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汉口”记忆

我的家乡监利县新沟镇,在我们方园十里八乡中被称为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堪比汉口的“小汉口”。儿时的“小汉口”,不仅有石板路,大戏园,还有那西洋景,至今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时我家住在柴行附近,离鸭子坑不远,我們上街一般都是穿小巷过去,也偶尔往大巷子走。每年的春节是我們小伙伴最好玩的時候,那几天荷包里都会有几个压岁钱,记忆中,那時候的天气总是这样的:大地上的雪在慢慢溶化,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凌勾子在稀稀拉拉的滴水,四处还响着鞭炮声。

我睡了懒觉起床,吃点东西后后就约上小伙伴们上街去看热闹。出门時,穿棉鞋是不能走的,必须穿上一双木屐。走到小镇的石板街上,恍惚满街都是铁碰石头的声音咔嚓咔嚓的响。镇上的猪油巴子是我最爱吃的,戏园子斜对面的那个国营饮食店卖的是一角钱一个,那个香味啊,至今想起来还嘴有余香,好吃得不得了。吃完猪油巴子,便爱到戏园子大门口看别人劈甘蔗,那种游戏是一种小赌,两人共买一根甘蔗,谁劈的甘蔗皮长,谁就不出钱,往往輸者不服輸,連续会劈好几根,我們也看的过瘾。

那时候的新沟戏园子,永远是我眼里最靓丽的风景,它也是小镇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尤其是那种古老的商业气氛特別浓,不同的季节,就会有不同的农产品上市,这些商贩大都来自小镇的周边地区。有新六沟的、陈埠渊的、洪个湾的、梅良湖的、金安桥的……洪个湾的甘庶和西瓜占领着主要市場,优点就是一个甜。那時候的西瓜切成很多份卖,一般是五分钱,也有一角的。这个時节,戏园子门口往往有很多拿着空盆子的小孩,看见谁买了西瓜,就跟着谁,用盆接別人吐出的西瓜籽。这些西瓜籽也是当时一些人家谋生的生计,他们将这些西瓜籽弄回去后,家人往往将其炒熟后出售,市场上常常供不应求。

.jpg新沟影剧院.jpg

曾经的戏园子  上世纪90年代的影剧院

菱角上市时,戏园子门口又出現了卖菱角的壮观景象。只见很多从湖区来的农民坐在板凳上,两边分別放着一箩筐菱角,在板凳的一端竖立一节木棍,手拿一把90多度转弯的刀,终日不停的在木棍上砍菱角。他們的銷售工具不是用秤,而是用竹筒子做斗量衡器,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小竹筒子的装滿是五分钱,大的是一毛,如果你随他装,你可能只能买个本份,如果你的要求严格点,他会装得很满很高,你至少可以多买两颗菱角。这是我小時候发现的商业诀窍。

文革时期的戏园子,很长時間都被八个样板所占領,演戏也好,放电影也好,都是这些內容。在我印象中,最不爱看的一部電影就是巜钢琴伴唱红灯记》,除了弹琴和唱歌,什麼故事情节也沒有。说实话,小時候虽然很有好奇心,可对京戏却並无兴趣。

我虽对京戏没有兴趣,但戏园子门前总有一番景象让我流连。

光是挑担子做生意的就有好几种。

理发匠的行头蛮有趣的。他们的理发担子一头是一个洋铁皮做的热水桶,下面放一个炉子,另一头是一个木头靠背椅,椅子下面还有两层抽屉格,用来放理发工具;卖挺糕的也是一道风景。他们的担子一头装米粉、糖及餐饮工具,另一头用来蒸挺糕);卖糖泥人的更好玩了,他們事先做出很多种动物和泡泡插在架子上吸引人买,如果你不想买陈品,还可以花一毛角与他赌一下,糖人有一个圆盘,中间一根可以转动的针,圆盘周围分格画着各种不同的动物,你交了一毛钱,就可以在上面用手指转一下,如果针停在一头牛上,你算赢了,他会用很多彩色的糖去做,而且花時间,如果你得到的是个泡泡,那就很簡單了,他只要一点点糖就可以吹得很大。不能小看这些担子,他們都能独立完成一个商业门店的使命。最聚人的地方,是戏园子北边卖票窗口的前面,那里摆着一个直径两米的圆形东西,周围都是眼孔,这个家伙就叫“西洋景”。小时候的我好奇心蛮强,曾花五分钱去看,其实里面就是几张幻灯片。在艺术贫乏的年代,这也是一种享受!          

那时候的文化活动不多。因此,戏园子的舞台只能交给新沟本土人了,新沟有一大批文艺人才,他们个个技艺都不错,有能力排练出整场的革命现代样榜戏,水平几乎与监利县文工团相当。每天的傍晚,戏园子是我最好的去处,新沟人的演出,往往是不收钱的,大门敞开进。舞台上都是熟悉的面孔。乐队中聶六喜是首席二胡,十二岁不到的钟清平把杨子荣的唱段唱得有腔有板,杜道生的表演唱巜老两口学毛选》精彩无比,李四平的唢呐独奏巜乡村来了售货员》吹得热闹非凡。白天里他們是身边的熟人和同学,上了舞台,他們却是离我遥远的大明星了。不买票的演出,看的人往往很多,拥挤的戏园子总是有些杂乱,节目精彩時,除了掌声,还有一些尖叫的哨音此起彼伏,这种高频的哨音是用一根弯曲的手指放在嘴里吹出来的,我曾经试过多次,一直也吹不响。    

文革結束后,戏园子迎來了百花齐放的春天。第一部上映的電影是巜侦察兵》,那是我在家里讨死放骗要来的两毛角买票看的,看后的那种震撼啊真是不得了,第二天,满大街的同學都在说電影中的台词:“太麻痹了!太麻痹了!”这是共军侦察兵假扮国军旅长檢查大炮的一句台詞。以后的戏园子好看的電影就多了。

今天,在上海的我,每当走进城隍庙的九曲桥附近,看到那些看西洋景的人,要求捏糖人的小孩儿,还有走在地上的石板路,就想起了我的故乡——那个曾经的“小汉口”,就不禁热血沸腾,夜里梦回故乡……

jpg新沟街头一景.jpg

今日新沟街头一景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