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推出游记《探访长江源》之后,作者周家华又写出新作《太行山猎奇》。作者的笔下,展现的虽是当时不易之事,却通过变易成为一时的杰作。作者赞美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勇气。这种传统应是当今我们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的。
2018年4月下旬,我们慕名去了山西平顺,因为这个县有一个四周为千仞绝壁环抱,恰似建在井底的井底村。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小巴车从平顺到井底村时,我们竟然“钻”过了一条长1526米的挂壁公路。
4月27日清晨,在井底村住了一晚的我们,又乘车回头,再上挂壁公路,然后下车,以徒步的方式穿越其中,全程感受了这条开凿在太行绝壁上的“天路”。
所谓挂壁公路,就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隧道,贴山壁而凿。为了施工方便,一般相隔一段,就在隧道外则凿一小“窗”(洞),以便于所凿的碎石抛出“窗”外的谷底,又能让自然光射进“窗”内,为施工以及通车照明所用。交通专家称,挂壁公路工程奇险、艰难,在我国公路建设史上并不多见。
目前,我国只有七条挂壁公路,位于南太行山地区及晋东南。 它们是:山西陵川县的锡崖沟、昆山、陈家园挂壁公路;山西平顺县的虹梯关、井底挂壁公路;河南辉县的郭亮、回龙村挂壁公路,全都开凿在华北平原上升至山西高原的断层峭壁上。
挂壁公路所在的太行山,北高南低,山势东陡西缓,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侧为明显的断层,许多地段形成近1000公尺的断层岩壁,气势雄伟。
井底挂壁公路长1526米,均开凿在断层峭壁上,所在路段的悬崖相对高差达到400米左右。开凿者根据山的走势,因地制宜,分段打洞,一共打了39个间距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洞口。这些一个个分布在隧道外侧的洞口,就是一扇扇形状各异的“天窗”。只有远望这些“天窗”,你才能看到它的走向,感觉到它的奇险、规模和气势。
徒步在挂壁公路之中,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隧道阴暗、幽深,冷风嗖嗖,内外温差很大。好在每隔一段,就凿有一扇“天窗”,阳光从“天窗”投进隧道,时明时暗。暗处阴气贯身,让我们身上发冷,心里发怵。明处阳光照耀,给徒步的我们带来光明和暖意。
隧道高约5米,宽窄不一。宽的地方约10多米,窄的地方仅5-6米,会车就比较困难。看到隧道内侧凸凹不平的山体和隧道顶部一块块狰狞“欲坠”的岩石,就能想象工程的艰险,开凿者的艰难。
为了走出“井底”,走出大山,1996年,井底村的男女老少,在没有国家投资,没有施工机械的情况下,采取最原始的办法,土法上马,用铁锤、钢钎和自制的火药,一锤一钎,一眼一炮,在悬崖中一点一点开凿,一段一段掘进,历经10年,终于在2006年打通了这条通往平顺县城的道路。
为了开凿这条求生之路、求富之路,井底村民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在3650多天挖山不止的艰难岁月里,有5个村民献出了生命。据说,在太行山7条挂壁公路中,井底挂壁公路是最好、也是最年轻的一条。
井底挂壁公路入口右侧,有一座月亮桥。桥下高约百丈的悬崖绝壁上,建有一条长3公里多羊肠小道,分九十九盘,共1800余个台阶。它是挂壁公路未通车之前,井底村民徒步上山去平顺县城的原始道路。因山路险陡、窄狭,人们行走艰难,累得哈喽哈喽喘气,故名“哈喽梯”。有了挂壁公路后,“哈喽梯”逐年失修,现基本废弃。
和郭亮挂壁公路成为景区公路不同,井底挂壁公路现在还是一条运输繁忙的道路。我们徒步其中时,不时有客货车从我们身边驶过,还有满载货物的大卡车。它是井底村民的方便路、致富路,也是一条缩短晋豫两省距离的交通捷径。
作者简介:周家华,1951年出生,湖北洪湖人。副研究员、主任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水运报社记者、副社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江航运》杂志主编。出版有新闻文学作品选集《沧海擷浪》、摄影作品选集《镜头视野》,《京杭运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