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目大武汉·“七一”专题调研感言

图片1(10).jpg



今天,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102周年光辉历程的纪念日。

千秋伟业,序章宏开;

百年大党,历久弥新。

初心一贯,风华正茂;

领航掌舵,深得人心! 

值此全党欢庆之际,我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党说!特结合近日开展的“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 专题调研主题党日活动,谈谈我的调研感言。

我是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入党、1986年入职市专利局(2001年更名为市知识产权局,2015年初与市科技局合并、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2016年底退休的普通党员。三十年的政府部门工作经历和7年来的退休生涯,使我有幸见证了武汉科技发展的光辉历程。

武汉科教实力全国前三。作为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三大智力密集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武汉素有重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光荣传统。

早在1987年12月,武汉就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教立市”的基本市策。仅仅两个月后,市委、市政府又印发了《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武汉经济的决定》,从而首次吹响了“科教立市”的进军号!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科教立市”已经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了武汉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担当使命铸就国之重器,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活力持续释放。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51%,增幅达157.42%;

拥有的高等院校(92所)、中央在汉科研机构(38家)和两院院士(81人)数量均列全国城市前茅;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5.2倍;

科技创新能力位列中国第5、全球第15。

 

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速构建——

图片2(7).jpg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等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建设;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等2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汉落成;

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48家;

完成组建并进入实体运行的湖北实验室8家。

 

国之重器凝聚武汉,硬核科技竞相涌现——

中国首款第四代三维闪存芯片、中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中国首台高精度量子重力仪、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全球首款新冠灭活疫苗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汉问世,北斗导航、神舟飞船等一批“国之重器”集聚武汉;

产生国家级科技奖励250多项,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2019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图片3(1)(7).jpg


中国信科集团在光纤传输系统容量、距离、速率等技术指标上五年内六次打破世界纪录,5G标准必要专利数进入全球前十。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蓬勃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9151家,增长10.2倍;

集成电路、下一代信息网络等4个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迈向万亿级;

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等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快速发展。

    

光电子技术全国领先——

东湖高新区引领全市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和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和激光研发生产基地;锐科激光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光纤激光器及核心器件研发企业;华工科技研制的国内首条汽车白车身激光智能焊接生产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教人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7年成立了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局;

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制度;

2021年挂牌成立了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建成工业技术研究院23家;

全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134家,其中国家级16家;

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7.75亿元,增长5.6倍。

图片4(11).jpg


 

2022年4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22-2035年)》,部署将武汉打造成为全球前沿科技的重要策源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中国脊梁、创新型城市群第一方阵、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样板,形成支撑中部、融入全国、辐射世界的创新增长极,构筑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引擎。计划2025年基本建成,2035年全面建成。目前,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研发投入强度、创新策源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全域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武汉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在全国“接四居五”,指日可待!

图片5(4).jpg



作为历经市政府专利、知识产权和科技部门工作的退休人员,我和我的新老同事们欣喜地看到: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为激励和保护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十七年来,我与时代发展同频振,与武汉知识产权和科技事业共成长,如坐春风,何其有幸!

沐浴党的光辉,永葆政治青春;

东隅虽已风逝,桑榆仍可辉映

传承光荣传统,追逐民族复兴;

凝聚你我力量,同奔美好愿景!

 

2023年7月1日

1651150903925444.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家齐,男,1956年出生,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爱好文学和书法,偶有发表及获奖。 1986年起历任武汉工业产权研究会秘书处秘书、负责人;武汉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武汉市专利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办公室主任、副巡视员;武汉市科技局副巡视员。2016年退休。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