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中国制造仍处于中低端的格局没改变

126,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在京举行。

.jpg工信部.jpg

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有三个格局仍然没有改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整体上仍处于中低端的格局没改变;三是前堵后追、两面夹击的外部竞争环境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技术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日新月异。

辛国斌表示,目前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我们加快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历史性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共同努力。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表示,2025,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大产业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创新模式将由跟随到并行,进而跨入引领。这三大重要产业能步入世界领先,成为世界引领者,是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表征。

另外,屈贤明说,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农业装备、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战略新材料等,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处于世界第二、第三。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民用航空装备这两个产业与世界强国仍有一定的差距。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械两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存在较大的变数,如能采取有效、正确路径和政策,有望进入或接近世界先进行列。

“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重视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建设制造强国强大合力的良好环境。”辛国斌表示。(来源:光明网)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