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推出游记《探访长江源》之后,作者周家华又写出新作《太行山猎奇》。作者的笔下,展现的虽是当时不易之事,却通过变易成为一时的杰作。作者赞美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勇气。这种传统应是当今我们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的。
早就听说红旗渠,但一直未作深入了解。2018年4月,足迹红旗渠畔的我,深深被这个动天地泣鬼神的宏伟工程所震撼,也深深被一个在荒唐年代不盲目、不盲从,一心为民的伟大“七品官”——杨贵所感动。没有这个当年32岁的林县县委书记、红旗渠总设计师,就没有红旗渠。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以漳河水为源,用近10年时间,在太行山悬崖上开凿的一条长70公里的水利灌渠,被誉为“人工天河”。它解决了全县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彻底改变了林县人十年九旱、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成为林县百姓的“生命渠”、“幸福渠”。
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宏伟工程。
红旗渠总干渠从山西平顺县的石城镇(渠首)截流,引漳河水入河南林县任村镇,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分布有10条分干渠、51条支渠、290条斗渠、4281条农渠,总长2488公里。
这是一个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
1960年2月,红旗渠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始施工。总干渠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有7万人参与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在修渠的近10年中,有8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设计师吴祖太在王家庄隧洞被坍塌的巨石砸中牺牲时,年仅27岁。
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的林县,历史上就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地方。史载,在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中,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有5次严重到“人相食”的地步。
1959年,林县又发生干旱,河水断流,井塘干涸,水库底见天。挖山泉,打水井,地下不给水;挖旱池,打旱井,天上不给水;修水渠,河里没水可引;建水库,无水可蓄。一些村庄的百姓不得不爬山越岭远道取水。旱灾影响了百姓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把天上的水蓄起来,把地下的水挖出来,把外地的水引进来,彻底解决林县缺水问题,成为“逼上梁山”的林县人的共识。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号召,要从山西引漳河水到林县。
作者简介:周家华,1951年出生,湖北洪湖人。副研究员、主任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水运报社记者、副社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江航运》杂志主编。出版有新闻文学作品选集《沧海擷浪》、摄影作品选集《镜头视野》,《京杭运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