.7 397千瓦拖船、1 000吨级驳船、工程船
地方所属 5 1.0
注:上海造船企业及造船能力数字中均含沿海部分。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档案中心。
四、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
长江各船厂除造船外,还生产船用机械与配件。到1979年,东风、青山、江东船厂建成造机车间,生产出一批质量较高的船机部件和配件,如江东船厂的437电动起锚机和5吨电动绞盘,宜昌船厂的NND型铝活塞,青山船厂的NAN20/27型柴油机缸套,东风船厂的柴油机配件油咀、油泵、连杆等。川江港机厂5年共生产3~10吨各种型号的浮式起重机21台,5~10吨桥式起重机11台,减速器129台,750吨与1 500吨级驳船12艘。红光港机厂成为长江最大的港机制造厂,至“六五”末,生产16吨轮胎吊车377台,J25型集装箱1 004个,3~10吨轮胎平板车192台。南京港机厂1972—1984年共生产装卸机械1 200余台,其中3~5吨浮吊108台、牵引车290台、5吨门吊16台、40吨系列平板车805台。南京航标厂是中国两家航标制造厂之一,1981年试制成功中绞摆式推轮装置与滚轮式推轮装置,在交通部技术鉴定会上受到好评。1983年,组装的轮机主机遥控装置,合格率达100%。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黄强,笔名常杭,著名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35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孙新华,笔名新华,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2年参加工作,在部队和公安战线工作多年。1994年起先后担任芜湖港务局局长、党委书记;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及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金锚奖、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交通部人事部全国劳动模范、长航十大杰出人物、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等称号。长期致力于长江港口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成为全国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