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烟火农家畈(外一篇)

按语:《五里有界  美丽无界》一书即将出版发行,该书系黄自华、戴新民主编。该书共分三编,即“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该书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热情讴歌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乡,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征程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涌现出来的时代骄子以及打造的绿色生态品牌等前沿品牌。本网特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下载.jpg 

 

一场细蒙蒙的酥油雨悄悄拉开春的序幕,沉寂在残冬中的农家畈又开始了青春律动。

村前的孟家河水位开始升涨,架在河中央的水车轱辘着大车轮把清亮亮的河水用力从河底卷起,又高高抛洒下来,那哗哗的水声就像花季少女笑得打颤的银铃。

经春雨滋养的锦绣山越发显得清朗,百鸟婉转,溪流潺潺,山竹悄悄拔节,老树斑驳的皴皮焕发出青春朝气,密密麻麻的绿蚁爬满了返青的枝干。

燕子衔泥,筑巢檐下;虫儿振翅,乱飞草间。

草绿了,漫山遍野,集体赶趟儿似的从黄褐色的枯蓬中探出头来。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在草尖上率性滚动。

清风徐来,百花盛开,红的、紫的、粉的、白的,五颜六色,高高低低,零零散散点缀在杂草间,纤细的腰儿被清风一推,摇曳生姿。

最抢眼的当属那恣意盛开在田野里、斜坡处、山岭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含蓄中又带着几分野性,这才是农家畈春天的主打色。

几排新楼旧宇错落有致,掩映在花海中央。惠风轻拂,花海浪潮翻滚,清香四溢。放眼花深处,栖心坐忘时,置身其中,如入世外桃源。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大自然生命的周而复始,也是农家畈千百年来烟火的生生不息。这座古老的村落有着太多的故事。古树、古桥,老屋、老塘都篆刻着历史的印迹,流淌着岁月的沧桑。

 

农家畈又名龙家畈、王皮坊、王八担,每个名字都有故事。村中48户人家,以王、吴二姓为主。据传清光绪年间,本村王氏族人王德湖在汉口花楼街做皮革生意,创立万泰商行,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巨贾。回乡后,他购田置地,一晚上就在锦绣山下买了八担土地,因而也就得了个“王八担”的诨名。

王德湖在农家畈大兴土木,建了96间房屋。王家的地盘大得是“锦绣山下不踏别人的土地”,佃户遍及方圆几十里。他骑着高头大马嘚嘚踏来,沿路上,那马儿吃的草、饮的水都是王家自个儿的。因王家以皮革生意起家,清末湖广总督衙门特赠“春华秋实”巨幅匾额,把龙家畈更名为王皮坊。王家盛兴四代,故事很精彩,风侵雨蚀,百年繁华早已不再。新中国成立后,王皮坊又改回原名龙家畈,后来地名登记,工作人员误听误写就成农家畈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青年后生相继从农村进入城市,田地开始大片荒芜。这个静寂在锦绣山下的美丽村落,渐渐萧条,喝风饮雨,慢慢长出新的沧桑。

53bcd7d69e7e49aca587b5493075c35f.jpg


2016年,上连锦绣山,下通梁子湖,前后均有广袤湖滨生态湿地的农家畈迎来了生命的又一个春天。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五里界街全力打造李家店大道慢行农耕文旅带,加快建设“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田园综合体,对农家畈的新楼老舍都进行了立面整修,风格统一,返璞中又糅合进去一些现代元素,朴真雅致。以前泥泞的小路修建成了宽敞干净的柏油马路,村中裸露的空地也种上了草皮,绿草萋萋间裹挟着繁花点点,甚是养眼。狗儿或闲卧在门前,或在草坪上追咬着自己的尾巴撒着欢。悠闲的鸡鸭们踱着小步伐,闲庭信步。宁静祥和的小村湾,乡趣十足,怦然让人生出一种想结庐方寸境、坐看云卷舒的欲望来。

打造后的农家畈似乎和当下大多数可以复制的新农村一样,砖瓦焕然一新,村子干净、整洁,时尚新潮中又守住了本真。其蕴藏在内里的无尽岁月的力量却蓬勃盎然,闪耀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光芒。据传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位美院的老艺术家采风写生无意间邂逅这个古村落,一看到古皮隔扇的老屋、阳光斜映的天井、元明时期的青石,一个个兴奋异常,如获至宝。几十元、几百元,一件件老物件被收藏者轻易淘走。所幸后来村民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一些彰显村落文化底蕴的大物件被保留下来。譬如,那几个元明时期留传下来闲散在老塘边的石磙、石磨、青石条,虽被风剥雨蚀斑驳出道道裂痕,但那裂痕中蕴含着不灭的烟火、沉淀着岁月的沧桑。它们一起陪伴着老塘,演绎讲述着各自的故事,见证着这个村湾的历史变迁,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农家畈人的成长。

王立生老人的老宅就在老塘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54年发大水,老屋上面的泥砖都倒了,但下面的青石和青石门架还纹丝不动。大水退后,就在青石上垒砌泥砖翻修,房屋冬暖夏凉,牢固得很,一直沿用到现在。村湾改造时,老宅立面装修走的是古朴的明清风格,翘角飞檐,古皮隔扇。但真正能看出历史沉淀的,还是老宅的青石门架、门槛石、大青砖。老宅的阁楼上还收藏着原先旧屋改造时拆下的老物件,曾有人出高价收购,但老人一直不为所动,这不仅是祖上遗留的物件,更是需要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象征着一个家族的底蕴,他要将它们代代相传。

农家畈的村民有着勤劳的本分和闲不住的热情。86岁的王立生老人身板还很硬朗,他一个人独居在老宅,种着几亩地,养着一塘鱼,老宅后面还喂着百十来只鸡。据老人回忆,他已经骑坏了四辆自行车,现在骑的电驴子还是他70岁的时候买的。隔三岔五,他就骑着车到界上、纸坊卖农产品,来回绕一个大圈。老人讲了一件趣事:村子改造后,经过宣传,有很多游人慕名而来,他们在老人这里买鸡蛋、买土鸡,付钱时,问老人能不能扫码,老人说:我用的是老人机,只接电话不收钱。顾客笑道:幸好我带着现金。

耕读传家,是世代农家畈人的优良传统。王立生老人有四个儿子,四世同堂,家里20余口人,培养了三个博士。孩子们一般逢年过节才会回来,一大家子人聚在老屋,烘着炉火,尽享天伦。望着围坐在身边的孩子们,老人心情格外宁静平和,肥田好地要留给子孙种,这一直都是他的坚守,守着老屋、老田就是帮孩子们守住根,守住这生生不息的故土烟火。

 

农家畈是李家店村的自然湾村之一,负责这里民生工作的是村副书记陈春英,大家都叫她英子。当了20多年村干部的她,是这畈上的名人,上自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童无人不知道英子。泼辣直爽、朴实能干、热心快肠,这是村民对英子的集体评价。在农家畈老人的眼里,她是贴心懂事的英子丫头;在年轻人眼里,她就是值得信任的英子姐。每每入村,村民都热情地叫着:“英子!英子!”

英子就像这个村湾的大管家,村里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她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几口人,谁家哪年添丁进口,哪个老人哪年哪月到了要领农村基本养老金的年龄,谁家的地在哪块,田在哪边,甚至哪只阿黑、阿花、阿黄是谁家喂的,英子都能张口就来。

90d668a7ae32c85dc163129e09edb853.jpg


英子爱管闲事,村里的大事小情她都抢着管。这不,前不久她就想尽办法打听到罗奶奶女儿的电话,并和她女儿煲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粥,煲得手机发热,嗓子发干,才挂断电话。原来,80多岁的罗奶奶独居在村里,独生女远嫁外地,常年难回来。老人年纪大了,如有什么意外,周边人若发现了,连通知谁都不知道。细心的英子四处打听她女儿的电话,一联系上她,英子立马就建议她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湾子的亲戚或邻居,多主动和他们联系,这样大家都相互有个照应,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及时告知。苦口婆心,费了半天口舌,英子才做通她女儿的工作。

英子微信里的500多个好友,几乎都是十里八乡的乡亲。交社保、交医保、办各种手续,帮忙照看一下老人、孩子,远在外面打工的村民都把这些大大小小、杂七杂八的事托付给了他们的英子姐。

村民们也操心着英子的事,换届选举时,大家都抢着为英子投票,可在填名字的时候,思想却短路了。原来,大家整天“英子”“英子”地叫着,陈春英的大名早被村民忘却了,选票上五花八门写着“英子”“王英子”“陈英子”。幸好,参加竞选的只有她一个“英子”,不然着实要让点票人费点脑筋。

村主任吴本益是农家畈人,他的房子就在村当头,门楼头上挂着“吴家小院”的牌匾,右侧挂着“武汉市古枫文情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招牌。真羡慕农村房子的阔绰,前面两层小洋楼自住,后面两层规划成大厅、包房招待游客。进门左侧种着樱花、桂花、紫薇等花树,鲜花依季节绽放,小院里四季都是春天。右侧的栅栏里散养着鸡、鸭、鹅,内里还挖了一口小水塘,里面漂浮着一些绿萍,鸭鹅们在里面自由追逐嬉戏。廊道里铺晾着新挖的花生、红薯,顺手捡起一颗花生剥开,咀嚼间香甜生津。

“最好农家畈,最好农家饭。”吴本益两口子勤劳肯干,一个灶台掌勺,一个灶膛添柴,自家散养的鸡鸭土罐子慢煨细炖,自家菜地的时蔬现摘清炒,还有野豌豆苗、野水芹、野枸杞叶、野小蒜,各式花样做法,让那些来游玩的城里人真真切切感受一下舌尖上农家畈农家饭的味道。

每年岁末,吴本益和村里的几家农户都要摊豆丝、打糍粑。那时,帮忙接旅游团的英子就会把游客带过来。看到这“杭育杭育”搋打糍粑的火热场景,城里来的游客最是兴奋,他们一边享受着亲自动手搋打糍粑的乐趣,一边用老红糖拌一团QQ弹的糍粑,拉扯咀嚼间回味着小时候的味道。

“这豆丝真好吃,好香!”吃过糍粑的游客对农家畈的豆丝也赞不绝口。

“那当然香!每斤豆丝配几两黄豆、几两绿豆、几两米,我们这里可是严格按照老方法,丝毫不掺假!”英子笑着答道。

是啊!湾里人实诚、热情,双手捧出一颗心来,那摊出的豆丝、搋出的糍粑自然是满齿留香。

 

文化有源,人亦有根。乡土是根,乡情是源,这根源始终牵扯着在外漂泊打拼游子的心。看着往日热闹繁华的村庄日渐萧条沉寂,重燃烟火,振兴乡村,强烈的责任感让赤子油然心生。

王江涛是从农家畈走出去的青年,几年前,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归乡村,流转土地40余亩自己种茶,带领村民创收增收。

守住绿水青山,富腰包,还要富文化,这是当代农家畈人的乡愁情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振乡村,带领乡亲致富,必须以保护家乡资源为前提。当初兴建茶园时,王江涛做了多方面考察。兴建茶园既保护了耕地资源、美化了环境,还可以让周边乡亲钱袋子鼓起来。开辟茶园的同时,王江涛还着手兴建云枫茶博馆,传播茶文化。让质朴的农耕文化和高雅的茶文化在农家畈自然融合、相得益彰。

e70bd047af4c48b280265acc13c0d3f2.jpg


云枫茶博馆那波浪形起伏的院墙很是吸引人。红砂石打底座,青砖砌墙,石磨、猪槽、青石板、红条石……这些承载着乡村历史印记的各式农村事物都被嵌入其中,散发着温柔的光芒。抬手轻抚间,遥远的岁月似乎在指尖慢慢流淌,让人备感亲切温暖。

墙外的世界尽情展示着农耕文化的质朴,墙内元明清时期的各种茶具、茶艺书籍则静然演绎着传统茶文化的清雅。王江涛把自己这么多年来搜集的全部珍贵藏品都陈列在馆中。民国的四方茶叶罐、清代的铜茶碾、那一扇扇旧式的窗棂、立在朝门的系马桩、横在藏馆前的两个大马槽……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收藏故事,都饱含着他对这片热土的深情。

田畈稻香溢,农家自有诗。从云枫茶博馆沿着老塘往前慢行,会看到一栋青石打底黛瓦白墙的老屋,那是扶贫户曾凡桂的住宅,现已对外租赁,打造成武汉市首家农民诗社。村“两委”合理整合资源,既持续有效做好了扶贫工作,又振兴了乡村文化。

“传承国粹敢担当,一代农民引兴长。”农民诗社的社长陈三平是农家畈家喻户晓的本土农民诗人,20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歌。诗社定期邀请著名乡土诗人为本土农民诗人培训,指导创作,并举办农民诗会。正如诗社社员所言:“入社学诗,心韵伴随诗韵荡;以犁为笔,稻花交织笔花香。”

村庄越来越美,人气越来越旺,村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农家畈又以花为媒,相约春天。3月21日,当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热情绽放时,2021江夏春季赏花游暨五里界油菜花节在五里界花博园隆重开幕。作为活动主打场的农家畈,每天人流如织。吴本益的农家小院、王江涛的云枫茶博馆和聚友轩、王立生老人的百年老屋,还有村里的老塘、老树、老井、老桥都成了网红打卡地。如老柳发新枝,农家畈这个古老的村落又点燃熊熊烟火,生机勃勃。

 

 

何以借乡愁

“阉鸡呀!阉鸡呀……”一个大喇叭,一顶太阳帽,阉鸡的师傅骑着电驴子在村子里来回穿行。

吆喝声中,几个农妇一边忙着撒米、唤鸡、赶鸡入笼,一边叫停了电驴子。

一张油皮布往大腿上一搭,师傅就坐在阳光下忙活起来。

t01e2ac0ca78b7fd0c2.jpg


这师傅是我的大表哥,阉鸡是他从舅舅手上继承的手艺。这个洋溢着浓浓生活气息的村子叫李家店,是江夏区五里界街锦绣山下的一个小村湾,也是我母亲的故乡。

母亲和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前定的“摇篮亲”,成年后,她远嫁黄冈,自此,李家店便成了她魂牵梦萦的地方。“乡愁”这个时髦词,只读过几天夜校的母亲自然不曾听闻,但乡愁与生俱来长在她骨子里。锦绣山的树、梁子湖汊的鱼、土灶里的烤红薯,甚至“凤丫”的乳名,这些所有关于故乡的事物都是母亲的乡愁。

舅舅一大家子一直住在李家店,50多年来,母亲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年轻时,家里穷,孩子又多,母亲顾忌车船费、来回的误工费,三年两载才能回去一趟。后来条件渐好,可母亲年岁已高,且股骨坏死腿脚又不灵便,李家店便真成了她回不去的故乡。幸好现在通信发达,每每思乡,母亲就拿起手机和舅舅、表哥们煲电话粥。她一开腔,那挤压在心里,长久没机会吐出的一口地道的五里界方言便如决堤的湖水滔滔不绝。

小时候,母亲老在我面前夸赞她家乡的富庶,吃不完的米,捞不尽的鱼,还有满树的桃子、橘子、李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听着这些美食,涎水往往会在母亲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向嘴角漫延,然后被我狠狠吞咽下去。母亲把她故乡的种子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田,引诱着我对那片肥沃的土地生出无限美好的向往。

可能是儿时种下的那份执念,30年前,少年的我就从黄冈转到江夏纸坊城读书,而后在此安身立命。自然而然,母亲的故乡就成了我精神的静栖地,得闲我就会来到这小乡村,听听鸡鸣犬吠,闻闻烟火气息,再喝一大碗草把子煮的香喷喷热乎乎的锅巴粥。

如今的李家店早已换了新模样。这两年,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村子里新楼老舍都进行了立面整修,风格统一,返璞中又糅合进去一些现代元素,朴真雅致。为了多留一些乡村记忆,舅舅家的老屋还在,屋侧那条青石巷也保存着。那一块块湿滑的青石板静静散发着古朴沧桑的气息,凹凸交错间封存着母亲他们少时的足迹。

老屋前那棵柿子树很有些年头,据说是我姥爷年轻时种的,粗大的树身遒劲斑驳,写满沧桑。近百年里它餐风饮雨,像个慈眉善目的长者见证着这小乡村的变迁。老柿树是鸟儿的乐园,乡村的鸟儿野惯了,丝毫不惧人,七八只鸟儿经常嬉闹在枝头,时不时抖落几坨鸟粪,“啪”地摔在地上。爱干净的表嫂常有怨言,去年秋天,差点就把柿树给砍了。柿树是相伴老屋的魂,火红的柿果就是这鱼米之乡红红火火的日子。经我们一说,表嫂恍然大悟,轻轻放下了斧子。

李家店和其他的乡村一样,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舅舅家也不例外。表侄小两口在纸坊城上班,休息时他们就带着孩子回村。年迈的舅舅总喜欢带着曾孙到田间地头观鸟逗虫,让孩子在旷野里恣意撒欢。逢着收割的季节,表侄他们还会带孩子拾稻穗、晒谷子,在重温自己儿时记忆的同时,又潜移默化把乡愁的种子撒在孩子心里。

822381efbbb842b69fd9ae02b4652855.jpg


表哥表嫂一直守在村中,照顾老人,侍弄田地。每年春秋两季,表嫂和村民们还会到村里的茶场采茶,赚点收入。茶场是本村村民王江涛开辟的,他是从李家店走出去的青年,在外创业多年,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前几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归乡村,租地40余亩自己种茶,带领村民创收增收。

有一次,我在村里闲转时正碰着王江涛,好奇地问起:“你在外面生意做得好好的,怎么想着回李家店投资?”

“我的根在这里,振兴家乡,我有责任!这几年很多人都在谈乡愁、谈烟火,但我们不能只是口头去感慨,更应该挑起担子,把乡村烟火重新燃起。”说这话的时候,王江涛没有丝毫做作,言语朴实,脸上波澜不惊。从他的言辞间,我明白了他的思想和格局,深受感动。

人有根,乡愁亦有根,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就是滋养乡愁的沃土。母亲那代人的乡愁是对故乡的无比思念,王江涛的乡愁更多的却是责任和情怀,而对居于此地已30余载的我来说,吾心安处借乡愁,他乡早已是故乡。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