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景推介· 在贵州安顺看傩戏

3(14).jpg



2024年7月6日,在安顺天龙屯堡,我与一场专为游客表演的傩戏穆柯寨(当地称地戏)不期而遇。数位表演者的着装除传统戏剧服饰外,都戴着凶猛、诡诞、怪异的面具。

2(17).jpg



我知道傩戏是在2018年,一个朋友请我参与审读他主编的一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其中有一本是戏剧,写到了傩戏。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了解“傩”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文化遗产。

饰演穆桂英和杨宗保的表演者所戴的面具大同小异,如果不听唱词,是分不出男女的。台上,表演者在说唱打杀;台下,游客在喝彩看热闹。

“傩”是什么?《辞海》、《辞源》的两种解释:一是行为有节;二是古时腊月驱除鬼疫的仪式。其实,“傩”是中国古代驱逐鬼疫的宗教仪式。孔子曰:“傩,驱逐疫鬼也。”

cdaf56b50955b657f3746920cef408d3.jpg


曲六乙先生是中国傩戏学会名誉会长。据他研究,傩是一种原始文化现象,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

傩,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被誉为万舞之源)、傩戏、傩艺等项目。其神秘处就是那副怪异的面具。不戴是人,戴上是神。是神,就能显武增威,驱鬼逐疫,祈福襄灾,老天会风调雨顺,国家会国泰民安,个人能驱邪纳吉,治病去灾。

5(16).jpg



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众多,造型各异,或粗犷朴拙,或庄典华丽,风格既写实,又夸张。

面具均用杨柳木和香樟木雕刻,工艺细致复杂,并敷彩上漆,色彩绚丽明亮,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所以,自古以来,在我国,“傩”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皇宫到民间、军队、寺院,从傩文化发源的汉民族到各少数民族,无不奉傩。至今在偏远山乡,仍可看到驱逐鬼疫的傩仪式。

7(10).jpg




2006年,傩戏、傩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民间,傩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诸多种类。有腊月流浪在农村、沿门逐疫乞讨的“游傩”;有佛教、道教徒参与的“教傩”“寺傩”;有带社火性质的“社傩”;有保家族兴旺的“族傩”,以及愿傩、军傩等。

傩戏表演者都是有一定年纪的男人,穆桂英是男扮女装。他们的行头都是自带、自管。

2012年8月16日,“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展出,这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傩文化展示。

艺术展由北京民族文化宫、贵州民族文化宫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傩戏及傩舞先后受邀赴法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演出,并受到欢迎。

10(10).jpg



正在制作微型傩面具的女人。这种精巧、精致的工艺品受到游客的青睐。

我在安顺天龙屯堡看的地戏,就属于军傩。在明代,朱元璋征服西南后,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随着很多亦兵亦农、亦兵亦民的军事屯堡的形成,军傩也运营而生,并沿袭、传承至今。

d6a78c2704609c32773bea97b0cbafd0.jpg

作者的左边是穆桂英,右边是杨宗保

 

 

有学者说,戴着面具的中国傩从远古走到了今天。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历史积淀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新于 09-26


 

作者简介:周家华,男,1951年出生,湖北洪湖人。副研究员、主任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水运报社记者、副社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江航运》杂志主编。出版有新闻文学作品选集《沧海擷浪》、摄影作品选集《镜头视野》,《京杭运河》等。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