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里,长白山有人参、鹿茸、乌拉草之类三宝。
竹床、蒲扇、大茶壶亦是江城火炉武汉人消夏的“三宝”哩。
大蒲扇-武汉昔日消夏三大宝之一
曾记否,夕阳西下,街头巷尾一字排开去的竹床阵;喝着绿豆汤或绿豆稀饭,切着从井水中“冰镇的”西瓜,吆喝着左邻右舍分食之种种场景。
还有那须臾不离手的芭蕉扇、蒲扇、鹅毛扇甚或用隔年掛历折制的形形色色纸扇呢。至于有着提耳的或瓷或陶成色之大茶壶,内中清凉凉的花红茶叶入口解渴,真是香甜也。
时过境迁,如今的武汉人,在林立的大厦森林建筑里,再也难寻那夏夜纳凉之风景线啦。
蒲扇折扇已为电风扇,空调器等等替代了。竹床也罢,大茶壶也罢,至多成为有心人之“藏品”云云,成为过往缅怀的记忆焉。
由此,不禁联想到竹床蒲扇大茶壶们的制作匠人们来。
2020新冠爆发前,有幸参与了一次探访大别山老区(含将军县)脱贫攻坚致富“红色之旅”。除感受到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而外,还专程参观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创办的“竹篾工艺制作坊”。但见展台上摆满了从生产工具如箩筐篾蓆等,更多的是曾经的如提篮小卖的篮子、提袋以及小到竹刷挖耳;大到竹床竹茶几坐椅……玲琅满目。特别是那薄如蝉翼之蜻蜓蝈蝈栩栩如生乃工艺品耶。
在操作间,一探问,全是留守的老年人在细工慢作的劈料打磨,而后,手工编织成各种器皿或观赏物哟哟哟。
原来,年轻的人多出去打工或嫌弃此技艺繁复,费时费劲的。
民间工艺品
难怪传承者寡,且制作“诀窍”多已失传。
即令是申请“非遗”,也后无来者!?
虽感遗憾,然,终购得到了菜篮,背篓,提袋一一昔日的寻常百姓日用物也。权作纪念啊啊啊。
返程途中,细思忖……~~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人们享受着现代化文明的同时,如何保护和发扬光大,看似笨拙粗糙的山乡野地之民间工匠技艺?:让大都市人们融入民俗民风的意境中,在愜意享受大自然恩泽时,也如城市里开張的“陶巴”一样,走近走进大山溪涧,去体味另一番劳作一一特别是已倡导小学生们学习烧火煮饭般,是郊游,是远足,是体验稼轩之艰难兮。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明达,男,祖籍广东中山,1942年出生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恢复重建中国律师制度首批律师。除主编或参编执业领域刑事海事法律诸方面的著作论文数百万字计而外,闲暇时光,常有品味博文微信佳作发【达明读微】之心声。在法律教学、科研及实务中多有学子同仁共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