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南洋寻根》是作者早些年考察南洋时的所见所闻,这部五十多万字的游记散文立足于南洋,站在幽深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千百年来中华先祖在南洋的血根和历史文化在南洋的播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将即行消失的非常宝贵的中华根脉文化,点点滴滴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读之,让人回溯,让人审视,让人深思,让人于九庙恫哭之外而砥砺奋起……
河内濒水小街
(12)
第五进就入了最后一道,它叫五道,那里是文庙组合最大的一个殿,也是该组合庙宇群的核心,叫大成殿,它又被称之为大拜堂,只见那殿高大宏阔,红柱黄瓦,直壁飞檐,其大门大窗突显出了该建筑的气宇不凡,以及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精神。
河内文庙
这个大成殿,是越南皇帝敕令所建,用来专门供奉中国孔圣人的大殿,它的正当中供奉着孔子和七十二宿儒,其前面置有宽大的香案,用以膜拜上香之用,两侧则奉祀着中越两国的先儒。
我们一行一走进颇有点森然的大堂,其堂上高悬的“万世师表”四个金色大字的汉字匾额,就赫然入目,那字体猶劲稳重,其虽历数百年之久,但仍然金灿夺目。我们再看匾上的题款,那中国清朝皇帝“康熙御书”四个小字,点明了该殿的身份和时代。细瞧那字体,熟悉中国书法的我,此时分明感到,那与中国山东曲阜孔庙的匾额,竟是一模一样。
(13)
看过正面,我们再把眼光投向两个侧面,只见一面是演奏古乐的小厅,那厅内古典乐器一字排开,其身穿越族古装的演奏者,面部表情漠然,如同那一时代的再现。此时,他们手里拿着乐器,只听得领乐一声细响,瞬间,那堂内的各种古音齐鸣,音律丝丝回荡,一下子把身处此地的我们,拉回到了一个百年的时代,而且处处展露的,竟是一个古老的中华,那一时,我们凝神、默叹、微笑,一种千般的感觉翻腾在南洋了。
在大堂的另一边,则是藏书房。藏书,则是我的最爱,我不竟全神贯注地细细流览起来。呀,那房内的藏书,还真有点汗牛充栋咧,那么多,满屋充瀛,待我们走近一一细看,那中国赖以治国安邦齐家的著作,如《论语》《孟子》《礼记》《春秋》等等古典中越文书籍,以及研究中国儒家学说的书刊,还真是应有尽有。细细分辩,那其中的不少珍藏本,竟全来自于中国。要知道,这是身处在异国的南洋啊,我不竟为祖国古老文化的精髓和传播而深深地感叹了。
(14)
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我们一行转到了殿后。到过中国山东孔庙的人,只要细心一比较,就可看出,这殿内殿外的布局,基本上是仿照曲埠的,唯一与那不同的是,在大成殿的后面,河内的还多了个殿,它是专门供奉越南的儒学大师朱文安的,据说,这位朱老对中国儒学研究精深,对越南儒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地位尤于中国的朱子。越南政府为了纪念这位大儒,在其各地就都修了不少纪念性的建筑,像这附近的“文安”中学,至今还是河内两所重点中学的名称呢。
国学肇基
在文庙的旁边,还有一个叫国子监的庙宇,约建于500多年前,以后,又被越南的后人扩建改名为国学院。这个院,听说为越南王朝培养了不少的治国之才,因此,被越南的数代称之为“第一个最高学府”了。那一时,处在封建时代的越南,每年的春秋两季,其朝庭的文武百官,都要在越南皇上的带领下,来此参拜两次。如今斗转星移,每逢春节,文庙仍然要举行几天十分隆重的祭祀活动,那些中国传统的娱乐,如书法、下棋、吟诗、斗鸡、斗鸟等等,则在此竟比高低了。
(15)
在我们参观的时候,每每相伴的,还有不少越南各地来的香客,他们亦在此燃上高香。一位常来这里的中国董姓学者告诉我们:别看这小小的文庙,这里的香火,却比北京的还旺不少呢,要是每逢大考小考的时候,你们来看,就会发现这儿热闹非凡,那些来自越南各地的学生和家长们,乃至他们的亲朋好友,有时都会结伴而来,他们在此烧上几柱高香,祈求庙里的中国孔圣人,或者本国的朱老,能给进香的学子一个好成绩。
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我们的心,被震撼了。过去常听人说,如今世界各地都有孔庙,或者孔子学院,人们尊孔有如圣人,今天我们身在南洋,仅这越南的小小文庙,就让我们亲眼看到了中华五千年古老文化的崇高,我不竟为华夏文化不竭的生命力而赞叹了。
(16)
参观完越南的文庙,我们在阮导的带领下,沿着一条马路朝东走去,一路上,隔离着马路的对面,尽是商业店铺和行政大楼。听介绍说,这里不仅是风景区,而且是河内最繁华的地段,一些商业店铺寸土寸金,一平米要买到一根金条的价钱。旁边的商业街名叫三十六行街,各类商品应有尽有。来河内的游客,没有不在此街购上一些越南特产,或者心仪的物品的。街上熙熙攘攘,每个角落都堆满了商品。
河内西湖
我们正自看得出奇,突然发现,在一中国特色小庙旁的两栋房子间,有一粉摊面铺,里面好像有人讲着华语。这真是他乡遇故知啊,我们一行齐齐看去,这才发现一年龄约五十开外的老头,边忙活着,边与另一年龄约八十开外的太婆聊着。那老头则头发已经花白,牙齿稀稀落落。
我们见状,赶忙上前打听。原来这老头是广东华人,粉摊是他爷爷手上开创的,至今已开了八十多年。粉摊只有三张桌子,八十多年来就这个规模。粉摊因设在文庙与还剑湖景区热闹街头,加之年代久远,味道又鲜美,因而在河内有一些名气。
我上前几步细细观察,只见老头已经在飞动着菜刀了,噔噔噔,眨眼间,就把熟牛肉切成了大小相当的块状,且厚薄十分均匀,一看非一日之功练成。然后,再把粉放入碗内,揭开旁边的一个大锅盖,里面煮沸着一锅汤,鲜美味道的奥妙就在这汤里了。接着,他拿起一个大汤勺,向锅内舀了一勺淋入碗内,加上切好的牛肉和香菜,一碗汤粉就成了。
我们各各要了一碗,大家捧着那粗瓷海碗,啧啧闻着那飘逸的汤香,味觉顿生,不一忽儿的功夫,大家纷纷吃了个精光。一结账,2万越南盾,仅仅只合人民币8元钱,大家都说值。
吃完后,我问老头:“你想广东的老家吗?”
他看看我,又想了想,然后道:“我随祖上来此几十年了,从未回到广东过,不知家乡是啥样子,只是常听上人谈论。不过,我见到华人,就有亲切感,总想多聊聊,尤其是广东来的,一聊起来,就像亲人一样。”
我又问道:“你的粉这么好吃,为何不扩大规模呢?”
老头听后望了望我们一行,笑了一下,用手朝前指了指道:“那前面是还剑湖,后面是文庙,景区嘛,游人多,曾想多开几家啊,但试过,累得不行,只好作罢,现在仍维持两三张桌子的生意。”
到这里,正帮着收拾碗筷的老头妻子,插话过来道:“他是不相信人呢,怕请人做砸了牌子,我们如今和他八十多岁的妈,加上一个侄儿,整天就忙活着这个小店,倒也过得去啊。”
我听他妻子话后,转身又问老头道:“她说的牌子,是?”
老头见问挺不好意思地说:“我这是还剑湖的老店呢,粉汤调料又是广东的祖传,远近闻名,尤其是华人光顾的更多,我为华人打理,心中高兴啰!这个摊子生意,让我们一家过得去,也知足了嘛”。
(17)
下一个景点,就是还剑湖了,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这文庙和还剑湖的周遭,不仅当地的华人多,汉文化浓,而且一路所见,那庙宇、道观、祠堂中多为汉字书写的对联,到了这里,宛如回到内地一般。只可惜,因近代法国的殖民统治,为越南建立了一套法语的字母和六个声调音标的拼音文字,所以,现代的越南人已经看不懂这些汉文了。
文庙供神
前面就是还剑湖!来之前,听人斱说该湖是河内闹市的名珠,果然不假!人还未到,那氤氳的湖气就开始向我们扑面而来,渐渐地,沿路的街肆,以及街肆的闹热,为一排排高大的古树所代替,我们越往前走,古木盘根的大树越密,满眼所见,是一片极绿,绿绿绿,绿成丛,绿成荫,绿成了簇拥着的一道巨大的屏障,在青翠的树木,如盖的浓荫包裹中,一碧水茵茵的湖面,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啊,好个湖!这,这还真不像一个人间的所在呀,你看,这周遭,真是如同环状的绿色世界啊,中间的那一洼湖,像镜面,正泛着细鳞鳞的碧光呢。那袅袅而升腾的雾气,那幽幽而淡雅的娴静,那错杂而婆娑的花木,以及碧波微漾的塔影,娉婷玉立的楼阁,俨然一神仙的围氛呀!
那湖就位于河内市的中心区内,南北狭长,呈椭圆形,面积约有12 公顷。平均水深约 1.5 米左右。岸边伴有笔塔、风塔、水榭等古建筑,水中有玉山祠、栖旭桥、镇波亭和龟塔等胜迹点缀,过去的数百年间,也曾是越南李、陈两朝操练和检阅水军的场所,其阅历的人间故事,曾到处流传。
人们说这里是河内的一颗明珠,要我看来,那岂只是明珠,单就那闹市里的一圈绿色围壁,那绿壁映衬的清清湖水,简直可以说是越南首都最为绝美的王冠啊。如果说是旅游休闲圣地,要我看来,那岂只是旅游休闲,单就那树缝筛漏下阳光的点点金片,那沿湖绵长的小径如音符般地跳跃,那小径上正做着各种运动的锻练者,那坐在石凳上静静读书的人们,那手拿相机从不同角度对镜取景的摄影爱好者,那静静坐在树荫下品茶的老人,他们不都在享受着生命的韵律吗?
还有呢,按照阮导坏小子的说法:“你看,那树那花,那么茂密,躲个把团的兵丁不在话下啦,晓得几多当地的青年男女,都喜欢在此约会偷情,制造娃儿,私定终身哟!哈哈哈哈!”
听了阮导的一席话,我想:也可能是吧,要不是越南人数百年间,都在忙着侵略和被侵略,或许,许仙和白娘子的神奇传说故事,就不会发生在金山,而可能发生在这里呢.
(18)
“各位,还剑湖的名声的确不小,你们知道吗,它是什么原因呢?告诉你们吧,原因就是因为它有仙气和神气。”阮导看我们正在出神赏景,就做出了神秘兮兮的样子对我们说道。
“所谓仙气,就是你们的国父孙逸仙。按我们本地人说法,他生前每天清晨到这还剑湖边散步,离开我们的越南后,就飘逸成仙而去了,哈哈。本世纪初,他的旧居就在还剑湖西北角的帆行街,据说他在那里住了8年,组织、指挥了在中国南方发动的五次武装起义。”阮导见我们转过注意力,就又说道。
碧波轻漾的文庙水池
接着,他再道:“所谓神气,就是一个这里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它说的是:越南古代著名将领黎利在任时期,曾在地里掘到一把刻有‘顺天’二字的宝剑,此后,他用这把宝剑与敌作战,屡战屡胜,并当上皇帝,建立了后黎王朝,称为黎太祖。后来,有一次黎太祖乘船在还剑湖上游览,突然间,不知何故天昏地暗,湖水滚滚翻腾起来。在风雨交作中,他发现有一只巨大的乌龟浮上了水面,朝他游来。黎利见状赶忙拉弓放箭,但箭屡射不中。看看乌龟已经游近,在慌忙之际,他又急急拔剑砍去,不料因用力过猛,剑却掉入了水中。那乌龟看见,飞速张嘴衔着落剑迅速下沉,一下子不见了踪影。从此以后,人们都说此乌龟是专程为讨还宝剑而来,故这个湖就得名为还剑湖。”
(19)
还剑湖的神话终归为传说,但湖的西南部却确实有一个龟岛,岛上有1877 年建的龟塔。据说,每当风和日丽水光潋滟之时,湖中时不时有一批批大大小小的龟,会缓缓地爬上岛,翘起四脚懒洋洋地晒太阳。那龟群里面,是否有当年銜走黎利宝剑的老龟,就不得而知了。
还剑湖的水也真是清啊,当我们立于湖东北部时,可以从湖水的倒影中,清清楚楚看到一个叫玉山的小岛。那个小岛,在15世纪时,是越南黎朝皇帝的钓鱼台,18世纪后,越南人又在岛上建起了关帝庙,后来扩建为玉山祠。祠中除供奉关帝君外,还供奉着文昌君和吕洞宾。这些,可又是中国的神仙呀!
来到玉山祠里,我们一行还真的见到了一只“神龟”的标本呢。那只陈列在祠里的乌龟,长2.1米,宽1.2米,俨然有一付龟王的模态。我想,偌大一只老龟,肯定见过风云不少,它的年龄,恐怕也不会小于千儿八百吧。
据介绍,这只龟是1968年从还剑湖中打捞起来的,当时重250公斤,据越南报纸透露,这只龟是受伤后才被打捞上岸的。当时一部分人主张送酒楼宰杀,一部分人主张送医院治疗,争持不下。后来有关领导知道后,通知就地救治,但因耽误了时间,还没来不及抢救,这只乌龟就死亡,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标本。
(20)
那湖里潋滟的水波下,如今还有没有“神龟”?它像那越南到处流传的“不死鸟”、“还剑说”等神话故事,以及“偷鸡的小狐狸”和“跟小人儿抢青蛙的大花蛇”一样,真真假假,不时弄得沸沸扬扬。
身着奥岱的越南女子
1997年11月,当地的媒体曾刊登了巨龟浮出湖面的照片,看得出,巨龟伸出水面的头犹如水牛头般大小。另载,仅2003年,有人登记巨龟浮出湖面就有30多次。
2004年4月中旬,河内连降暴雨,但见一巨龟浮上水面达3小时之久,并悠闲地在水中“漫步”,划出一条长长的波浪。当时,因巨龟距湖岸最近处仅5米,所以引得游客都争先恐后地驻足观看。
据权威人士说,这湖中曾有4只巨龟,3只已经死掉,现在湖中仅有一只了。这只巨龟不是本地的品种,可能是当年黎利派人从中国带来放入湖中的,一直存活至今,已近千年了。这只巨龟长约两米,需十几个小伙子才能把它抬到土坡上晒太阳。以上传说不知是真是假,却让我们对还剑湖充满了神奇。
据当地百姓说,那只仅存的“神龟”,听祖上说,它的确来自中国,而且每当风和日丽,它就常常浮出水面,抬起硕大的头,闪动眼光,向着它来时的方向,久久凝视…… 它是在思家?还是在赏景?就不得而知了。但知道的,即每当龟岛上的“神龟”一出现,那天下就必会有大事发生。
(21)
抱着这一神秘,我回国后查找了大量有关资料。经查证,所谓越南的“神龟”,学名叫斑鳖,就是中国古代称之为的大鼋。它极其珍贵,被称之为“水中大熊猫”,只有中国太湖流域地区才有。《红楼梦》里贾宝玉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清嘉录•枫桥倚棹录》:《西园观神鼋》诗,记录着“大鼋”在西园寺放生池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九曲红桥花影浮,西园池内碧如油。劝郎且莫投香饵,好看神鼋自在游等,讲的就是“神龟”。
据世界珍稀动物统计,当今的“神龟”,在世上现只剩下四只,其中有三只在中国的上海、苏州、长沙等地,另一只呢,则在越南的还剑湖。而还剑湖的那一只,经多方查证,它恰恰就是中国太湖流域的种,岁月悠悠,这是耶非耶,千古难稽,只有“神龟”自知了。
(22)
游完了还剑湖,天时己暮,湖上的潋滟已经消逝,渐渐发暗的湖水,反射着沿湖路边酒吧头顶的霓虹灯,那上面时不时有华文的标识闪烁,街上卖水果和明信片的小贩,让你应接不暇,穿梭于路口的摩托车,依然没有要慢下来的意思。
我回头再看看夜的景区周遭,此时,还剑湖和文庙夜的灯光是迷人的,沿途越南的女孩是漂亮的,那儿广东米粉是可口的,条条道路是狭窄的,路上摩托是飞快的,普通百姓们是友善的…… 这一切,正像那白日和夜晚潋滟的华光一样,在我心中闪闪烁烁,永不眠灭。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锋,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社会科学协会、自然科学协会会员,已出版《北纬绿斑——长江流域的七彩名区》等专著20多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戏剧学院研究员与客座教授,在《人民日报》《中华散文》等30多家报刊发表历史文化散文250多万字,撰写和编导的多部故事片和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中华长江文化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