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景推介·走笔尼泊尔

1.jpg


暑期行走尼泊尔,游山逛水所见,感觉异域与故国大同小异,正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江山恒在,不以人的意志改变模样,与其说象貌鬼斧神工,毋宁说乃天文地理自然造就。诚如我国西北粗犷,东南细致,高原雄浑,平原清秀。推想天下概貌大抵如此吧。

倒是异域风情目不暇接。一路我并不关心旅行团走马观花的行程安排,只留意行走过程,始终与团队若即若离,方便自己有一个相对自在的时空距离。幻想是一个独行侠,旁若无人,悠然四顾,兀自仰望俯察,关注抢镜头游客忽略的履痕细节,时或发呆时或臆想,沿途走心走笔,便有一些微妙收获,自觉颇堪品味……

2.jpg 

 

尼泊尔是一个佛教国度,但据说信众多半是印度教徒。原本佛教与印度教渊源甚深,故普罗大众的信仰差别并不妨碍他们共同的虔诚。就连我等异国他乡的游客,有意无意间都成了朝拜之旅的信徒,所到之处皆寺庙神殿,所见之物皆神祇神兽,各路来历的尊神五花八门,数不胜收,所闻之声皆匪夷所思的神话传说。

而眼前的尼泊尔人看来对所见所闻笃信不疑。加德满都既是首善之地,来自本国各地的参观浏览者当然也多。多达一百多个细分民族的尼泊尔人着各色民族服装,与世界各国观光客混杂成种种色色的人流,蔚为壮观。其中本土本国的尼泊尔人,其虔诚举止与众迥然不同。

3.jpg 

 


菩提叶和金盏花是信仰的信物,张挂在大街小巷的门楣,佩戴在男人的颈项和女人的发髻,供奉在神庙的窗棂台阶、神祇的胸腹手足和神兽的额头眉眼。那菩提叶,青翠碧绿的和枯黄碣黑的堆积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似乎有什么寓意。金盏花呈金黄、粉红色,也是鲜艳的和枯萎的混淆在一团,底层腐烂的花瓣化成殷红的花粉,中年妇女和老年男人郑重其事地朝花呢喃,以手指蘸捻花粉,涂抹于额头、眉心,行礼而去。

这是一座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信仰气息的城市。在加德满都市中心及周边,帕坦杜巴广场、巴德岗杜巴广场、斯瓦扬布那寺和泰米尔街,矗立着恢宏的神殿、神庙和巍峨的神祇、神兽雕塑,碑塔林立,瞻仰者仿佛陷入迷宫。事实上这些神圣之地正是古代帝王的宫殿所在。

4.jpg 


 

宏大庄严的造神建筑之外,在普通民众麋集的街道闾巷,随处可见小寺庙、小神社,类似中国乡村的土地庙和案台上的神龛、神宗牌位。虽然低矮简陋,却不妨碍居民顶礼膜拜,日夜香火不熄。抵达加德满都当夜,我站在酒店房间阳台上抽烟,看见对面墙外一条狭窄的小巷,一个少妇跪在巷道边尺许高的神庙祷告后,以托盘取一缕烛火徐徐离去。一周后返回加德满都入驻同一酒店,清晨我又看见一个老妪以托盘到小神庙取烛火。

万众朝拜的神圣建筑,历经沧桑,多已在风雨剥蚀下千孔百疮。有的已坍塌,有的摇摇欲坠。保护、抢救这些古老宗教建筑,不知得耗费几多财力和人力? 

在帕坦杜巴广场王宫的神殿里,我看到一群不同信仰的朝觐者,他们是来自澳大利亚、挪威和欧美多国的在校大学生。十几个白色人种的俊男靓女衣着亮丽,却跪在地上甚至席地而坐,用洗滌精、毛刷、微型电动砂轮,清洗、打磨铜质神器上的污垢和绿锈,严肃、专注,一丝不苟地劳动着。他们是志愿者,自愿来尼泊尔参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抢救历史文化遗产项目,赞助者是他们的父母。虽然他们可能是天主教、新教徒或无神论者,我相信他们的志愿行动仍源自一种普世的信仰。

从加德满都往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场长途跋涉。在我等旅客眼里,旅行车在崎岖坎坷的盘山公路上险象环生,司机却泰然自若,顺利驶过一处处泥石流、塌方和污泥坑洼路段,在极狭窄、拥挤路段上有惊无险会车,看似不可能通过却互相礼让着擦肩而过。这是否也缘自一种敬畏而尊重的信仰呢?

5.jpg 


 

我惊魂甫定,凝视盘山公路分岔处。从山林间斜刺穿出的山径上,有三五个妇女风尘仆仆,她们戴着头巾或披着纱丽,背负沉重的行囊。停车小憩时得知,她们长途跋涉而来,目的地是斯瓦扬布那寺或巴德岗的神殿,去朝觐祈祷。她们一路啃干粮,饮山溪,夜间露宿山野。我想,诚如众所周知的藏民老妪千里迢迢,匍匐而行前往布达拉宫去拨转经筒,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年轻人

在我这个外国游客眼里,尼泊尔最亮丽的风景是年轻人。尼泊尔人长相模样不似我们东亚黄种人,也不似欧美和中东人,他们肤色黝黑接近非洲人,面相与印度、马来人相似,窄脸、深目、浓眉、高鼻梁。这种五官特征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套用一句中国流行语,就是清一色的帅哥美女了。

6.jpg 


 

更惹眼的是年轻人的穿戴。在这个完整保持着传统文化的佛教国度,青少年着装却新潮时髦。西装领带皮鞋、短裙运动短裤运动鞋,几乎是夏季的标配行头,也有穿磨砂牛仔裤和将裤筒故意打洞、剪破的。年龄更小的中小学生,则统一着西服款式的深蓝色校服。即便在偏僻的村庄,我也看见在校外仍穿校服的男孩女孩。年轻人穿戴标新立异,却又与纱丽、头巾、船形帽、宽腰裤、僧服和谐相处。而且,有些爱俏的女孩,黑西服白衬衫衬托的脸额上,照样点缀着朱砂眉心,像一颗嫣红的美人痣,也像一颗好看的星星。我羡慕地望着这群仪态万方的男神女神,联想到近年在中东某国,仅因一袭头巾风波酿成的一桩桩血案,百思不得其解,何苦来哉?

640 (1).jpg 


 

在帕坦广场,我看到如花似玉的年轻人玩手机,自拍,吃冰激凌,情侣卿卿我我。他们的性情、作派与普天下年轻人并无二致。上下班高峰时间,他们骑着摩托或电瓶车在拥挤喧嚣的街道上如鸟群扑楞而过,也是忙碌和艰辛的上班族。据说他们的平均月薪只有一千卢比,约合人民币五、六十元,以如此菲薄的薪水维持生活,除了物价低,想必支撑他们精神的是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苏哈拉庄园,我见识过年轻人的曼妙舞姿。妙龄少女的孔雀舞可谓惊鸿一瞥,而英俊男儿的狩猎舞尽显剽悍本色。观舞时,听人议论说,尼泊尔男儿以骁勇善战著称,近年很多男青年跑去英国当雇佣兵,赚取丰厚的佣金寄回国内给父老盖房置地。如果说这些歌舞是精心排练的,我也看过年轻人的即兴歌舞。在嬉皮士街,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长发披肩,以手持扬声器播放民族乐曲,他和男女伙伴率先手舞足蹈,邀请朝觐香客和观光客加入舞蹈队伍,感染了外国游客,纷纷加入庞大的街舞阵容。 

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一个细雨菲菲的清晨。在萨朗科,囿于紧凑的日程安排,导游催促旅行团凌晨出发冒雨爬山,侥幸地指望拨开雨雾见晴天,能看到喜玛拉雅山日出瞬间光景。我们登上山头民宿的顶楼观景棚,众人抢占最佳观看位置的坐椅,耐心等待奇迹出现。我不愿挤坐在一起,撑伞更上层楼,爬到棚顶露天晒台,孤单地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发呆。忽然,有人攀着陡峭的铁梯上来,打断了我的冥想。是两个尼泊尔少女。着装一模一样,黑色T恤,黑色运动短裤,黑色运动鞋,各披一件乳白色斗篷式塑胶雨衣。好一对黑白分明的可人儿!身材颀长,目测约有一米七高,苗条如两株凤尾竹。我下意识地退避到栏杆一侧,既是为她俩礼让位置,也是为了离远一点从容打量她俩。她们环顾、眺望了一会儿,许是估计盼雨驻天晴无望,见细雨稍缓,便摘下雨帽互相拍照留影。这也成全了我一睹芳容,观赏她们刀削般的窄长脸,尖而挺的鼻梁,蚕眉下深邃的眼眶和硕大的眸子。她们将乌黑的长发梳成粗实的独辫,仿佛一株黑玫瑰,从背脊腰际袅娜升腾,绽放在造物主偏心雕凿的精致脸盘上,与耳垂的银色耳钉交相辉映……

我虽已老态龙钟,自知春心未死,偶然艳遇人间尤物,不得不承认心旌在摇晃。这时天已大亮,而细雨却没有停歇的意思。离开时,众人脸上写满了失望,独我心中窃喜,似乎我偷看到了日出。

7(2).jpg 


 

生灵们

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是一片温润潮湿的热带雨林。也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原始到藤蔓似巨蟒从一棵老树的根篼缠绕到几棵新秀的树冠上;原始到参天巨木突然在几步远的眼前轰然仆倒;原始到一米多高的蚁巢似巍峨矗立的城堡宫殿……而我目击的只是森林的外围,莫知丛林深处有几多原始到混沌初开的景象。即便只在森林边沿的小径、沼泽、芦荡徒步,也是一程探险之旅,巨兽足迹随处可见。当地导游警惕地观察足下刚倒伏的草丛,又与前方攀在树上瞭望的土著男人以手势和口哨遥相对话后,说刚才有两头犀牛激烈打斗且争斗未了,前方险情不明。他改变路径,带领我们穿过芦苇沼泽,绕到另一条小径。代价是步履陷入淤泥,裤腿上扎满荆棘尖刺。

8(1).jpg 


 

在够刺激的旷野气氛中,骑大象穿越森林,乘独木舟漂流娜普娣河,近距离目击了鳄鱼、梅花鹿、犀牛群。一个有三代牛龄的家牛家族回归自然了,虽然牛耳上佩戴着跟踪器,它们已享受始祖野牛的自由。而世代驭象谋生的土著,在芦苇叶中包裹稻谷、砂糖和粗盐,回报大象奉养家人的恩德。

9(3).jpg 


 

在徒步森林途中,看到一只蓝绿羽毛的孔雀歇在高高的橡树尖上,那景象真切到失真,仿佛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一道玄妙的卦象,一个谜底难猜的谜面。

此行不唯近距离观看野生动物饱了眼福,在人间烟火供奉的神庙,零距离接触的人类宠物也令我忍俊不禁。在斯瓦扬布那寺的猴庙,供奉的神祇、神兽雕像很多,供养的活蹦乱跳的神猴更多。当本地信众和外来游客朝高高在上的神灵祈祷礼拜时,骑在神像头顶的猴头不屑地朝人们扮鬼脸,更有小猴故意朝人们撅起通红的猴腚。寺庙张挂的纵横交织的经幡,庄严地展示着金木水火土五色,调皮的猴娃们却扯断经绳荡起了秋千。寺庙的僧人、饲养护工和香客熟视无睹,不担忧泼猴会亵渎神灵。 

倒是不比猴群少的犬群有悟性。据说它们原本都是流浪狗,流窜到猴庙就找到归宿不愿走了。猴庙每日定时开膳,以前瘦骨嶙峋的它们皈依神庙后养得皮毛油光水滑,吃饱喝足后大模大样地在神像下躺平晒太阳,霸占道路,任凭信众和游客从它们躯体上跨踏而过,连狗眼都懒得睁开,静如处子。它们也有睁眼竖耳的时候,当一行虔诚的信众来颂经,犬群便尾随。信众在一座神像前席地而坐,展开经卷喃喃诵读,它们便紧挨着信众席地而卧,乖乖地把狗脸的下腭贴在地上,晃动着狗尾聆听。良久,信众稳坐不动它们也久卧不动。这般行状令我惊愕不已。


 

珠穆朗玛

喜玛拉雅的梵文意思是积雪之地、神灵湿婆的居所。珠穆朗玛是藏语读音,意为女神、母象、大地之母。尼泊尔之旅,旅客一个重要目的是到萨朗科看喜玛拉雅山日出,远眺晨曦下的珠穆朗玛峰。日程安排还有乘直升飞机飞到喜玛拉雅山登山大本营参观项目,我已决定报名参加这个价格不菲的自费项目。不料当天下雨,翌晨下雨,第三天再次凌晨起床在下榻酒店楼顶眺望,虽然雨歇了,却是云遮雾障。观日出、眺神峰、飞临登山大本营的愿望都泡了汤。

幸而我从机翼下看到了珠穆朗玛。从成都往返加德满都的航班,我两次幸运地拿到了靠舷窗的A座,正好从左右两侧机翼下俯瞰飞机飞越喜玛拉雅山。

过往旅途飞行中的感觉,机舱总像是一艘缓慢航行的海船,漂浮在漫无边际的蓝色海洋中。海上尽是浮冰和堆雪,四周没有任何参照物体,只见一杆突兀的机翼犹如孤零零的船帆。这回飞行感觉不同,当空姐广播提醒飞机飞临喜玛拉雅,我将脸颊紧贴舷窗,圆睁双目搜索,未见喜玛拉雅群峰起伏,但捕捉到珠穆朗玛,她犹如冰山一角穿透蓝海白雪,直刺苍穹。她呈青黛色,身披万丈光芒,亮瞎了我的双目。良久双眼复明,再看窗外那单调的海洋、浮冰、堆雪,竟有了变化。隐隐约约中似藏有山川、平原、村落、人兽。我依稀从万籁俱寂的云层中听见梵音。这虽然是一种海市蜃楼般错觉,但我心中疑窦顿生。

10(2).jpg 


 

有道是天上一日地上千年。我在天上往返也有半个白日,即将着陆的地上,我离开的这上十天发生了变化么?可以说一成未变,也可以说已天翻地覆。施一公近年总是说,世上本无时间,时间就是运动。其实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早就提出光速概念,只是这些年的黑洞说、暗物质说和量子纠缠说等等,补充了人们对天地宇宙本质的思索。珠峰的存在,它恒古不变而又千变万化,就是一个佐证,一种启迪。

640.jpg


 

又有诺奖得主彭罗斯,以他创立的量子灵魂学说宣称:人即便死去,灵魂也是不死的,它离开人的躯体,以量子的形态永恒。果真如此的话,珠峰前仆后继的登山罹难者,他们的灵魂还活着。他们为了朝觐巅峰,一睹女神的绝美,抛头颅洒热血是值得的。虽然他们的躯体冻成了冰雪木乃伊,但他们的灵魂都成功地登上了绝顶。

珠穆朗玛果然是神女之峰,她以神圣之力将天地连接成浑然一体。愚钝如我也感应到她的神喻,放浪形骸走了一趟异国他乡回来,心却如不系之舟,还在自由自在旅行。

 

 

作者简介:钱鹏喜,笔名鹏喜、金戈、羊角,自由撰稿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武昌理工学院教授。曾任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芳草》主编、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主要著述有长篇小说《河祭》等5部,长篇报告文学《龙马负图》等2部,散文集《梓山湖笔记》等4部,《鹏喜中短篇小说》1部。多次获得湖北省、武汉市文学奖项,多种作品入选《湖北新时期文学大系》和《武汉文艺精品丛书》。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