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何理良同志百年华诞
《百年见闻》/何理良著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年周年大庆。7月4日恰好是何理良同志的生日。按照民俗,何老已跨入百岁高龄。在节日前夕,我们收到了何老最新出版的《百年见闻——何理良回忆录》。拜读何老大作,书中字里行间深切表述了这位老革命、老延安,又是新中国第一批女外交官所经历的百年风云,显示了这位在党80年的老党员对党的赤胆忠心,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奉献一生的高贵品格。虽然我们也进入耄耋之年。但无论从革命经历和年龄来说,她一直都是我们敬仰和学习的革命前辈和榜样。
黄华、何理良夫妇在延安
因为研究斯诺的原因,1985年我在呼和浩特纪念斯诺学术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黄华同志,并合影留念。在我担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会”首届理事后,多次在研究会上见到黄华夫妇。2005年在福建大学召开的“纪念斯诺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我们和何理良老人一起参会。2011年,我们华中师大召开“斯诺研究高峰论坛”,邀请何理良同志参会,在华师我们又欢聚一堂。这位遍访欧亚非洲的中国女外交官、国务院原副总理黄华的夫人,没有一丝一毫高不可攀的架子。她和普通代表一起就餐,随意攀谈,平等发言。和黄老一样,她也是典型的平民风格。
何理良的父亲贺思敬是著名的哲学家,早年在上海加入共产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8年。他们全家在地下党的安排下。辗转由香港前往延安。廖承志转达了毛主席亲笔写的字条:“请安排何思敬教授一家来延安”。这时全家沸腾,儿女们说,我们要当小八路了。1939年12月,何理良和父母一起到达延安。这时何理良只有15岁,便进入延安边区师范学校学习。在延安的一次舞会上。毛主席邀请何理良跳舞。毛主席问她:“你入党了没有啊?”毛主席又谆谆教导说“中国革命还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你要想好啊!”这既成了她革命生涯的转折点,也是她一生忠于党的革命事业的座右铭。
1944年经朱德总司令夫妇介绍,何理良与黄华结为伉俪。从此追随黄华同志从事新中国的外交工作。担任过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驻外大使馆参赞等职。她不仅为中国外交工作克尽心力,而且还连续四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委,多次参加联合国和墨西哥举办的“国际妇女大会”,在会议上倡导男女性别平等,介绍了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经验。
何理良同志在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晚年依然像风华岁月一样,活跃在国际和平、人民友谊的各项活动中。他晚年担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高级顾问、宋庆龄基金会常务理事等。在生活中,她爱好音乐和绘画。2024年98岁画了《啊,母校》,回忆起延安窑洞生活。今年又画了水粉国画《仁者寿》。画风简洁朴实,颇得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采。
黄华和何理良同志都是学者型的领导干部。他们除了本职工作,还热心社会公益。他们在邓颖超同志支持下,创办了“中国三S研究会”、“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他们对于全国各地的国际友人研究活动,特别是对斯诺夫妇的学术研究尤为关心支持。他们参加支持过外地——如武汉、呼和浩特、西安、重庆、福建、云南等地的斯诺研究学术活动。我们华中师范学院1982年举办了“全国首届斯诺研讨会”,人民日报、新华社、香港文汇报等专题报道。1984年。武汉又举办了“史沫特莱在中国”学术国际会议。1993年,华师举办了“纪念斯诺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1年,在华师举办了“斯诺研究高峰论坛”。此前,我(与安危合著)写了中国第一部《斯诺》评传,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得到黄华、何理良老人的称赞和鼓励。2000年12月,他们在祝新年贺卡上写道:“尹均生蔡根娣同志:感谢您们在纪念斯诺,促进中美人民了解与友谊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新世纪,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互勉,‘更上一层楼’。预祝新的成就!”这给予我们巨大的鞭策和鼓舞。
1996年4月1日,为筹备建立“湖北省国际友人研究会”,黄老亲笔写信给湖北省省长蒋祝平,信中说:“武汉市在宣传斯诺、尼姆.威尔斯(注:海伦.斯诺的笔名)及其他国际友人方面,一向坚持不懈,工作相当出色。华中师大教授尹均生同志10多年来倾注大量精力于此项事业,孜孜不倦”,给予我省、我校的斯诺研究工作以极大的肯定和精神动力。黄老慨然应允和李夫全副省长共同担任“湖北省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一位担任过国家领导人的黄华同志愿意担任一个省和一个大学主办的学会之名誉会长。这在国内学术界是罕见的。
斯诺和海伦.斯诺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始终站在中国人民一边,从“九.一八”事件就开始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1936年,到陕北采访毛泽东,写出名著《西行漫记》(英文名《红星照耀中国》),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毛主席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张,他是伟大的反法西斯的国际主义战士。黄华和何理良在全国组织和发起研究斯诺的活动是有着历史意义的。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海伦.斯诺家属的回信中说:“斯诺夫妇积极推动了中国工合运动,为创建山丹培黎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铭记包括斯诺夫妇在内的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我对海伦·福斯特·斯诺家族多年来为发展中美关系作出的积极贡献予以高度评价。”习主席使我们对研究斯诺夫妇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将沿着黄老和何理良老人开辟的研究斯诺和其他国际友人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黄华和何理良同志都是国家高级干部,我们只是武汉的两个普通教师。因为研究斯诺,偶然相遇相识。可以说,我们之间在身份上还是很有距离的。但是他们二位却把我们当做朋友,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也可以说是“忘年之交”。每逢新年春节总是先收到他们的贺卡。黄老夫妇的来信,总有一些勉励我们努力上进的话语。黄老即使在病中,还寄来一个陶瓷笔筒,并写信表达怀念朋友和战友之情。我们读后潸然泪下。黄老逝世后,何理良同志连续寄赠《黄华画册》《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以及黄老的墨宝书法集。她把我写的《我所知道的黄华》收入《我们心中的黄老——纪念黄华同志百年诞辰》文集中。
何理良同志还安排我担任《国际友人看中国》大型文库(北京出版社)的编委。前年,他把毛主席1962年专门为他们夫妇在加纳驻外领事馆工作期间,写的书法《登庐山》复制件赠送我们。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在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他老人家已是耄耋之年,还亲自打电话慰问,关心着武汉疫情,心中牵挂着武汉人民。
何理良老人99岁画的《仁者寿》
何理良老为人朴实无华、谦虚低调。她的平等待人使我们惊讶的不知所措。何老有一次写信竟称呼蔡根娣为“蔡大姐”。我们惶恐不已,连忙回信告诉她说:今后请直呼“小蔡”就行了。前几天又收到了她写的《百年见闻——何理良回忆录》,一幕幕往事都在心中激荡。我们对这位革命老人、老延安、新中国第一代女外交官何理良同志的百年华诞,致以最崇高的敬礼!最衷心的祝贺!
祝何老寿比南山,青春永驻,继续为中国和各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2025年6月28日武汉)
作者简介:尹均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斯诺研究中心主任,《求是》杂志荣誉第一读者,已发表著作、诗文400余万字。
作者简介:蔡根娣: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华师“斯诺研究中心”成员。发表过《“中国就是我的家”—记爱泼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