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支持保障系统的完善与提升
一、长江海事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
(一)长江航运安全保障能力的突破性提高
2013年3月5日,长航局局长唐冠军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在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期间提出尽快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船舶过坝新通道和将渡船渡口安全纳入地方公共交通体系两项提案。
“十一五”时期,长江海事局牢固树立“最严格的监管就是最好服务”的理念,有效遏制了群死群伤事故和重大船舶污染事故,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具体做法是:牵牢渡船安全管理的“牛鼻子”,研究实施并完善“渡船管理116机制”;深化航路改革,组织实施三峡库区、安徽段船舶定线制,完善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制定长江中游分道航行规则;制定并实施长江水上安全四级预警三级发布制度,开发“长江海事气象”服务系统;船公司、船舶、船员、船检“四船”管理继续深化,电子签证率达100%,船员考评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实施安检精品工程,编写内河船舶安全检查指南,组建12人安检专家组、100名安检骨干和1104名注册安检员队伍。同时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现代化”建设,初步形成重点港区VTS、重点水域CCTV、重点船舶(渡船) GPS和常规巡逻艇互为补充的现代水上监管系统框架。“网上长江海事”成功试运行,建设电视监控等14个应用系统;推进巡航搜救一体化建设,实施四级待命三级指挥制度,126个动态应急站点有效运转;修订《长江海事管理规则》,覆盖业务、行政、党群管理,加强标准化海事处建设,启动芜湖、九江、荆州、三峡等区段联合执法;武汉、芜湖港区VTS工程投入运行,建成43个CCTV监控点(其中20个移动监控点),启用长江搜救指挥系统并实现远程现场监管图像实时传输。
2016年7月1日,长江海事局统一实施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长江航运治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现代治理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8年 6月,长江海事局提出推进美丽长江建设的“五大攻坚战”,即“碧水保护”攻坚战,重点加强船舶水域污染防治,特别是要强化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的安全监管;加强长江干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开展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水上运输环节专项整治,实现长江船舶污染物达标排放。“蓝天保卫”攻坚战,重点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控,强化船舶燃油质量检查;鼓励船舶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推动港口岸电设施、新建船舶岸电受电设施建设,及LNG(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纯电动船的推广应用等。“宁静守护”攻坚战,重点推动长江干线及内河船舶噪声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对船舶产生噪声污染的水上施工作业区现场监管;研究制定内河船舶声号音量控制措施,全力推进长江船舶噪声污染防控。“生态卫护”攻坚战,科学规划长江“生态航区”,在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段,实施必要的船舶限速、作业管控等措施,加大水生生物保护力度;依法查处碍航采砂、破坏航道等违法行为,加大航道保护力度;配合地方政府全面完成非法码头关停、拆除、规范、提升等工作,加大岸线保护执法力度,助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能力提升”攻坚战,全力提升航运企业污染防治能力、船舶防污染监管能力和船舶污染应急能力,提高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水平。2018年,长江海事局辖区事故四项指标(等级事故件数、死亡失踪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全面下降,其中运输船舶等级事故27件、死亡失踪35人、沉船19艘、直接经济损失3925.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2%、20.4%、5%和39.2%,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海事保障。 同时,长江海事部门配合地方政府取缔非法危化码头37座,对105家资质不全的码头停止办理船舶进出港口申报;联合长江一线水域14家海事管理机构开展长江大保护“五个一”行动,发放倡议书4万余份,实施船舶防污染行政处罚140件;查处装载固体废物船舶62艘次,滞留船舶18艘次,对210家码头开展了联合检查,开展船舶燃油取样检测496个,查处船舶燃油品质相关违法行为44件,实施船舶防污染行政处罚965件。
(二)沿江省市港航和海事管理不断加强
2009年,上海市地方海事局全力备战世博会安保。2010年,圆满完成世博会保障相关工作任务,成功实施11次水上一、二级交通管控。江苏省地方海事辖区水上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同比下降,管理科技含量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社会形象明显提升。安徽省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先后建成蚌埠、池州、淮北等市级水上监控中心及一类渡口视频监控系统,首个水上交通管理系统在合肥南淝河段投入使用,事故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江西省力保重点时段和重点水域安全,严厉打击无船名船号、无船籍港、无船舶指标的“三无船舶”载客行为,实施水上运输超载专项整治和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开展渡船更新改造“民心工程”。湖北省坚持“严监管、除隐患、降事故、保安全”,创新工作方法,认真打造责任链,编织安全网,提高监控能力。重点健全三个安全机制,即严密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探索研究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深化三个专项整治,即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水上危险品运输专项整治、非运输船舶非法载客专项整治。湖南省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两手抓,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船户”安全“四进”工作,积极推进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乡镇渡船更新改造。四川组织开展水上运输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快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法制化进程,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固化起来,采取“电信建设,海事租用”模式,大力推广码头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力推进“救生衣行动”。重庆市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水上交通管理监控中心”并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监控系统联网;积极开展“共建和谐航运、共铸水上安全链”活动,全力强化水上安全源头管理和现场监督;继续推进客渡船标准化改造工程;积极应对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对进入支流船舶实行报告制,确保航行安全。云南省积极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在金沙江推广长江标准船型,在澜沧江推广平头双艉船型,在湖库区推广双体船型。2010年,制定并出台《金沙江水富向家坝段通航管理办法》,与贵州、广西共同制定《天生桥库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随着各地方海事机构加强水上安全巡航和内河船舶水上安全检查,2018年辖区航运安全更加向好,如江苏省海事全面开展电子巡航、违章船舶电子取证、重点船舶追踪协查、远程在线交通管制、水上险情应急救助等工作,开展无人机辅助巡航,全年共检查船舶7万余艘次,对船舶防污染设施配备不齐全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船舶实施处罚2万余起。安徽省地方海事全年巡航18513次,巡航里程27.4万公里。湖北推广使用海事船舶进出港报告服务网和手机APP,便利船舶进出港,船舶进出港报告量与上年增长92.75%。开展登记船舶清理排查,共排查船舶8377艘,发现问题29625项,全部督促整改。将船员服务簿签发审批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推广使用海事综合服务平台和船员电子申报系统,开放船员外网申请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功能,实现配员证书异地申办、电子推送、自行打印。贵州推进水上交通安全差别化监管,抓住中小型船舶尤其是乡镇自用船舶安全管理这个薄弱环节,深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海事六项禁令”和船舶“七不出航”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全省海事巡航巡查21770次,出动人员83016人次,巡航里程30.1万公里,巡查车程65.0万公里,“打非治违”工作有力推进。
(三)安全监管与应急救助体系的建立健全
“十一五”期间,长江干线航运支持保障系统建设明显加强,长江水上通航安全保障、应急快速反应和治安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水上信息高速通道实现全线贯通,船舶VTS、AIS系统逐步向全水域覆盖、全天候运行目标迈进;初步构建了干线AIS,重点港区、桥区VTS,重点水域CCTV,重点船舶GPS和常规海巡艇互为补充的现代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一体化系统框架,“153040”快速反应目标全面实现;公安刑侦治安力量、水陆域机动和应急反应能力显著增强。三峡河段依托调度系统工程和监管系统工程,实现了船舶过坝远程GPS申报,将24小时过闸计划缩短为4小时,过闸效率显著提高。
2010年,长江海事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2.9亿元,完成了40米趸船一、二期,九江大桥站,万渝通信等18个项目竣工、交工验收。三峡通航完成基本建设投资0.6亿元。长航公安局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亿元,以改善基层分局和派出所工作条件为重点,建成涪陵、泸州等12个趸所合一派出所,芜湖分局业务用房、重庆警备码头主体完工。
2012年,长江干线航运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继续加强,通航保障、安全监管、应急救助、水上治安和消防能力不断提升。长江干线涪陵至丰都和安庆至芜湖段航路改革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完成了长江干线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工程建设,完成了重庆、武汉、芜湖监管救助综合基地工程建设。完成了长江航运公安金盾信息网派出所接入工程建设。长江航道三峡库尾航道维护2000方/时自航绞吸挖泥船、长江中游航道维护2000方/时自航吸盘挖泥船等船舶完成建造。
2014年,完成了铜陵、安庆、宜昌、武汉(扩建)、黄石、荆州、岳阳、九江以及三峡库区重庆段二期等VTS工程,长江干线安徽段实现VTS全覆盖。通过长江干线重庆永川至朝天门AIS工程与AIS一期工程建设,长江干线重庆永川至浏河口实现了AIS全覆盖。基本建成了重庆、万州、武汉、九江和芜湖综合监管救助基地,建成了巫山等10个监管救助基地和一大批巡航救助站点接岸设施工程,基本实现了国家水上安全规划中辖区综合基地的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救助站点的布局,提升了综合基地的功能。建设完成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工程。
2016年,长江海事局积极构建重点港区、桥区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重点水域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重点船舶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海巡艇互为补充的现代水上安全监管系统,完成武汉VTS二期、黄石VTS竣工验收和荆州VTS、岳阳VTS交工验收。完成全线电子巡航监管设备的增配、更换以及34个气象站点建设,对电子江图航标和水位实时更新,完成电子巡航软件优化功能需求和CCTV系统的招标工作;完成电子巡航系统3.0版在宜昌的安装和试运行工作。长江航道局1000吨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长天龙”号建成并交付使用。
2018年,长航局系统推进北斗系统在海事管理中的应用,长江海事局三峡库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补点完善CCTV系统,新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在重点区域实现与AIS数据的联动,镇江五峰山VTS、泰州港全程可视化信息系统、“智慧长江·南通”(一期)、太仓综合指挥系统等项目如期推进。截至2018年底,长江干线已建或在建8个监管救助综合基地、3个监管救助基地、1个应急打捞基地、10个公安警备基地,以及207个监管救助站点码头、45个派出所警备码头,18个航标维护基地、83个航道基层码头,拥有海巡艇总数283艘、趸船199艘,建成VHF基站56个、VTS雷达站106个、AIS基站76个、CCTV监控点1300余个,AIS覆盖长江干线重庆界石盘至江苏浏河口水域,VTS和CCTV基本覆盖重点港区、桥区等重点水域。
自《国家水上安全监管与应急救助体系布局规划》实施以来,初步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反应快速、应急高效的长江干线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基本完成海事综合监管救助基地布局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巡救结合”的巡航救助应急系统,应急搜救能力明显提升,能较好适应长江航运快速发展的态势和各类风险,重要港口(区)监管救助应急到达时间、重要航段监管救助应急到达时间、人命搜救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45分钟。2018年,长江干线189个巡航执法与应急救助站点24小时待命,有效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江苏海事局全年完成搜救64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919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7.15%,救助船舶81艘,挽回经济损失近4亿元。上海海事局全年实施海上搜救266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2029人,搜救成功率95.39%。
二、长江航运安保能力全面提升
长航公安实施科技强警,相继建成长江水上110报警服务系统和金盾信息网、350兆无线通信系统和全线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各类公安业务基础数据库和7个应用信息系统,开通长江警务通。主要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增强了破案攻坚能力。
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的新挑战,以“国庆60周年安保”为重点,以“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和“春暖行动”为载体,服务航运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4月中旬,以世博安保为重点,以“平安长江”为目标,启动“筑长江堡垒,保世博平安”专项活动,突出上海水域和三峡两坝重点,全面落实“环沪护城河”部署。抽调120名民警支援上海,投入2 000余万元购置安检、防爆等设备,建设了集AIS、GPS、350兆、视频监控为一体的通讯指挥平台,调集巡逻艇、消防船5艘支援世博安保一线,确保世博会安保万无一失。2018年,长江航运公安局严打“四非”犯罪、强力扫黑除恶等举措,维护了长江干线水域航运安全、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长航公安局警备基地、码头布局更加合理,建成8个警备基地、7个消防站和3个消防点,建成刑事科学技术室、DNA实验室等设施,初步建成适应水上公安实战需求的公安技术装备体系,治安防控、消防监督、应急演练与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共处警43043起,查处治安案件10635起,群众安全感明显上升。破刑事案件4515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63名,打击处理1207名,摧毁各类犯罪团伙82个。打击非法采矿采砂,共侦破非法采矿案件11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5人,打击处理337人,缴获涉案砂石矿产13万余吨,涉案价值9475.6万元。打击非法捕捞,联合渔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长江禁渔期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破非法捕捞水产品类刑事案件1678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495名。打击非法排污,开展长江干线污染环境违法犯罪集中打击整治行动,共侦破破坏、污染长江环境案件149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32名。打击非法处置倾倒固体废物,成功侦破“10·12”污染长江环境系列案件,查证非法倾倒长江水域的废物1万余吨、涉案源头企业16家,一举打掉多条由浙江、江苏至安徽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的“产业链”,并通过此案排查出88起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2019年2月13日凌晨2时许,长航公安武汉分局开展“雷霆行动”,出动30余名民警,2艘公安巡逻艇在长江沌口大桥上游沌南洲水域打击非法采砂违法犯罪活动,共查获涉砂船舶9艘,其中1艘隐形泵船、3艘传送带自卸船、3艘散货船、2艘运砂船,查获违法人员25人,查扣江砂1.5万余吨。2019年3月12日,长航武汉警方接群众举报:有人在长江上非法运油卖油。当晚,武汉分局武昌派出所民警开展抓捕行动,于青山镇码头附近查获了装载7.6吨92号汽油的简易油罐一台,装载7.8吨汽油的油罐车一台、装载59桶92号汽油的面包车一台,经特殊改装存储近30吨汽油的运输船舶两艘,抓获正在销售过程中的袁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
三、三峡通航实现现代化管理
“十一五”时期,三峡船闸累计运行4.2万闸次,通过船舶27.5万艘次、旅客457.1万人次、货物2.8亿吨、翻坝转运 6183万吨,断面通过量3.42亿吨;葛洲坝三座船闸运行8.39万闸次,通过船舶30万艘次、旅客378.6万人次、货物2.94亿吨。2010年通过量为运行初期的4倍,船闸设备完好率98.78%,船闸运行设备故障碍航率0.0043%,通航保证率达到100%。特别是三峡船闸投入运行后,通过优化过坝交通组织模式、推行两坝匹配运行方式和船舶过闸4小时动态调度模式等创新性手段,三峡船闸及断面货物通过量不断增加,三峡通航效率逐年上升。施工期没有制约航运发展,创造了国内外水电、航电枢纽建设期间施工通航的奇迹。三峡船闸通过持续挖潜,通航效率不断提升。过闸运量快速增长,2011年首次破亿吨,2018年达1.44亿吨,连续8年单向货运量超过5000万吨的设计指标。
2009年,三峡河段在国民经济运行和长江黄金水道中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彰显,成为国家经济运行监测的重要窗口之一。过坝的物流运输效率明显改善,过闸货物的上、下行比例从原来的下行占2/3变为上下行基本持平,船舶货物装载率由2008年的65%上升到75%;2 000吨以上船舶占过闸船舶总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29.11%上升到31.74%;1月1日,《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域船舶分道航行规则》正式施行,有效避免船舶交叉航行,降低了水上交通事故和险情,当年船舶碰撞事故为零。
2018年,三峡通航发展活力四射、备受瞩目,一是始终把安全摆在三峡通航工作的首要位置,深入推进“平安三峡”建设,连续7年实现“三零”(零死亡、零沉船、零污染)的良好安全形势。 “三保一创”“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取得实效;春运、“两会”、进博会等重点任务和汛期、枯水期等重点时段保障有力。全年实施交通管制32次,成功排除4起险情,保障了46867艘次船舶安全过坝、5126艘次载货汽车滚装船共20万辆次有序翻坝和17万人次安全过坝。二是落实“源头管理、总量控制、远端调度、有序放行、信息公开、依法监督”总体要求,制定实施船舶联动控制方案,实行船舶过坝调度计划、预计划、滚动计划发布新机制,综合施策挖潜提效,多措并举疏解保畅,实现三峡枢纽通过量1.44亿吨,其中三峡船闸通过量1.42亿吨,同比增长3.01%;三峡升船机通过量185.3万吨,同比增长191.6%。葛洲坝船闸通过量1.49亿吨,同比增长6.65%,枢纽通过量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围绕三峡南线船闸为期33天停航检修和葛洲坝一号船闸为期20天计划性大修及其保障任务,周密制定“1+10”通航保障方案,科学实施两坝通航交通组织和运行管理,精细控制施工质量、安全与进度,实现了两坝船闸停航检修分别比原计划提前20小时、14小时完工复航,保障了2705艘次船舶、610万吨货物、6928人次旅客安全便捷过坝,达到了“三确保”“三稳定”目标。四是调整完善通航管理业务流程,开发、运行过闸安检管理系统,推行过闸安检“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成安检力量、装备配备及配套保障设施建设,积极沟通长江海事管理机构协作支持,确保了过闸船舶安检高效有序开展。自2018年6月1日启动实施过闸船舶100%安检以来,共检查船舶32344艘次,查出不合格船舶3622艘次,不合格率11.2%,为两坝枢纽安全、船舶过坝安全提供了切实保障。五是修订实施《三峡通航诚信管理办法》,加强诚信记录和记分管理,对船公司、船舶和船员形成较强震慑。全年,共产生诚信记录4199条;诚信记分4163条,其中船公司记分960条,船舶记分2987条,船员记分216条,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23起,同比减少23.4%;警示约谈24家船公司、25艘船舶;船公司直接运用诚信条款加强船舶管理和船员考核,诚信环境、过坝秩序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了过坝效率提升。
四、长江通信融入长江海事
按照中编办《关于交通部长江通信管理局机构编制的批复》所明确“长江通信管理局为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 210名,主要负责长江干线水上安全通信的行政管理和保障工作,贯彻实施并执行有关长江水上通信战略、政策和法规”精神,长江通信管理局机关改组成立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重庆、宜昌、荆州、岳阳、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通信机构作为当地海事局的通信信息中心。南京、上海通信机构仍保留原名称,由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管辖。2010年1月27日,长江水上交通安全广播电台(试验台)暨长航专网电话号码升位开通仪式在宜昌举行。统一在甚高频1频道160.65兆赫广播,配套设计了专用广播接收设备并现场赠送有关船公司,播出时间由原每天5次共2.5小时延长到8小时,增加了零点时段的“午夜报平安”栏目,集安全信息、新闻宣传、船员热线、法规教育、行业文化、生活资讯等于一体,深受广大船员和船公司欢迎。
2012年7月1日 长江海事局在湖南岳阳举行电子巡航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全线正式运行长江海事电子巡航系统。 2018年10月,长江通信管理局组织完成了“汉渝”段光缆传输线路工程中汤溪河飞线的架设工作。该飞线的施工中,首次使用无人机技术,辅助光缆飞线的架设工作。通过此次试点,验证了无人机跨河放缆的可行性。
五、长江引航集中统一管理
长江引航中心以“把世界引进长江、把长江引向世界”为己任,倾力打造长江引航品牌。服务范围上至云南水富,下至上海宝山,共设有武汉、芜湖、南京、镇江、江阴、张家港、南通、常熟、太仓、上海10个引航站和江阴、浏河、宝山3个引航(交接)基地。
另外,长江引航中心接收南通港口集团引航站,规范重庆引航机构受理及调派,设立武汉引航站宜昌、九江办事处,真正实现长江引航集中统一管理。不仅消除了沿江各港“各自为政”的弊端,实现了引航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巩固了上海—长江引航在航交接成果。2010年,长江引航中心引领船舶艘数、总吨位、净吨位和引航里程均大幅增长,有力保障了各港口的生产需要。据不完全统计,长江引航中心实施分段引航节省8%的引航力量,每艘次船舶节省船期近3小时;夜间引航工作的全面实施,提高了港口、船舶的生产效率,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对超大型等特殊困难作业船的引航,事先周密制定方案,由站长、副站长亲自引领,确保超大船舶顺利进出长江。同时,在全国引航机构率先开通长江引航电子商务网;开通长江引航GPS监控及助航系统,为引航员提供电子海图;开通长江引航中心全线视频会议系统和IP电话系统;对上海吴淞口至芜湖段450千米长江水域内的引航船舶实时监控,实现引航中心与下属各引航站、引航交接基地之间数据传输宽带化,开通IP电话96门;地面管理人员计算机终端配备率100%,三级以上引航员笔记本电脑配备率达100%。
2018年,长江引航中心推出长江引航“八项服务”新承诺,提出公开引航计划、引航申请受理程序、引航费收标准,确保引航责任事故率低于0.3‰等新举措,实现引航申请受理率100%,按时开航率100%。长江引航中心全年共引领中外籍船舶62755艘次、6.2亿净吨,同比分别增长1.2%、7.5%;引领夜航船舶33014艘次,占比52.6%, 12月17日,长江引航中心召开建设“国际一流引航机构”发展战略研究中期评审研讨会。会上,课题组通过PPT演示介绍了主要研究成果、下一步研究思路及需要引航中心配合的内容。与会代表结合引航工作实际,就进一步推动“国际一流引航机构”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围绕安全指标、服务标准、文化创新与传承等内容及报告的整体架构、数据采集、调研方向与深度展开研讨,为后续拓宽研究思路、优化指标体系和筛选数据源等重点工作提供支撑。2019年4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一条大河》栏目组来长江引航中心及南通、江阴、南京等引航站拍摄纪录片,主要反映长江引航员的风采。
六、东方之星轮的搜救
2015年6月1日21时约30分,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东方之星”号客轮由南京开往重庆,当航行至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长江大马洲水道(长江中游航道里程300.8千米处)时翻沉,造成442人死亡(事发时船上共有454人,经各方全力搜救,12人生还,442具遇难者遗体全部找到)。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公布《“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指出,“东方之星”轮翻沉事件是一起由突发罕见的强对流天气(飑线伴有下击暴流)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导致的特别重大灾难性事件。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黄强,笔名常杭,著名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35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孙新华,笔名新华,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2年参加工作,在部队和公安战线工作多年。1994年起先后担任芜湖港务局局长、党委书记;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及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金锚奖、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交通部人事部全国劳动模范、长航十大杰出人物、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等称号。长期致力于长江港口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成为全国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