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景推介·大武汉印象(中)

47468a1bef8983666d2e39aef777b5c.jpg


黎黄陂路:凭栏一片风云气

从敞开怀抱的街口公园进入,沿着古朴的建筑群,走过一间间民间花样的店铺,在众多小吃店中随意落座,顷刻间,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就端至你的面前。

面条根根分明,如丝如缕,承载着人间烟火的温度。葱花翠绿如玉,星星点点洒落其上,增添一抹亮色;醇厚的芝麻酱如琥珀流淌,赋予面条馥郁的香气;酸豆角爽脆可口,恰到好处地中和了面的油腻;胡椒粉与香菜则如同精灵舞者,以微辣与清香唤醒味蕾深处的欢愉。再配上一对油光锃亮的欢喜砣,软糯与酥脆交织,口中瞬间奏响和谐的交响乐章。

一碗热干面,是果腹之物,更是味觉的盛宴,让人在大快朵颐间,不仅完美解决饱腹之需,更在心中生起一缕灿烂的阳光,试图去拥抱那一片街区的古色古香。

东起沿江大道,西至中山大道,中途与洞庭街、鄱阳街、胜利街等街道相交汇与武汉江滩一路之隔的地方,就是以黎元洪名号命名的黎黄陂路。

黎黄陂路建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为黄陂人所建,故名黄陂路。后划入汉口俄租界,因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武汉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所以此路又于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成为武汉著名的“慢生活”街区,是汉口神采与气质的延续。

在列强侵占时期和民国年间,黎黄陂路一带不仅是武汉最具摩登气息的街区,而且也是风云际会之地,无尽往事记录了繁华,也见证过流血和惨烈的付出。这里多次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也先后设立过许多重要机构,现今保存的有中外闻名的共进会旧址和八七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旧址、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

胜利街与黎黄陂路交叉口,是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1926年底至1927年夏,大革命中心转移至武汉,将中共中央秘书厅设于今胜利街165-169号,这里就是政治局常委会和秘书厅开会办公的地方。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陈独秀等数十位重要人物曾在此居住、开展有关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515120715.jpg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的就义诗,几乎妇孺皆知。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就写于汉口黎黄陂路上的俄国巡捕房旧址。

从战争时期的革命中心地到几经变换的建筑博物馆,从被反动势力压制的悲剧性存在到时代烟云笼罩下的人民象征,黎黄陂路在时代的滚滚洪流里寻觅着自己的定位,而众多革命志士辗转于此上下求索,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号的身影,也定格在历史的画廊。

如今,曾经的悲情岁月早已被风干模糊,只有那些句句滴血的诗行还深深烙印在厚重的年代,如同在老屋上爬满的一树繁花,悲凉地催人泪下。

无论白昼或是夜幕降临,黎黄陂路总是远离喧嚣,没有滨江大都市的繁华与激情。取而代之的是,这里充满了独特的近代风情,狭窄的西式马路和一排排典雅的欧式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真正能引起游人无尽兴趣的,是整条街道上如画廊般密集的店铺。

在这里,人们能够找到那些逝去的岁月和那份深藏的艺术情怀。

沿江大道与天津路的交汇处,坐落着一栋古朴的西洋建筑。这便是拥有146年历史的英国驻汉领事馆官邸旧址,作为沿江大道现存最早的建筑,其典雅的风格和精美的细节展现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韵味。庭院内,花香弥漫,高大的棕榈树下,古朴的外墙和穹形的门窗静静伫立,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过往。

近代以来,武汉在战火与西风的洗礼下,众多街区也从容地脱下了长袍马褂,接受着远道而来的繁华喧嚣,来去匆匆的人们,穿着西服洋装,踩上高跟鞋,优雅地握着一杯咖啡或红酒,在匆忙的都市节奏中,携手走出艰苦而暗淡的岁月时光,绽放出无尽的优雅与魅力。

历经百年的风雨洗礼,沿江一带的老建筑几乎全部华丽转身,蜕变为充满人文气质的高端场所。隐身其中的金融机构和高端品牌,低调而不失优雅。静谧的橱窗、专业而优雅的导购以及淡雅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彰显着欧洲贵族般的不事张扬和高端品位。

当心灵漫步于黎黄陂路时,就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走进城市的灵魂深处。这条道路宛如一条璀璨的银河,横贯江岸区的喧嚣与宁静,串联起历史的沉淀与当今的繁华。

微信图片_20240515120656.jpg

作者近照

 

 

简介朱湘山,豫籍海南人,毕业于荆州师专、华中师大中文系和湖北成人教育法学专业,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任职于兵器部五二五厂、荆门市人民检察院和海南省公安厅等单位,有作品见诸报刊媒体和国内征文获奖多次,作品入选高中语文试题和多种散文选集,已出版散文集三部:《穿越苍凉》《微烛》《苍烟》。曾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个人称号,立二等功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