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加油!
几千年了
这个会讲故事的民族
在每年的最后一个黄昏
用漫天的红色
用对子、鞭炮和蜡烛
镇住了
那个长头尖角的怪兽
于是就有了年
有了年俗
有了一身新衣
一碗饺子
一壶老酒
又到年关了
这个比年更阴险的病毒
却像一个结节
长在世界的胸口
它仇恨喜庆、希望和团圆
嫉妒飞机、高铁和北斗
它在暗夜里狞笑
在工地、厂房
在车站、码头
用那一双无影无形的黑手
遮住了故园期盼的目光
拉住了游子思归的衣袖
又要过年了
我的离乡打工的父老兄弟
你现在回家了没有
如果滞留异地
你可托都市的春风
快递一份问候
你可赊他乡的月色
酿几杯现代版的乡愁
相信那些以梦为马的逆行者
已经造好了纯白色的方舟
也请你给自己的牛年道一声
你好,加油
母亲永远是年的主角
母亲永远是年的主角
开始于小年
那双小脚从灶门口出发
踩着墩台下的青石板
绕过环抱菜园子的木槿篱
定格在站着几棵衰柳的水塘
母亲永远是年的主角
二十五打豆腐
二十六杀猪肉
二十七熬糖吃
二十八打糍粑
那时的年关很冷
塘面总覆盖着冰雪
母亲却用那双不会僵硬的手
把年味搓得温热
母亲永远是年的主角
泡 磨 滤 烧 熬
母亲都是艺术家
终于翠绿的麦粒变成了鲜红的糖浆
金黄的豆子变成了白嫩的豆腐花
等全家大饱口腹之后
母亲总要盛出最清亮的几碗
带领我们兄弟姐妹
送给邻居们尝鲜
于是小小的李家墩
铺天盖地的
是母亲大大的笑声
写对联
三十的清晨
那张方桌
以主人公的身份
迫不及待地
出现在门庭
几张红纸
一支羊毫
半碗墨汁
土坯房的内外
溢满骄傲的气息
剃完头
洗净手脸
站在堂屋里的父亲
面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
神情庄严
一边看着我
一边吟诵拟好的对联
父亲开始书写
我负责牵纸
父亲有时摸下头发
说这个字没写好
有时拈着胡子
说这个字还不差
写完搁笔
父亲总爱说一句话
书读得太少了
字也写得不多啊
接下来是贴对联
父亲更是认真
齐不齐
正不正
上下联千万不要贴反了
出仄对平
所有程序走完
父亲双手插进裤兜
凝望着田野树林
有腔有调地轻声吟哦
观山河依然旧景
看杨柳又是新春
初一祭奠
每个大年初一
我们都要去墓地
去和祖先约会
这是老李家最重的仪式
是乡村最浓的年味
几位长辈
一群晚辈
几十个同辈的弟兄
一齐作揖
下跪
老家种田地的跪下了
海南拾荒货的跪下了
岳阳打豆腐的跪下了
华师当教授的跪下了
美国做生意的跪下了
几声鸟鸣
一阵犬吠
香火和纸钱的青烟中
一排又一排久违的笑容
爬上了石碑
而似曾相识的太爷爷
扛着犁铧牵着水牛走过
走进了岁月的深邃
身后他耕种的田垄里
果实早已扬花绽蕾
作者简介:李雪川,男,1963年10月出生于长江之滨的监利乡村,现在荆州监利市第一中学任教高中语文。年近六旬,善感多情,教书为生,爱好诗文。早年曾以雪川的笔名创作诗歌,一些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后来因喜欢教学工作而中断,写了不少教研论文,而今不忘初心,又开始以秋士的微信名号,在朋友圈和网络上写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