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南洋寻根》是作者早些年考察南洋时的所见所闻,这部五十多万字的游记散文立足于南洋,站在幽深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千百年来中华先祖在南洋的血根和历史文化在南洋的播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将即行消失的非常宝贵的中华根脉文化,点点滴滴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读之,让人回溯,让人审视,让人深思,让人于九庙恫哭之外而砥砺奋起……
2、中国丘魂
(1)
在海外,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没有见过如同位于南洋大马国马六甲市,古老而悠久的“中国丘”那样庞大的坟山,那里埋葬着近六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它是那些在异国他乡浮萍般漂泊的中国游子,其肉体和灵魂的栖息之地。
在那里,一个令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探访者触目心伤,肠断肝摧的场面是:那密密麻麻数以万计的坟墓,无论是颓圮古老的,还是刚刚下土的;也无论是豪华气派的,还是简陋寒酸的,它们竟类似一个混成的军团,漫山遍野地积聚而来,一律面向着北方,面向着遥远的祖国和故乡,在那里齐齐遥拜……
“中国丘”,是我们访问马来西亚的第二个站点,吃过午饭,我们在杨导的带领下,离开了曾经满布硝烟的新山市,登上了豪华的旅游大巴,顶着一轮高照的艳阳,向马六甲市进发。听杨导介绍说,马六甲市距新山大约还有四、五小时的车程,时间还早,于是,我就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把目光投向窗外,打算好好地欣赏一下车窗外的景色。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窗宽敞而明亮,沿途的景色,几乎全可以收入眼底。此时的窗外,平坦宽阔的公路,墨黑墨黑的,洁净得如同刚刚洗过,路中央的隔离带,各式各样的鲜花,正在盛开,它们争先恐后地在那里夺奇斗艳,公路基脚的边上,全是碧绿碧绿的青草,那个质感,就如同青翠的绒毯,我用目光仔细搜索着,竟难以发现哪怕是一小块裸露着的土地。公路的两旁,不时地闪过成片成片葱茏的油棕树、橡胶树、棕榈树,它们长得十分繁茂。
面对着窗外的景色,杨导不无骄傲地对我们说:“你们看,这,就是大马最好的一条高速公路,它可是我们华人投资建造的啊!早年咱们华人下南洋,割橡胶,榨油棕,什么苦活、累活不干?咱们就是凭着华夏民族这种特有的勤劳品德,一步一步地建设起了自己的家园的。如今,这些窗外的植物园,它们几乎都是华人的。”
听着杨导的介绍,我放眼望着车窗外那无边无际的绿色平畴,仿佛看到了无数华人打拼的身影和渗透入沃土之中的血汗。
我们的车再往前行,就几乎像在橡胶园和椰子林里兜圈子了。远一点的地方,点缀着不同的柳树和油棕树,间或着有一两座轻巧的独木小桥。在小山坳的蕉林下,时而还走出几个好像原始马来人的身影,这些景象点明,我们的车,是在南洋大马的山野里驶行。
迎面而来的,是时不时闯入我们眼帘,那一栋栋马来人居住的精巧玲珑小屋,望着这些难得一见造型怪异的浮脚房舍,我们一行感到颇有几分稀奇。
杨导见状,一边指着远处一栋房顶坡度颇陡的小木屋,一边介绍说:“那就是马来人的窝,它是用棕榈叶搭成的,其特点是屋檐一端触地,另一端用两、三根木棍支撑着。有时,他们还把窝搭在树上呢!”
“这些小木屋呀,在大马到处都是,尤其是大马沙巴的神山处,就更有特色了,这神山,它叫基纳巴卢山,是南洋的第五高峰,我们中国人称它为‘中国寡妇山’。各位,它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因为相传很古的时候,有两位在东外海打渔的中国兄弟,一天不慎遇到了一场暴虐的台风,把兄弟俩吹送到了此处,羁囚于此的他俩,不得已在当地娶妻生子。久而久之,后来,无奈兄弟俩思乡心切,经商量,就决定由哥哥先行回家探亲,待摸清线路后,再由哥哥回来,带上他一家和弟弟的家庭,同时返乡。”
杨导由小木屋,讲到了沙巴神山,又由神山,讲到了南洋的中国传说,再由传说,引出了大马不少华人的悲情故事,他接着道:“这南洋去中华路途遙遙,还有那么宽大的海洋相隔,那哥哥此一去后,便渺无音信,而留在此处的大嫂,她每天每天,就站在这髙达4095米的髙山之巅,看呀看,翘首盼望啊,她思夫心切,青灯长夜,以泪洗面呀,直至白发苍苍,老死在山乡了。”
杨导顿了一下,又道:“寡妇死后,这一凄切的爱情故事,自此四处流传,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贞不渝的鳏寡,便把此山,称作了‘中国寡妇山’,把此处小木屋,称作‘中国寡妇屋’了。如今,此山虽然气势磅礴,山髙巍然,瀑布奔泄,林雨飞洒,温泉袅袅,百鸟翩飞,蝙蝠翔集,蝴蝶翩翩,成了世界自然遗产了,但是,只要一提及中国寡妇,此地的人们,包括远道的游客,还是黯然神伤。”
闻此言,我们都受到了故事神情的感染,大家默默着,随车而行。一会儿,我们同车从事建筑工程的王世久工程师抬起头,面对杨导问道:“老杨啦,没有想到,咱们华人在南洋的故事,这么多,这么感人,另外,我还想问一句,你刚才说,此地人还有的仍住在树上,那不是原始人么?”
杨导听后笑了笑说:“原始人?那有什么稀奇,马来西亚的原始部落多着呢!如今马来西亚的米南卡保人、赛诺伊人、达雅克人,他们确实还保留了一些原始风俗。说起来,你们可能不大相信呢,在我们大马的沙捞越州,就有一个海达雅克族,他们至今实行的仍是酋长制。在他们那儿,族人们现在还合住在一个长屋内,长屋里设有专事该族宗教仪式的巫师呢。”
杨导说到此处,略为停顿了一下,望了望大家,眨着诡谲的眼神,加重了语气,又道:“他们那长屋里的横梁上,才叫吓人呐,还悬挂着许多‘人’的颅骨呢!这才真正是少见的原始风俗啊。据说,该族每个年满十八岁的男少年,成年时都必须猎取一个敌人的头颅挂在门外,那才算得上是个勇敢的青年。如今,此种风俗虽已绝迹,长屋也正在解体之中,但那些悬挂着的颅骨仍在。其阴飒飒的颅骨,它活生生地见证了华人先民来马打拼时,大马曾经野蛮的过去。”
(2)
我们的车还在行进着,快到傍晚了,夕阳已经收敛了耀眼的光芒,正在缓缓下山,天空中早先燃烧着的云霞,亦在慢慢地隐退。在我们的前方,一个小小的都市渐渐地显出了轮廓,我看见,在都市的中心,凸显着一座小丘,它就影现在灰红色的云霭之中,落日的余辉,此时尚在山头作最后的流连,那——马六甲市,就是我们要到达的目的地。
沿着我们所在的公路近旁,静静淌着的,是古老的马六甲河。这时的河水,在缓缓沉沦的落日光照下,裹夹着无数灰白色的光斑,在马六甲市同它的支流交汇成一个“人”字形分岔后,逐渐形成了汗漫横溢之状,其形其态,像极了一条中国龙的图腾,它的头,在马六甲海的入海口吞吐日月,它的身,则环绕着一座叫做“中国丘”的小山,雄浑地蠕动着,蜿蜒腾挪纵往浩瀚沧茫的马六甲海。
马六甲河,是条阅尽沧桑的河流,在车上,透过车窗,我凝神地望着、望着、再望着,目光逐渐渗透进了那条不停流淌着的马六甲河河水,更深、更深、更幽深……慢慢地,一个六百多年前的古老王国,渐渐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那是1400年,一位名叫拜里迷苏拉的苏门答腊王子,因被西来的爪哇侵略者追捕,不得已而率众越海逃难,到达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当时,又惊又累的他,得以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喘息。当他在问及当地的土人,其息荫之树何名时,得到土人的答曰:“马六甲”。从此以后,“马六甲”,就代之于他所要建立王国所在地的地名了。事隔两年,拜里迷苏拉在马六甲成立了信奉伊斯兰教的满刺加王国,那时的港埠,就是沿着眼下的马六甲河延伸了6.5公里后,而统辖了马六甲附近的海域的。
我们的车停了,就停在当年拜里迷苏拉王子息荫的树下。没有想到,那棵当年为王子提供庇荫之所的大树,它不仅活着,而且已成为了一棵参天的古木了。眼前的这棵树,如今树干苍老虬劲,枝叶繁茂如盖,其浓荫之下,凉风幽幽,似乎弥漫着不尽悠悠而去的古老岁月。
这时,杨导指着这棵古树旁的小山丘,神情十分凝重地说道:“眼前这座山,就是今天我们要造访的中国丘,中国丘,实际上是一座庞大的坟山,面积约有42公顷,高约有300米,别看它只是一座小丘,它却是马六甲地区最高的一座山,这座山就位于该市中心的东南部,它是南洋华人心中的圣地,也是大马六百万华人的最后归宿,从六百多年前华裔祖先最早来到大马落脚,到如今,已有15440名华裔先贤长眠在了这座小山丘上。”我们一边聆听着杨导的娓娓介绍,一边轻轻地挪步上山。
“该山还有一个名称,叫做‘三宝山’”,杨导继续介绍着:“它来源于中国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那是十五世纪初叶,整个马来半岛都在暹罗(即今泰国)的势力范围之下,当时位于马六甲的满刺加王朝,因此饱受暹罗的欺压。”
说到此处,杨导停了下来,眼望着大家好一会,才又道:“说南洋华人心向祖国,那是的的确确的啊!因为没有祖国,我们永远是无根的浮萍,随风飘泊了,听祖辈说,那时大马的华人,多么盼望祖国能来此地光顾一下啊!”
杨导说到情动,停一下,续道:“这不,祖国来了呀!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派遣内官尹庆到访此地,苏丹拜里迷苏拉为了籍中国的声威牵制暹罗,便于1405年率领500名随从,搭乘尹庆回朝的船只,到南京觐见明成祖。”
说到此时,杨导兴奋得眼光直闪,继续道“那时,华人荣耀呀,明成祖亲自接见了拜里米苏拉,还赐赠诰印、彩巾、龙衣、黄伞等厚礼,并且封他为‘满刺加王’,允诺给予保护。”
“此事还没完呢,”杨导说道:“到了明朝永乐七年(1409),郑和下西洋首次造访此地后,才真正为马来王朝的立国定下了关键性的基础。郑和在海上活动的期间,其船队经常在此地的马六甲海峡巡弋,这对当时的满刺加王朝起到了最大的安全保障作用呀,正因为如此,马六甲王朝才得以脱离暹罗的藩属,有机会发展成为强大的王国。”
郑和之于马六甲,之于中国丘血肉相连,据杨导介绍说,“当时的满刺加王朝为了彻底摆脱暹罗的威胁,拜里迷苏拉曾向明成祖要求颁赐碑文,明成祖听后欣然提笔,写下了‘龙心大悦’四个大字及一篇碑文,并由郑和于1409年护送到马六甲,竖立在中国丘上,从而成为了后来的马六甲王朝‘镇国山碑’”。
(3)
在三宝山的西南山麓,另有一座典型中式风格的园景建筑,该建筑红柱、白墙、黛瓦,大门两侧书着一幅对联:“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门框的框架上披挂着大红绸布,门上方横批的黑色牌匾上,书着三个虬劲的金色大字“宝山亭”。宝山亭的飞檐上刻着彩龙戏珠图,它象征着三宝公驾飞舟,破白浪,扬帆远航的壮丽景象。
在“宝山亭”的院内一侧,还立着一座郑和的石像,但见身着官服的郑和,气宇轩昂,栩栩如生,这里就是华人供奉郑和的神位。宝山亭旁,有一口很大的古井,它的直径约有两米多宽,这口大井是郑和当年率领部下所挖掘,供士兵汲用的七口水井之一,人称“三宝井”。传说此井水清澈甘甜,数百年来,一直被当地人奉为圣水。
接着,一直洋溢着崇敬之情的杨导对我们说:“大马人民非常喜欢郑和,这不仅仅因为他很勇敢,而且更因为它是和平友好的使者,郑和曾五次来到满刺加,驻节马六甲,以‘厚往薄来’的思想,沿途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播下了和平友好的种子,铲除了危害一方的海盗集团的常年骚扰,促进了当地贸易的发展,使当时的马六甲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港和东南亚经济最繁荣的国家。”
杨导还告诉我们,大马国有许多郑和的崇拜者,他自己就是其中之一。谈到郑和当年的南洋之行,杨导竟如身临其境,情绪激动起来,他挥舞着双手比划着说:“那时,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大得像座城市呀,每次中国宝船到达马六甲,船队就会立下城栅,设立四门的更楼,更声通宵不断。城内设有小城,里面还设立有官厂,挖有水井,盖有庞大的仓库,他们常常待派出到各国的船只到齐后,就开始打货装船,并排列成庞大的舰队出航。”
杨导讲到此处,顿了顿,又接着道:“大家知道吗?上述这一切史实,几乎都发生于中国丘,所以,近一百七十多年间,当这座以郑和‘三宝’之名命名的山,数次被大马国家征用时,立即遭到全马华人社团的群起抗议,对马国的华人而言,三宝山的维护,不只是历代祖坟的保存问题,更是牵系全马华人民族情感的一场护根行动!”
杨导越说越激动,他瞪着眼睛,挥舞着双手道:“郑和七下西洋,五次到马六甲!中国的汉丽宝公主与马六甲的苏丹满速沙联姻,这里是她与随从居住的地方,这不是一般的历史古迹呀,它是华人文化的发祥地,等下你们可以看到,我们即将看到的这座山,它那上面逾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墓之地,不管是墓碑刻字,还是殡葬仪式,无一不体现着华人文化坚韧的生命力,蕴含着华裔先贤在这块土地落地生根的历史意义。正因为这一点,每年马国华人文化节的文化薪火,都是在此三宝山处点燃,然后再传至其它州的,所以可以这么说,凡是海外的华人,他们都会将三宝山,视为中华文化的宝山。”
杨导说着说着眼睛瞪得越来越大,右手握成了一个拳,使劲攥着,向着我们道:“我们的祖先总是告诫我们,只要富足不争权,于是近几百年来,在大马,华人进入政界的就太少了呀,不进政界受人欺啊!”
他接着道:“你看,这样一座华人的文化宝山,在近170多年间,曾六次面临被大马政府强拆铲平的厄运。而这每一次,都是华人社团的拼死抗争,才化险为夷的。”
“就像最近这一次,它发生在1983年,那些家伙下的钗子毒啊!”杨导说“那马六甲州政府公开下文和组织队伍,要把三宝山铲为平地,发展所谓的商业地带。你什么地方不好发展,啊——非要铲平华人几百年来的祖山?!”
杨导说到此处,把拳头举了起来,语调激烈地说:“如此恶行,华人反抗了,在马来西亚华人十五华团总领导下,几乎形成全马的华人大反抗,大家集会、申诉、上报论战了,一场系列历史性捍卫三宝山主权运动开始。”
他接着道:“随后,州政府看形势不好,首席部长终于俯顺民意,接受华人社团意愿,不铲平三宝山,并同意把此山列为历史文化区,将三宝山交由华人社团自己发展为历史游览区,但要华人交出600年的土地税,共800万马币。对此,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在全马各地展开与州政府打官司运动,迫使当地政府降低了土地税数额,紧接着全马华人家家户户个个捐款,硬是凑足款项把三宝山买了下来。三宝山由此成为有法律保障的中国山。”
(4)
“是啊,在南洋,华人要想维护自已的尊严,就要抗争!”我听后十分不平地赞同道。“对对,要抗争,何况还有这么大一个中国在呢,怕它个熊!”坐在我旁边的傅总也气愤地叫起来。
“呵呵,好在现在问题都解决了呀,不然,大马华人一把骨头灰,都不知往哪里安放?”说到此,杨导情绪稍有黯然,停了一会,他又道:“我们迫切地希望祖国强大啊,只有祖国强大了,华人在南洋活着才像一个人啦!”
说完上段话,稍停了片刻,杨导才望着眼下的“中国山”,又向我们介绍起来。他说:“说到此山,还有一个在南洋大马累传不衰的爱情故事呢。”
他说,在我们马来西亚,有一部文学名著,叫做《马来纪年》,此书中,曾记载着一段美丽的故事:即早在五百四十多年前,中国明朝永乐皇帝为了皇恩浩荡,播及四海,决定让中华汉丽宝公主与南洋满刺加王国的苏丹和亲,并请刚刚结束访华的满刺加王国的使者,护送公主前往该国完婚。
那时,满王国疯传汉丽宝公主美艳绝伦天姿国色,于是,待她抵达马六甲后,王国都城百姓倾城出动,都来争睹汉丽宝公主的风彩。一路上,当公主豪华马车仪仗队经过都城的大街,公主频频从马车中向街头揭纱瞻望时,“啊啊!”“好美啊!”“天人啰!”那一路迎来的都是不绝于耳的赞叹声。
那时的苏丹曼苏尔,频频听人报传说公主美丽,更是按耐不住,待到公主到殿,他三步并着两步奔到公主的面前,慌忙火急揭下公主的头纱时,“啊!”当时只听见曼苏尔大叹一声,惊得当场说不出话来。原来,公主的美艳大大超出了他的意外,他面对眼前的公主,简直疑为天仙下凡。
看着公主如此的天姿国色,曼苏尔左瞧右瞧,竟舍不得收眼,由此,他将公主作为自已的至爱,请她按照此地的风俗,皈依伊斯兰教,并迎娶入宫为王妇,他还专门为汉丽宝公主及她从中国带来的五百名随从,选出当地风水最好、地势最高的山丘,专门修建了宫殿,并仿中国建筑形式,飞檐峭壁,红墙绿瓦,彩龙戏珠,作为供他们居住和延繁子孙的地方,这就是马来人称之为的“中国山”。
由于当年中国寺庙遍布,曼苏尔还让在西南山麓修菩萨提寺,在寺旁打井。此井,虽经后来马六甲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等多次劫掠、破坏,同时,亦历经多次严重的旱灾,但时至今日,此井井水仍然不枯,并甘之若饴,成为当地传奇。
历史就是如此,待郑和船队中国水手和汉丽宝随行到马六甲安家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和当地的马来族姑娘结婚了,其后代,男的就被叫做“巴巴”,女的就被叫做“娘惹”。
因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马来文化的共同影响,从此,这里就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巴巴”文化,成为了马来西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该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的“巴巴”和“娘惹”资料图片,就是描述的当年随郑和船队到达马六甲,并在此定居的华人与马来人在生活上相互融合的情况,而今天在大马遍布的商家和小吃店,那里的服务员皮肤基本上都是棕色的,但模样却很像中国人,而且还会讲点客家方言,据当地人说,他们全部是“巴巴”和“娘惹”。
时间,一晃已经流逝了五、六百年,如今,关于“中国山”或者是“中国丘”汉丽宝公主的美丽传说,已经被当地改编成了话剧和大型歌舞剧,并以华语、马来语和英语在大马巡回演出,其故事的动人情节,已为当地各族百姓所家喻户晓。
而“三宝山”,则更成为每年马国华人文化节的庆典驻地。每当节庆到来,其各州的领导人在华人文化节开幕的头一天,齐聚于“三宝山”,举行升旗仪式。他们燃起圣火,由当地的青年团把火炬高高举起,跑几十或几百公里回到本州,从而揭开每一届文化节的序幕。
(5)
当今的中国山,处在马来西亚名城马六甲一个幽静的丘林地带,此地远看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大小坟茔散落其间,花草树丛,鸟语花香,似花园,又似公园,山上有蜿蜒曲折的中国传统花墙,沿着山,高低错落有致,游人乘车从外围观赏山上美丽风景,花墙俨如中国蟠龙盘旋。
此一时,夕阳,已经西坠,我们望着眼前的山丘,其景象开始模糊下来。大家慢慢地拾级而上,其脚边,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坟茔。坟茔前的石碑,有的字迹很新,那可能是不久前刚刚掩埋的新坟,也有的字迹苍老模糊,铭文已难以辨认。有一个长着一层草皮的土堆,约有六尺长,一尺宽,坟前立着的花岗石已经风蝕,看来已经是很有些年代了,可那碑上面,却竟然还静静地卧着一束刺李和风信子……
随着我们的脚步,暮帐愈伸愈黑了,墓地周遭的青草已经灰暗下去,上面一些苍老的树冠,开始筛下了初升月华的白斑,累累坟墓中的阴气,也开始弥漫在我们周围。
据杨导说,这座坟山年代十分久远,其古墓中属皇明碑记的,记载中尚有两座,我于是逐一查看着。突然间,我发现一座黄氏古茔,碑文记有“显考维弘黄公,妣寿妲谢氏墓,皇明壬戌仲冬谷旦,孝男黄子、黄辰同立”字样。
这座墓,它强烈地冲击着我,使我于坟山的微明中现出了阵阵的惊骇,这种惊骇不仅仅在于,远在南洋的我,因它又一次惊见于中华古老祭轴文化的再现;也不仅仅在于,这如此的微光之中,我居然会发现了三百年前,就业已在南洋开荒了的这位黄氏远祖;更在于,这座坟,竟是抗日战争时期,隐姓埋名的大作家郁达夫,当年来到南洋中国丘时,曾经辨识过,记载过,并纳入了他的散文《马六甲记游》的那座古坟。
时间无情,岁月易逝,如今弹指一挥,又是一个花甲子了,当年才气横溢的郁达夫,在给世人留下了那篇名闻南洋的记游后,不久,就在新加坡遭到日寇残酷地杀害,斯时,斯地,故地重览,此坟依旧,然人事已非,只有在惊骇之余,留下谓然慨叹了。
听到我谈及郁达夫,杨导指着我们脚下的一座座坟对我说:“这里墓很多,每一座墓,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他接着给我们讲了一个与眼下坟墓相关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七·七”芦沟桥事变以后,为了全面支持中国抗战,马来亚以华侨陈嘉庚为首,成立了“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委员会”,其成员,多数为马来亚地方侨领、商人及个别文化界、教育界工作者。
从1939年起,该委员会陆续筹组了武汉合唱团、新中国剧团、马来亚本土南岛剧团、前卫剧团等,并于南洋作巡回抗日演出。
其中的武汉合唱团震撼性的演出,不仅掀起了踊跃的抗日献金活动,而且它使南洋华侨激情澎湃,热血奔涌,形成了一个南洋侨胞爱国运动的高潮。
据后来华侨们撰文回忆,当年武汉合唱团——被南洋侨胞称作“神勇的夏之秋”的指挥,在指挥演员们一起合唱悲壮的“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八百壮士”等爱国歌曲时,台下的听众无不群情激愤,泪飞如雨,在场的听众,有的毅然报名参加了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有的当即争先恐后,解下了金耳环、金项链,现场认捐赞助抗日。
还有享有“东江女英豪”的南洋文森女队,于1939年5月5日献演的“告别南洋”悲壮歌曲,歌词中的“再会吧,南洋!你蕉风润,橡风凉,我不能留恋这享乐的天堂,你看尸横在飞鹅岭上,血染红了东江,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祖国的自由、解放……”文森女队当年那场成功的演出,轰动了整个南洋。
更令人感叹、崇敬的是,那天献演的当场,文森女队的成员们,即全体身着戎装,在她们自己那离绪绵绵,志在裹尸,声声溅血,慷慨激昂的歌曲旋律中,直接从舞台上出发,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地告别南洋,毅然地踏向了奔赴中华抗日前线的战场。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新四军司令叶挺,闻此壮烈之举,相继向南洋文森女队发出了贺电。
至今,当年那犹如易水悲歌似的抗日歌声,虽已随着时空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但它却依旧回荡撞击在南洋华侨们的心头上。然而,那些当年抗日爱国的志士和参加抗日的侨领,在1941年日寇占领马来亚时,不少人都已牺牲在了日寇的屠刀之下。
据统计,在日寇统治马来亚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马来亚华人因援华抗日而罹难者,多达四十万人之众,他们中的许多,就永久地长眠在了这座神圣的中国丘上。
(6)
天,完全黑了下来,望着眼前已经模糊一片的坟山,我下意识地环视了一下那隐约可见的,每座坟前无一例外座南面北的灰白色石碑:——面北!
面北?
我深思着,瞬间,我猛然大彻大悟,简直有点石破天惊,我的意识,竟与中国丘上游荡的灵魂发生了正面对撞,在历史意念的运动中,分属故国和南洋两地的华夏文化发生了对接。
请跟我来读懂那“中国丘”上飘泊的灵魂吧!他们虽然长眠在南洋的地下,但这些炎黄的子孙,龙的传人,无论他们是在明朝,还是在清朝;抑或是在民国,或者是在当代,也无论他们是在异国打拼,参加抗战;还是默默劳作,老死他乡,这群漂泊无根的中国人,他们都向往着魂灵和精神的归宿——那就是北方、北方,永远的北方,因为那里是他们共同的祖乡!
望着眼前这个远在南洋撼人心魄的场景,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是的,人孰能无死,他的功业可以磨灭,名字可以消逝,肉体可以腐烂,墓碑可以颓圮,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与祖国的历史相承,血脉相连。有了这份思念,这种向往,这种永不改变的炎黄子孙对故国故土的感激之情,也就足够了,虽然他们长眠的中国丘远在异国他乡,但他们永远是中国的魂。
我虔诚地伫立在夜幕下寂寂的中国丘上,面对着这些远在南洋的同胞之魂——静默、静默、静默……静默中,久久地,久久地,久久地追索着那华夏民族根脉的延伸。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锋,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社会科学协会、自然科学协会会员,已出版《北纬绿斑——长江流域的七彩名区》等专著20多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戏剧学院研究员与客座教授,在《人民日报》《中华散文》等30多家报刊发表历史文化散文250多万字,撰写和编导的多部故事片和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中华长江文化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