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唐业继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人事厅授予“湖北省优秀法官”称号。
接触过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法官协会秘书长、二级调研员唐业继千万字的图文世界、学习过他的百篇获奖作品的读者,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他是一位法治宣传与调研领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高手!唐业继“七个我”(人无我有,人有我准,人准我新,人新我快,人快我深,人深我优,人优我合)的精彩、围绕“重大”和“中心”工作的深邃洞察力、各种体裁稿件和各级各种媒体文章相结合的洋洋大观,都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将唐业继的百篇获奖作品分成新闻作品、文学作品、摄影作品、其它作品四个板块,那么,《收了你一分钱,我就不值一分钱——追记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法院纪检组长王鲁海》一文,则堪称是他新闻作品板块中的经典之作。这篇2014年《中国审判新闻月刊·总第101期》“感受法官”栏目刊出的人物专访,是一篇感人至深的通讯、一篇影响深远的调查报告!
此文以所写人物王鲁海拒收当事人“感谢费”时说的一句话:“我收了你的一分钱,我就不值一分钱!”作为标题,从一开始就十分地引人入胜,体现出新闻的新鲜性,即出人意料,引人注意的特性。
“收钱”,对普通人来说,或许仅仅只是一个交易行为;而对于人民法官来说,无正当理由地非法“收钱”,却有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私利的嫌疑。它必然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必然败坏国家工作人员的声誉,损害党和国家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因此,所写人物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读者感到格外亲近!这一点睛之笔,使所写人物具有了正义凛然的鲜明特质,成就了一篇人物专访成功的开端。
唐业继积极参加历届全国法官原创诗文大赛并获二、三等奖。图为2018年1月18日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颁奖仪式时留影。
在开篇就报道了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42岁的王鲁海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的事实、满足了新闻宣传的时效性之后,作者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度的政治站位,深入地探寻了王鲁海生前的工作与生活状态。通过王鲁海的同事、亲友的追忆和感言,作者逐步向读者刻画出一位高风亮节的人民法院纪检干部形象,那就是:给自己“双九约章”的严于律己的人、爱岗敬业的“老实人”、牵住廉政建设“牛鼻子”的“铁包公”、“铁公鸡”,乡亲眼中的“雷锋”和只得过一次荣誉的“典型人物”!
王鲁海在法院当官了,他的亲友们能沾到光吗?这类群众普遍关心的事吸引着人们到文章里去寻求答案!
荣誉、奖金、职级这些人人都想要、可属于自己的“好处”,王鲁海是啥态度?这更是普通人更为关注的焦点!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王鲁海将珍贵的职级位子等让给了其他同事,作为党组成员的他,直到去世仍是副科级。这个事迹足以感动千万人!……。
跟进上述典型事迹,作者及时进行了如下议论:“王鲁海总是把荣誉主动让与他人,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本人仅获得过‘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这唯一的一次荣誉,成为了有些特别的‘典型人物’。”
这样,作者真正做到了开门见山、点面结合、叙议结合,使读者印象深刻、过目难忘;同时也使所写的人物(王鲁海)具有鲜明特点,使文章既有新闻性、政治性,又具可读性!
唐业继新闻作品的另一代表作是《建议权威性确认发布“千湖名单”并打响“护湖之战”》一文。它是作者在湖北经济社会处于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之一的历史背景下,针对湖北省触目惊心的湖泊数量、面积骤减的事实,及时提出的针对性极强的建议!
此文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极具创意!
文章开篇,作者运用具体数据和亲身感受(自己单位旁湖泊面积的缩小),指出湖北省“千湖之省”、武汉市“百湖之市”名存实亡的可怕事实!
随后,作者直奔主题,建议由立法机关权威性确认发布“千湖名单”并号召打响“护湖之战”!作者高屋建瓴,一一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那些精准凝练、总结性的语言背后,是作者敏锐的生态眼光、对生态环境强烈的公民责任心和满腔的赤子之情!
因充分反映民声、政策针对性强,该文受到湖北省委政研室编辑与领导的好评认可,被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2012年5月20日“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专报第21期刊出并送省委领导阅示。因在10,000多条意见和建议中脱颖而出,此文荣获“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优秀文稿三等奖。2012年8月14日《湖北日报》时政要闻版刊发了该获奖消息。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领导对此批示并予以肯定、表扬。2012年8月22日,中共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直属机关委员会的机关党建工作简报(第五期)再次刊发此文,供全院学习借鉴。
唐业继的新闻作品不乏气势磅礴的巨擘之笔,详见笔者撰写的《忠实记录英雄史诗——评唐业继战疫、抗洪、审判纪实》(文见2021年第10期《楚天法治》第72至73页),此处不予赘述。
唐业继的新闻作品还促进了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社会效应。其撰写的调研报告《查禁“毒鼠强”刻不容缓》,催生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关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做出了贡献。
唐业继为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新闻作品,还有1996年8月、由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湖北日报社颁发证书、被评为学法、守法、用法征文三等奖的《假离婚值得引起重视》一文;2005年12月在湖北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与法同行20年》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的《“卫士之妹”被拐又被救的故事》一文;2006年9月18日由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在2005年度全省政法综治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报刊杂志类二等奖的《我省首家“少年法庭”温情审判 百余少年迷途知返》一文;在2009年度全省政法综治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报刊杂志类三等奖的《六条军规显现巨大威力——恩施州积案100%执结》一文等。
在法治调研领域,唐业继也不乏精品力作。1995年荣获湖北省咸宁地区政法调研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法院优秀司法统计文章的《咸宁地区青少年犯罪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初探》一文,就是一篇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学理性文章。作者选择当时社会上十分严峻、湖北省咸宁地区被判处刑罚罪犯中占比半数以上的“青少年犯罪”作为研究课题。在分析当地青少年犯罪现状、犯罪原因的基础上,作者紧密结合国家的需要,深谋远虑地提出了保贵的而切实可行的对策,为维护社会稳定殚精竭虑、出谋划策!
此文开门见山。在文章开头,作者就写明其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是打击和预防全社会青少年犯罪,减少整个犯罪率。随后,作者按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选择典型材料、运用具体数据,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对策”,逐一进行分析、论证。最终使读者信服:其论点是建立在对大量事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彰显出此文的科学性和理论性。
此文的亮点主要集中在“对策”部分。通过层层论证推理,作者提出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都可实际操作,已被后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所认可。例如让读者感觉眼前一亮的新观点之一:“父母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素养和政治思想水平,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表率作用”。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就必须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这无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的主旨精神相契合。可见,作者文中那些开创性的、独到的见解,给个人和国家的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提醒、一些制度的设想。文中的“对策”在当时就体现出前瞻性,不仅为后来的立法所认可,其具体实施方案,至今还给人们有益的启迪,具有现实的意义!
1996年荣获湖北省咸宁地区法院民事审判适用法律研讨会二等奖的《浅谈如何审理好离婚案件》一文,也是唐业继一篇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此文“注重做好调解工作”部分,唐业继提出的在调解工作中应做到的“三个坚持”。是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之一。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关门办案,是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原理在方法论上的具体体现;第二、坚持针对性解决矛盾,抓住关键,不纠缠枝节,是审判离婚案件要抓夫妻离婚的主要矛盾;第三、坚持依法办案,查清事实,辩明是非,明确责任,不和稀泥,是法治原则在人民法院审判离婚纠纷时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法院审判离婚纠纷需遵循的最重要方法论之一。
这“三个坚持”,是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站位和依法治国的高度,高屋建瓴,对离婚案件的审判提炼出的方法论意义的科研成果。观点历久弥新,至今有现实意义。文中还提出“注重帮教过错方知错改错”的工作方法,也是作者提出的新观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业继还颇具文学方面的才华。其诗歌作品也是撼人心弦,感人肺腑!
在全国法官原创诗文获奖作品集中,收录了荣获三等奖、唐业继撰写《无声的旋律、动人的歌——致英年早逝的人民法官》。这是一首他对英年早逝人民法官的哀思与心动!诗中,作者深刻洞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崇高灵魂和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牺牲之常见,集中反映了新中国人民法官这个职业群体的工作、生活以及他们的高风亮节;全诗有着丰富的感情与想象;语言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诗中塑造的英年早逝人民法官的艺术形象,是不为人情所动,不为金钱诱惑,不被权力左右,不向恐吓低头的英雄形象。
“你被所有正义注目,读出永恒和最庄严的姿态,唱出无声的旋律、动人的歌”,道出了那些英年早逝人民法官的高度和境界!作者通过虚实相生,相互映衬的写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表现形式,将诗情层层推演,直至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2007年12月,在湖北省法官协会、湖北省女法官协会举办的首届“荆楚天平杯”书画摄影和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现代诗《永远的怀念》也是如此。
唐业继在诗歌方面的成果还有与他人合著、反映和讴歌人民法官默默奉献的散文诗集《护堤柳》(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唐业继在散文领域也是硕果累累。他的散文以展现70年湖北法院的进步和变化为主,如《“路子”之歌——湖北法院70年工作思路回眸》一文,较为典型地体现出叙事散文的主要特点。
唐业继的多才多艺,还体现在他对新闻摄影有系统性的研究。其撰写的《新闻摄影瞬间的“六最”与“三态”》一文提出的新闻摄影的瞬间中的“六最”就是具体体现。“六最”,即最广阔的新闻视野、最敏捷的新闻洞察力、最高超的摄影技巧、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快速的客观反映、最精准的文字说明。代表作有2001年8月8日,《人民日报》第10版发表的唐业继先生的新闻代表照——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办公楼搬迁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仪式的照片。
以上各类作品均体现出唐业继先生围绕“重大”二字拍照、写稿,围绕“中心”二字拍照、写稿的思路!其所谓“重大”,是指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案件、重要经验、重要成果、重要人物等。“中心”当是指各个历史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中心等。
令唐业继终生难忘的是,建党九十周年前昔,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协会办公室举办了“唐业继法制宣传作品展”。该展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正式举行,分为图片和文字两大部分,分别展出了唐业继优秀法制新闻摄影作品90幅和文图集90本。其中的图片部分,百分之八十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红旗》、《人民司法》等省级以上报刊上公开发表,反映了湖北省法院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成就和风采。2011年7月11日的《人民法院报》第01版“要闻”中刊出了这一新闻。
唐业继在人民法院政研工作岗位上坚守数十年,撰写和发表的文稿达一千多万字,近百篇文稿先后获各级单位和组织评选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并曾荣获“湖北省优秀法官”称号和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荣誉天平奖章”。
用他的话说:“这无不凝结着我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苦苦求索的心血!”“现已整理各种有关资料130余本,字数达数百万。”(见唐业继撰《我与“个十百千万”的情结》、该文于2009年9月26日在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举办的全省党委政研系统“我的政研生涯”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最后,期待唐业继先生不忘初心,利用余热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正如李其凡等法院领导在给唐业继法官的墨宝中所说那样:“宣传事业,继往开来!”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夏胜红,女,1966年9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汉族,原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一级法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国培项目全国规范字书写注册教师,天平奖章获得者。曾在全国三级法院报刊、杂志、微信、微博及其他全国及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法律专业及文学艺术作品,其古诗词作品先后在中国审判、中国法院网、楚天法治、中国诗歌网发表,并在中国诗书画家网举办的各项赛事中获金奖和数个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