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评弹·幽默睿智一如既往 家国之情溢于胸膛

——读余爱民文章《城里过年幸福 乡里过年快乐》有感

周末的时候,我比较喜欢阅读余爱民同志写的散文,我感觉到阅读他的文章于我而言完全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透过他的文字感受他的行文方式、感受他的人生幽默、感受他思考问题的模式、感受他的哲思和睿智以及人生大智慧,于我而言,既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精神的陶冶和灵魂的熏染。

微信图片_20230216203259.jpg


今年春节期间,我满足于在自己家里吃吃喝喝把自己长胖了5斤半,而余爱民同志在和亲友们吃吃喝喝庆贺春节的同时,却还额外的撰写了一篇颇有分量、颇有格调和品位、颇有思考深度和卓越见识的一篇图文并茂的精品散文——《城里过年幸福 乡里过年快乐》。

通过耐心细致阅读余爱民的上述散文,我主要有四大感受:

一是余爱民心中深怀故土桑梓之情,始终将故乡的亲朋好友视为至亲,总是将心比心的、以满腔衷情和殷殷深情,巴心巴肝的悉心善待故乡的亲朋故旧。虽然他诗意的定居于江城武汉已经很多年了,虽然他已经惯看了江城的春花秋月,虽然他早已官居“县太爷”的角色,但是,他并没有忘掉根本,并没有将生他、养他、磨砺他成长的那片桑梓地抛诸脑后,而是永葆一腔赤子之情,永铭自己的初心与初衷,没有因为长期生活在繁华的省会城市见惯了大人物、大阵式、大场景、大世面而翘尾巴而瞧不起故乡的亲朋好友。这大概可以表明,尽管他的境遇大为改善,尽管他曾经是大领导身边的“红人”,但是他的初衷和人之本性没有丝毫的改变,内心所充盈的依然是对桑梓之地的深情大爱,依然对故土家园怀有深切的惦念,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用他的话说:“老家是必须去的,不回去觉得对不住,像欠了一年的债。退休了,春节不必在单位值班了,也不用赶回来上班了,没有理由不回老家去,没有理由急着回来。回老家过年有四件乐事,拜父母、走亲戚、吃喜酒、访民情。也很遗憾红包带得不够,烟带得不够,酒量不够。”久居江城的余爱民虽然脸变阔了,但是脸变阔了的余爱民对老家依然是一往深情,脸变阔了的余爱民对故乡的真感情丝毫没有淡化和消减。

 

二是余爱民确实葆有爱民之情怀。余爱民同志曾经在参观一个革命烈士纪念馆时,一不小心发现一位烈士的名字也叫余爱民,于是余爱民同志深有感触的说:“同样都是叫余爱民,他爱民爱的死去活来,爱到最后竟然连最宝贵的生命都奉献出来了;我的名字也叫爱民,我这位爱民和那位名叫爱民的烈士相比,我的境界要差得很远,他爱民能够和盘托出生命,我爱民却偶尔还抱怨发到手的工资太低了。”当然,这只是余爱民同志在调侃自身的同时,从另外一个方面表达对那位烈士余爱民的景仰之情。余爱民在他的春节散文中写到:“走亲戚是要发红包的,兄弟姐妹家家都发,还给村里老人和困难户发。村里百岁老人刘奶奶,我发红包给她,她总要送我一篓土鸡蛋。”中国的一句古语讲:“穷则独善其身,达泽兼济天下”,尽管余爱民混得不是特别之发达,但是从他为村里百岁老人发红包的事例中,我还是不难看出他的挺膺担当之情怀。他自己虽然不是包工头和大老板,也不是特别有钱,可是依然在尽己之力感恩回馈村里的那些高龄老人,为老人们发红包,这也体现出他的孝心,这应该是他所葆有的孝亲敬老品德的最好之体现。中国还有一句老古话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实际上,余爱民也做到了,他回到监利县老家过年的时候,既看望和慰问了自己嫡嫡亲亲的亲人,同时也看望了与自己不搭界的百岁老人,并且还自掏腰包为其发放红包,这应该彰显的是一种大爱,倘若没有这种大爱,那么他就有可能坚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就有可能只把红包献给自己的亲人,而绝不会把红包敬献给不是自己亲戚的所谓“外人”。由此可见,余爱民的内心是敞亮的,当然也是通透的,这种内心的敞亮和通透,让他能够不局限于小家小爱,而彰显出的是对故土家园深彻的大爱。

微信图片_20230216203308.jpg

 

三是余爱民对故土家园既有深情大爱,更有着对故土家园深沉而理性的思考,这种深沉的思考不是“庸人自扰之”,不是揭故乡的伤疤,不是让故乡丢人现眼,而是基于让自己的故土家园变得更加谐和美满、更加幸福康泰的善良之初衷。他不得不慨叹老家“赶情搭礼”的费用实在是太高,用他的原话说,那就是:“农家喜事多,喜酒喝不赢。春节喜事连连,每个墩台天天都在办喜事,每户人家天天都要送人情。三弟这个春节送了上十个人情,我这趟回老家过年也喝了好几次喜酒。有喜事当然好,但人情风过盛,便成了负担,人情大如债,顶着锅盖卖,一年辛苦打工钱,一个春节全送完。此风不可长,市乡政府曾下力整治过,当时有效果,但是春风吹又生。”爱故乡,纯粹的向父老乡亲馈赠红包,那只是物质的输入,是一种单一的手段,或许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故乡的整体面貌;爱故乡,也体现在余爱民把故乡存在的不容忽视、亟待重视的问题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引起乡亲们的高度重视,进而扭转故土家园那种不良之风气和司空见惯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成规陋俗。也许余爱民把自己感触最深的老家不良之风气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最终也无法引起老家所有乡亲们的共鸣和重视,但是,哪怕最后仅仅只是影响了一个人,哪怕只是改变了一庭一院的不良风气,那么,似乎也能昭示出余爱民的一片赤子之心,似乎也能表明余爱民对老家的忧虑不是在做无用功,还是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余爱民属于文官,大概也属于“一介书生”,“书生报国,唯有纤笔一支”,余爱民用他手中不秃的雄笔将老家的欣喜之变化一五一十的呈现出来,也将自身对老家的忧思真切而详实的呈现出来,旨在让故土家园变得更加美好。有一首歌叫做:“谁不说俺山西好”,于是,对余爱民而言,你的真实心境大概是:“谁不希望俺家乡好”?

 

四是余爱民虽已退休,但是退休不退志、退休不退情怀、退休不退精气神,他至今仍然保持着务实重行的精神风范。按道理说已经退休了,回到老家过春节就应该是和亲友叙叙旧、喝喝酒、打打牌、联络一下感情就足够了,也大可不必借助春节回老家走亲访友之际搞什么“访民情、知民心”之类的活动了,可是余爱民注定是一位闲不住的人,他正好借助今年过年回老家团聚的大好时机开展了走村串户活动。他在春节散文中写到:“走村串户访民情是我多年的习惯。我春节回到老家,到余家墩必走三圈,围绕全墩家家户户走一圈,围绕杨林山上上下下走一圈,围绕农田沟渠里里外外走一圈。我到爱人老家薛潭街,也是走三圈,小街上走一圈,江堤上走一圈,田埂上走一圈。每次走访乡亲,身上四个荷包都是塞的“1916”的烟,没等走访完,烟就张完了,今年带了两条烟,回来一包不剩。我喜欢和乡亲们坐一坐、站一站、聊一聊,乡亲们也乐于把高兴事、烦心事、不平事给我说一说。”如果说余爱民同志在位之时到农村去搞调研,那是责任之所系、工作之所系、使命之所系,那种调研可能只是被动的调研,可能只是上级领导所委托的调研,可能只是自己迫不得已的调研;而退休之后,余爱民尚能借助春节回老家团聚的大好机会自动自发的搞调研,自动自发的和乡亲们话家常了解社情民意,自动自发的走村入户嘘寒问暖掏心窝子话衷肠,自动自发的掌握乡亲们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所急、所忧,自动自发的从乡亲们的话语中了解乡村的嬗变,这体现的是余爱民务实重行的行事风格,倘若他心无定力、内心浮躁不安、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那么,他就不会见缝插针的、自动自发的在春节回老家期间还坚持走村入户搞调研、摸实情写出有情况介绍、有心得感悟、有见解思考、有可读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精品散文。 

微信图片_20230216204202.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关波,80后,大学文化,本科学历,现工作于黄石市,业余爱好登山和写作。

1676434840657536.jpg

图作者近照


图作者简介:曾军,男,生于1963年5月。武汉人,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工作。长期喜爱摄影,现为湖北省和武汉市摄影协会会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