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寻根·六、越南情根10烽火奠边(上)

编者按:《南洋寻根》是作者早些年考察南洋时的所见所闻,这部五十多万字的游记散文立足于南洋,站在幽深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千百年来中华先祖在南洋的血根和历史文化在南洋的播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将即行消失的非常宝贵的中华根脉文化,点点滴滴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读之,让人回溯,让人审视,让人深思,让人于九庙恫哭之外而砥砺奋起……

2、奠边府属于越南山区小城,它以五十年代越法之战而闻名世界.jpg 

奠边府一战让这座山城闻名世界

 

10、烽火奠边

   

1

听说我们旅越的最后一站是奠边府,啊,奠边府!那不就是五十年代初差点把世界翻了个个,名震天下的地方吗?去那儿?那个五十多年前,四万多名金色头发白色皮肤的欧洲人和黑色头发黄色皮肤的南洋人的鲜血曾经洒满了每一个角落,据驴友们说,如今田间地头仍然令入惊叹地散落着一辆辆坦克、一尊尊大炮和一件件飞机残骸,现在,成为游览点后,孩子们每天都在纵横交错的战壕里、残破的坦克中钻来跑去玩捉迷藏的那样一个小城?那样的一座曾经让人瞪眼关注的弹丸之地极端喜爱历史的我,心情不竟兴奋起来。

                      

2

早不早,阮导就把我们催上了车,据他告诉我们,奠边府离河内距离近290公里,现为越南奠边省省会,位于越南北部,紧临上寮,为越南地方的一个山区,车子一个单程得四五个小时的路程,路况并不太好,因为常有法国人去那儿吊唁战死的将士和中国人去那儿回味中越蜜月的年代,这也就引发了奠边府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大设想。不过,他又说,此次去,我们一行充其量也就只能去看上那么一眼,因为那儿的旅游开发尚未展开,正因为我们是华人,那儿倒是实实在在与中国有关,所以才安排了这次奠边府之行。

奠边府,那可是我早年熟知的地方,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社会主义教育铺天盖地的时期,中越同志加兄弟的血肉年代,对扭转越南共产主义在南洋据点的战局,怎么会不倍加关注呢?

记忆中的奠边府,好像是一个海拔2000米左右,南北长不到20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四面环山的盆地平原。法属期间(1884年—1954年),奠边府为法国最大的军事据点,那儿驻守着约二万名法军,1954年,震惊南洋的奠边府战役,就发生在那里。

 

3

我们的车在前往奠边府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箥着,一路所见,尽是连绵的山地和无边的稻田,间或有一些陈旧的越南烈士纪念碑,就掩映在林木中或稻田里,它们让那周遭,增添了几许肃穆和几许荒凉。

6、以奠边府战役而风闻世界的小城.jpg

奠边府烈士碑


想象中的奠边府,应是一座陈旧的小市,到后一看,果不其然,整个城市汽车寥寥,能够见到的,要么是非常古老陈旧,多为前苏联造的吉普车和公共汽车,要么就非常新款,常是日韩本田、三菱、大宇的车牌号,这中间,好像整整断了一个过渡的时代。

当然,那些古老的吉普车却得到了西方游客的喜爱,他们经常坐着它去旅游,用以当年的车载,一睹军事色彩依然浓烈的当年厮杀的战场。

奠边府,那可是被越南政府授与“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的城市啊,抬眼所见,依旧如同大战的当年,穿着草绿色军制服的人满街都是,他们以穿着旧军装为荣。随便一眼,就可以见到胡志明主席的画像或照片,其色调,充满着硝烟的氛围。

                       

4

这儿虽然没有了战争,但那昔日法国人所建的奠边府军用机场,却紧挨着城市的边缘,处于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远看非常美丽。它现在改为了民用,而每天跑道上几乎都是人,我发现它的管理不知道是因为地处越南和老挝的边境,还是因为是战争十分松懈,无论白天或者是晚上,每次飞机起降前后,都可以看见许多人和许多自行车云集和奔跑,甚至还有许多水牛,竟“胆大妄为”地敢进去吃草。

这里每周都有一些越南官兵,他们都穿着整齐的黄色军装,腰里扎着皮带,来来往往于河内,他们虽然没有带枪,却总让一些外国人感到了紧张。

在奠边府,到处还可以看见各种明星的照片,这些明星,有越南国内的,也有外国的,在最为显眼的地方,我甚至看见中国大陆的赵薇和台湾的林心如这两位年轻影星的靓照,据说中国影片《还珠格格》在越南播放后,赵、林两人到越南的胡志明市(西贡),曾经受到上百万影迷的欢迎。但是,那是在胡志明市啊,岂料在奠边府这样偏远的地方,她们依然这样受宠。

14、在越南奠边府战役五十周年祭,.jpg

越南民族阅兵方队


还有毒品,那天我在机场附近一处隐蔽的草丛中,偶然看见了许多一次性的注射器,我知道,那是当地的瘾君子们轻松地骑着自行车,或者三五成群地逛风景给留下来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越老边境的奠边府离老挝毒品金三角并不远,一些戴着越南盔式帽的年轻军人,用自行车带着身穿筒裙的年轻姑娘,他们竟随意把步枪卡在车上,三五成群地在街上奔跑。看到当地的那种随意性,联想到那路边的注射器,我想,这里毒品的祸害肯定不会小。

这儿的年轻人好像都是民兵,经常是一群群地排队行走,他们穿着草绿色的衣裳,在参加着集体正规军事训练。还有许多年青人,他们穿着球鞋,拿着羽毛球拍很神气地走着,看来羽毛球是本地青年运动的主要所爱。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在当地的一些休闲区里,许多人在用中国的象棋紧张对奕呢,那旁边还围满了观战者。

                      

5)

举目一望,越南奠边府庞大的烈士陵园十分地醒目,它是崇山包围着一方盆地上的最高点,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平原。据说,一年一度,越南的政府和民众都会自发地来此祭奠,从过去,到现在,他们从未间断过。由此可见,越南官方和民间对烈士和历史的尊重态度

这里是一个小山坡,它原来是奠边府战役中法军的一号高地高地下修筑着蛛网似的军事暗道和地下碉堡,可用火力控制整个平原。在地下军事指挥所背面约50米开外,有一个直径约二十至三十米的锥形深坑,它是越军的地道炸药炸成的。据介绍,越军为了端掉这个高地,就从远处的地下挖了一条地道,计划挖至一号高地下,用炸弹把一号高地炸飞,但由于判断失误,在离50米左右的时候引爆了炸药,把藏在地堡里的法国军事指挥官震得吐了血。

7、奠边府战祋以东方弱国战胜西方强国而开始了一个新纪元.jpg


看着这个深坑,我想在热带湿热的地底下,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地道修到法军的脚底下,大型工具肯定不可使用,不难想像这条地道肯定是用简陋的工具和人的躯体抠出来的,这需要多少毅力和勇气啊!

在一号高地的空地上,有一辆坦克,旁边有一座烈士墓,埋着四位越南奠边府战役的烈士。这些烈士是在攻打高地的过程中炸坦克牺牲的,后人为了纪念,就把他们埋在被炸毁的坦克旁。

“五七”大道上,离烈士陵园不远处,有奠边府战役的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几百幅该战役战争图片和飞机残骸、坦克、大炮、机关枪等许多实物。在博物馆一角里,摆设奠边府战役全景的沙盘。这个沙盘由电子控制,可以展示奠边府战役的步骤,并配有解说、音乐和录像。这个博物馆的电子设备,是我们在莱州省第一次见着的。越南人的现代化首先用在了他们的精神财富上,用来鼓励他们的后人,这也使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对历史的珍惜。

我们乘车沿着“五七”大道拐进了一条岔道。到达了坐落在田间,阴暗、发霉、潮湿的法军指挥所。指挥所四周种满了玫瑰,在玫瑰间,还有法军遗留下来的坦克、大炮。这些坦克、大炮并未在近半个世纪中的热带潮湿和酷热中锈蚀,绿色的油漆依然保存良好。

这是为什么?这显然是人的维护造成,它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后人的警示,对民族英雄精神的弘扬。我站在坦克、大炮和玫瑰组成的特殊氛围中,感到在这极不和谐的围氛里,却意乎寻常地得到了一种战争与和平的永恒,它决不以人的意识为代价看着这样一种不可多得的氛围,我感到,似乎是一种无比珍贵的人生暗示,是一种当今和平来之不易的历史感慨。

                       

6

前不久,据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20期刊文说,越南日前庆祝奠边府大捷五十五周年,也赞扬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军人。在这场战役中,有一千四百多位中方人员英勇牺牲,而指挥这场战役的越南“战神”武元甲,与中方韦国清、陈赓等一大批将领,是他们的领导改变了越南的历史,因此,在庆祝奠边府大捷的时候,毋忘中越当年的蜜月,这是再正当不过的事了

45、为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中国的粟裕大将参入了战役的指挥工作.jpg

粟裕大将曾参与指挥奠边府战役


依据过去双方史料记载,当年中国援越军事顾问们倾其才智,竭尽所能帮助越南,指导越共游击员采取“剥竹笋”、“堑壕接敌”等战术攻略,最后打败了高头大马的法军,赢得辉煌战果,这才是历史的存绩和尘封的真实

当今,在这次庆祝奠边府战役辉煌胜利纪念日,越南友联会主席武春鸿在河内会见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井顿泉率领的代表团,当场为曾参与越南抗法和抗美战争中有功的15名中国军事顾问和专家,颁发了“为民族之间的和平友谊”纪念章。翌日,越南国家副主席阮氏缘和国防部长冯光青分别会见了上述中国的老战士,异口同声说,他们“永远铭记”中国当年在援助越南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所提供一切援助的。

是年的清明时节,中国驻河内大使孙国祥率领馆员到曾是惨烈战场的越南西北奠边省孟莱市,祭扫了安息于此的52个中国援越烈士墓,并出席新陵园开工仪式。在以《奠边山下埋忠骨,中越情谊万古存》为题的文章里,中国官方媒体首次披露了,1951年至1976年,1446名中国人员奉派援越,他们在抗法、抗美战场中牺牲,分别被安葬于越南北部和中部的57座烈士陵园内。而在奠边府这块土地上,至今还埋藏着中越两国人民并肩作战残留下的许多金属碎片。这里面,不少越南华侨也是“无名英雄”,当年在参战、护路、挖战壕、架桥梁和运输等领域,他们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奠边府战役实际改写了越南民族历史,它成为了世界反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旗帜和榜样,其影响,让越南在国际舞台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是越南在中国积极支持下打响并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堪称石破天惊。因为它改变了整个中南半岛军事形势,迫使法国在日内瓦关于恢复印支和平的协议上签字,正是如此,一场长达八年的印支人民抗法战争至此宣告结束。

在当今的世界,有战神之称的越南武元甲将军,正因为在中国的全力支持下,才在西方人那里,获得了“奠边府之虎”、“红色拿破仑”的尊号,甚至当年海外华人的“功夫迷”们,更曾将武元甲与中国武术宗师霍元甲相提并论

199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河内,在与当年挥师痛歼法军的武元甲把盏话旧后,还带着“朝圣”心情,来到奠边府战役遗址凭吊。

曾记得,那时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不久,百废待兴,但为了越南的解放事业,中国义无反顾,提供巨额物质及武器弹药给越南援助,并派了时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曾与邓小平共同领导“百色起义”的韦国清、首任驻越南大使的罗贵波、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参谋长的梅嘉生、军事顾问团政治部主任的邓逸凡等军政高级顾问赴越南前方,协助越南培养军事、政治和后勤方面的干部,并组织了边界战役,粉碎了法军从越北高平至谅山一线的防御体系,而后将中国援越物资源源不断运进了越南,这些,都被法美称之了该次战役的“战略十字路口”补给线。

1646108133379794.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锋,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社会科学协会、自然科学协会会员,已出版《北纬绿斑——长江流域的七彩名区》等专著20多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戏剧学院研究员与客座教授,在《人民日报》《中华散文》等30多家报刊发表历史文化散文250多万字,撰写和编导的多部故事片和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