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黄河连载·第五章悬河甲世 第一节1

按语:或许,黄河边的一块化石、一抔泥土、一粒北粟,便是我们的祖先,或许,我们的祖先入泥为草、化霞如绮、缕若清尘了,但我们的血管里仍有他们的体温、基因。本书第一章总述黄河的地脉、文脉、龙脉之后,以空间为序,用第二、三章详解了上游云端里的山水、风情、艺术,河套中的美景、乡韵、马背上的柔情;再用第四章透视中游惊天的晋陕峡谷,以及两岸的名景、名吃、名建筑;后用第五章讲述下游的“悬河”,以及沿岸的古都、古战役、古土地上的环保情怀。

t0150bc734bd5748e5c.jpg 

 

 

黄河由北向南流,流至风陵渡,猛一拐,便由西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流去。风陵渡,黄河最大的古渡口,为陕西、山西、河南要塞。战国时魏秦大战、东汉时宇文泰破高欢,便发生在这里。东流至桃花峪,黄河深情地看望两岸如瀑的桃花,从山地跌入平原,又开始了下游的行程。黄河下游,早已淤积为地上悬河。这里居着河南、山东,是仓颉、孔子、贾谊、张衡、韩愈、韩非子、李商隐、张仲景的故乡,是汉字、诗书、宋词、甲骨文、《道德经》、建安风骨、《说文解字》、说唱艺术、《黄帝内经》、话本小说生长的土壤,是中国文学、名贤为峰的源头,是春秋战国时期四次思想大浪潮奔涌的河床,是繁华古都大放光芒的地方,是中原文化、政治文化的发祥地。

u=871657259,2279944843&fm=175&ap.jpg

凤陵渡


 

第一节  毓秀的古都

桃花峪至入海口,黄河泥沙多,河床改道、抬高,水流平缓、散乱,人在堤外行,水似头上流。不过,也有断流时。夏禹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为其一,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居豫州,故简称豫,又称中原。古时,豫州广布森林、河流、漕运、驿道,又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水系,自商朝建都商丘,至北宋立都开封,多达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有八大古都,河南安阳、郑州、开封、洛阳占四席,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一、帝都朝更朝

洛阳居黄河南岸、河南西部。公元25年,刘秀称帝,是为汉光武帝。刘秀的根据地在河北,他却定都洛阳,始称东汉。西汉之初,刘秀的老祖宗刘邦便以洛阳为都,但时间短暂,旋即迁都至长安。自汉,洛阳御路阔,城九重,浮桥通达,为世界之最,是汉朝乃至汉文化的中心,这功源于刘邦,盛于刘秀。东汉末帝刘协也曾以洛阳为都,后迁都许昌,是对出生地与祖制的背叛,更是一种无奈,因为刘协不敌曹操的雄才。始于刘秀,终于刘协,东汉还有10帝以洛阳为都,历165年。

至于刘秀弃长安,定都洛阳,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短见,是远虑。

洛阳河山拱戴,四据虎牢、伊阙、崤坂、邙山,又傍黄河,跨洛、伊、涧多条河流,可恃险防御,也可除去京师、皇宫粮运之忧,更可居天下之中央,一手盘点大汉山河。称帝之前,刘秀地方割据渐成滔滔之势,击灭了陇右、西蜀、关东之类的割据政权,为当时的割据、混战告了一个段落,但刘秀还有隐衷:铲了地方割据的草,其根却藏在地下,加上北方匈奴常态化的侵扰,新立的东汉政权百废待兴,他只能选择洛阳,避开地方割据的土壤、匈奴的锋芒。长安,曾是刘秀游学的地方,也险塞、形胜,但在西汉末年大动乱中蒙上了狼烟,马蹄声惊了兵马俑,碎了一片月,乱了捣衣声,入不了刘秀定都的眼。

刘秀开明,怀柔,正是在洛阳南宫,他每旦视朝,夜分乃寐,下诏释放刑徒、奴婢。兴太学,置博士,授诸经,尊儒术。选拔贤能,裁并郡县,减少租徭役。善待功臣,大封列侯。公元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驾崩于南宫前殿。南宫前殿是汉光武帝办公、理政的地方,也是他与阴丽华共枕的地方。离世前,一代皇帝在遗诏中说,后事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得脱岗,更不得赶往洛阳治丧。之后,他躺进了洛阳之北的原陵。公元64年正月二十日,阴丽华病逝。汉明帝知道,母亲是父皇的原配妻子,又是父皇一生的最爱,便将母亲葬于原陵,与父皇续爱,同穴相眠。两年后,汉廷建了北宫,正殿名德阳殿,汉明帝便开始在这里朝会,思考国是了。

早在三代时期,洛阳便是帝都,鲧、汤、平王定都洛阳,夏、商部分、东周的继任者朝朝沿袭,历1539年。

公元196年,刘协名为汉献帝,实则曹操的傀儡。其时,曹操为魏王,却有天下归一统的豪情。于是,他赴洛阳,以目睹帝都的宏丽,但洛阳一片狼籍、残垣,乾坤含疮痍,曹操清楚,这是董卓兵烧、吕布盗宝所致。曹操也想入主北宫,便开始修复洛阳城。德阳殿是皇权的象征,但在挟汉献帝时摇摇欲坠了。曹操给德阳殿治愈创伤后,又以建始殿为正殿,遗憾的是,曹操还没入建始殿坐上龙椅,便死在了洛阳。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继位,废汉献帝,以魏取汉,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始称曹魏。于是,曹魏平定边患、修好外夷,复通西域,立兴正统文化,设置春秋谷梁博士之类的军政方针,便在建始殿诞生了。曹丕才秀藻朗,还在建始殿写下了逸句烂然《燕歌行》。后来,曹丕长眠于首阳陵,曹睿、曹芳、曹髦、曹奂循序为帝时,也相袭定都洛阳,历46年。公元234年,魏明帝大建城池、宫殿,尤以废德阳殿,立太极殿为最。太极殿由东堂、西堂拱拥左右,又在北面立皇帝正殿,名式乾殿,式乾殿之北立皇后正殿,名昭阳殿。这样,建始殿功成身退,让位于太极殿,因建中立极,太极殿便成了正殿之祖。

公元265年,司马炎继晋王位,立即以曹丕逼宫之伎俩,迫使魏元帝禅让,称帝后,以西晋取代曹魏,建都洛阳,入主太极殿,是为晋武帝。晋武帝时,也有短暂的繁荣,所谓“太康之治”,同时,君臣赛富,司马炎苟安,无远虑,又以好色著称,灭孙吴,也缴获了孙皓后宫五千名宫女,纳入晋宫,尚觉存量太少,又在全晋禁止婚姻,企图临幸天下处女。三国归晋,他却荒于女色之中,贤臣离心,小人当道,埋下了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的祸根。公元290年四月二十日,司马炎龙体透支至零,归葬于峻阳陵。之后,武帝、惠帝、怀帝、愍帝都置都洛阳,历51年。如果不是西晋统治阶级的腐朽、变质,如果不是晋惠帝封贾南风为皇后,如果不是贾南风的秋波撩动了八王,洛阳怎会轻烟一缕飘往天国?如果不是匈奴军俘获晋怀帝,如果不是愍帝献城投降,洛阳还会是西晋的首都。

1b33287a4c0b4dc5a6e5f21694bb691c.jpg

洛阳古都



司马睿续晋,却只能在建康称帝,始曰东晋,时为公元317年。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开创北魏,从盛乐迁到大同,却在一场宫廷政变中遇刺归天。公元495年,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于洛阳。之后,服饰、语言、风俗渐以汉化,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乃至联合治政。其间,也发生过反对汉化的叛乱,比如,太子元恂谋反,孝文帝赐死元恂。公元499年初,孝文帝御驾南征,却身染重疾,驾崩于谷塘原行宫。另有一说是,皇后冯润与内朝高官私通,气死了孝文帝。孝文帝安卧于洛阳之北的邙山长陵,其子元恪即位,是为宣武帝。之后,一直至末帝,洛阳为北魏首都,历41年。

公元604年七月,杨广登基,是为隋炀帝。隋炀帝继父皇之位,却不续父皇之帝都,立即征调200万民工、全国奇材异石,集聚洛阳城西,新建宫城、皇城、外郭城。隋炀帝有洛阳情结,认为长安的渭水弯曲,多泥沙,而洛阳河水清澈,贯都。很快,一座隋都华丽亮相,洛河氤氲着帝气。隋炀帝不爱民,却勤政,是暴君,却不是昏君,他在洛阳另辟帝都,开科取士,制定亲征吐谷浑、进攻高句丽、围攻辽东城的战略,狩猎,吟诗,听笙管笛箫,纵情声色,纳美女绛仙以疗饥,也入“楼台牡丹”之典故,留下功名与罪恶,任由后人评说。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女皇,名武则天。武则天14岁入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即嫔妃,正五品,却在侍奉太子李治之际,与李治发生了恋情。唐太宗武鼎四方,文昭天下,却疏于内宫,或许是豁达类汉高。后来,李治即位,便立即封武则天为皇后。李治皇体欠安,又将社稷、国事交由她处理。公元690年,她索性废唐,立周,时年67岁。武则天曾从太宗、高宗父子,一身侍两夫,唐太宗、唐高宗都以长安为都,两夫一个长眠于昭陵,一个魂归乾陵,武则天再无顾忌,便登上了帝位,也走向了洛阳。

t0105b27600da40b11b.jpg

武则天洛阳称帝


以洛阳为都,武则天自有她的考虑。洛阳东通海、岱,南抵江淮,西及秦、陇,北达幽、燕,且居四方之心,又盛产粮食,地理形势宜居国都。加之,洛阳固以四塞,有天然的军事防御工事。高宗时,曾以洛阳为陪都,在洛水东岸筑了一座上阳宫,与武则天长期厮守,洛阳有高宗的体温,是武则天爱情的寓所,更是武则天朝政、发迹的政治大本营。史上有八卦称,武则天迁都洛阳,纯属荒淫享乐,这低估了一代女皇。

公元690年,女皇登基盛典后,她便开建明堂、天枢与天堂。单说是明堂,东西南北各90米,高约88米,作祭祀、布政、飨宴、讲学、受贺之用。明堂基础高台为方形,以寓大地,其下以铁建环水渠。方形高台支撑三层主体建筑,一层为等边八方形,以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二层为十二等边形,以寓一年十二月;三层为二十四等边形,以寓一年二十四节气。顶盖为圆形,盘有九条龙、一只凤,以寓天圆,天人合一。

武则天并没入住明堂,朝政、起居仍在上阳宫。她在上阳宫做了几件大事,比如,拜狄仁杰为相,清除门阀世族、酷吏政治,善弄权术,开创武举、自举、试官之制,著《垂拱集》,

尚《臣轨》,禅让帝位。至于禅让,实属因养男宠诱发兵变所迫。武则天让位于李显,是为唐中宗,唐朝复辟,还都于长安,洛阳屈居陪都。公元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驾鹤西去,唐中宗给母亲举行葬礼,并让母皇与父皇唐高宗合葬于乾陵。

但,洛水还是流向上阳宫。

作者田友国.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田友国,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驻院专家、总编辑,《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主编,大学特聘教授,著名作家,已在《中华散文》《散文》《长江文艺》《作家》《安徽文学》《延河》《创作与评论》《山东文学》《北方文学》《奔流》《鸭绿江》《当代小说》《芳草》《都市》《时代文学》《特区文学》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散文230多万字,出版专著7部,16部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曾获蒲松龄散文奖、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奖、全国优秀剧本征集评选提名奖、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奖等,并入选《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作者田旎_看图王.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田旎,《长江航运》杂志编辑,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交通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中国水运报》《现代少年报》《少年文学报》和《椰城》《蓝铃》《百花园》《妇女生活》《莫愁》《幸福》等报刊上发表作品20多万字。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