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老铁山灯塔前留影
早晨,大风聚起。
当地人说,风中去老铁山看海,最能看出海的壮阔和神韵。老铁山,是离旅顺口城区向南二十公里的一座海拔457.6米的山,是辽东半岛面向大海的最南端。
辽东半岛最南端
我们驱车前往,一下车就感受到了风的呼啸。眼前的大海,白浪滔天,一片汪洋的腾跃汹涌,由远而近拍向岸边的峭壁,怒放出泼天的浪花。顺着浪花往上看,一座白色的铸铁灯塔,在山顶上不动声色地矗立,守望着这片狂放不羁的海域。它,已经在这里站立了一百三十多年。如同一位身着白衫的问道者,抚卷吟浪,慈眼观尽天下风云……
1893年,当老铁山灯塔第一次点亮时,它的光柱穿透了黄渤海交界处的浓雾,射程达25海里,成为亚洲最亮的灯塔之一。它的主体部件由法国制造,塔身由英国人建造。而它的诞生,却源于清政府的无奈——海关被英法掌控,连一座灯塔的建造权,都不得不交给外国人。
1894年11月,甲午战火燃至旅顺,日军吉野舰在此游弋,灯塔的光束照见北洋水师残舰退却时的仓皇。此后,灯塔几易其主——沙俄、日本、苏联,直到1955年,它才真正回到我们自己手中。
我们为其加装的全球卫星高精度定位系统,让灯塔化身为数字时代的“电子哨兵”。今日的灯塔,早已超越航海功能。北斗导航系统接管了主要定位任务,已为和平贸易的万吨货轮指引航程。灯塔,在潮起潮落的澎湃中,诉说着大国博弈的百年沧桑。
老铁山炮台
在涛声拍岸阵阵轰鸣声中,我们依稀听见1893年法国货轮卸下灯塔构件的号子,听见博弈易主的枪炮,更听见了2000年围观张健从这里入水,横渡渤海的欢呼声。老铁山灯塔从来不只是航标,它是血与火的洞悉者,是在时空交错中呼唤文明的老者,更是中华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默默见证者。
它是为航海平安而生的,它守望的是,世世代代与海共生,不再纷争……
(清风徐来 2025年4月12日写于大连)
作者简介:清风徐来(本名徐斌),曾任武汉市市直某单位主要负责人,现为武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参事室)咨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