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9月9日,是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日子。让我们重温毛主席诗词,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
一、原文品读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写作背景
长征是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历时367天,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6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原文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是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气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四、诗文简析
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35年11月6日,在陕北甘泉县象鼻子湾村,面对着300余名红军战士,毛主席站在雪地里,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他说:“我们用双脚用了一年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这才是真正的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向金祥,天门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主任记者。曾任湖北省记协群工内参专业委员、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委,获湖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湖北省双十优编辑记者、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出版《心海帆影》《喊出时代强音》等专集,《天门蒸菜》编审,《湖北省天门中学校史(110年版)》执行主编,作品获全国省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一等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