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茶道 专访·热爱茶文化 共襄茶产业

——易志学秘书长访谈录

未命名图片.jpg 

易志学在武汉茶文化艺术培训学校调研

 

编者按:易志学武汉茶界熟知的资深茶人和茶文化学者。他在传承和推广茶文化方面曾创造了“五个第一” :1996年时任武汉市江汉区教委劳动服务公司负责人时,创办了武汉首家茶艺馆—“陸羽茶艺馆”;1997年在他推动下,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茶文化社团组织—“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茶文化研究会”;2003年创办了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武汉茶文化艺术培训学校”,2004该校承办了湖北省首次初、中、高级国家茶艺师资格考试,试卷(AB卷)及实操由他主笔;2005年,他向武汉市教育局职教处申办了湖北省首个茶艺中专班(学制三年),由武汉商务学校创办;2009年,他参与“武汉炎黄茶文化研究会茶文 化委员会”的筹建工作,这也是武汉首个茶文化研究的社团组织,并担任该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至今。他坚持深耕茶文化园地,做了些力所能力的工作,其热爱茶文化之热情,非常人之能及。《炎黄茶道》编辑部特请他作了一 席谈。

 

编辑部:易秘书长,听说你二十多年来, 一直乐此不疲地深耕在茶文化园地。您是什么时候来武汉炎黄茶文化委员会工作的?

易秘书长2009年,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筹备成立茶文化委员会,在推举谁担任秘书长时,筹备组领导认为,此人要爱茶、懂茶,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工作能力强,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大家都觉得不太好找,后筹备组成员、原江汉大学祝庆韬教授推荐了我,当时我工作繁忙,就婉言谢绝了。后来领导给我做工作,基于我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兴趣,领导又如此信任,我被聘为武汉炎黄茶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元生任会长。成立大会于2009918日在武汉市市直机关工委会议厅举行,市政协副主席肖志刚、原市人大主任李岩和市政协主席李梅芳,还有原湖北省老领导谢培栋、 王重农等出席了会议,这为我们开展茶文化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编辑部:您热爱茶文化业界有口皆碑,一走来,有什么感受?

易秘书长:以前我也不喝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大学同窗去日本工作,每次回国返汉, 他都给我带些日本和台湾的茶,在一起品茶时,他会介绍日本的茶道和台湾的茶艺。我顿时就着了迷。此后,我就经常去书店购书学习。茶开始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了解,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和利用茶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茶都是从中国传播出去的。而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的传说。长江三峡一带的古茶树,已被认为是我国特别是荆楚茶与茶文化的。茶圣陸羽所著《茶经》的贡献,尤显示了湖北茶文化的渊源和广博,它是世界第一部茶的百科全书。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汉口茶码头则又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我以湖北人自豪。故在1996年,我时任江汉区教委劳动服务公司负责人时,创办了颇有茶文化特色的"陸羽茶艺馆"。当时宾客盈门,各界文化名流来此品茶议事。原湖北省副省长邓恳,给该馆题写馆名。闲时他和王千弓(原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来品茗指导。有件事我记忆犹新,一次,我请邓老合影留念,来到大厅客来敬茶匾额前,这时有两位客人正在此品茶,工作人员上前请其暂让一下,邓老见状,马上请客人回位落座,并说: 顾客是上帝呀!我们挪了位置合影,这让在场的人対其肃然起敬。临走,我请邓老留个墨宝, 邓老马上说,今天周六,下周一我请司机给你送过来。邓老书写的茶艺条幅至今还挂在我的办公室。这是他激励我传承弘扬茶文化的动力。

图片2.jpg


编辑部:近十几年来,您和团队是如何 个人之爱变为大众之爱?

易秘书长:在省市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下,在主管单位武汉市社科联的指导和委员会理事同仁团结一心的努 力下,我们把宣传弘扬茶文化视为已任,定期在市区图书馆社科讲坛主办专题"饮茶的科学"茶与中国传统 文化

与礼仪等讲座,"识茶、泡茶、品茶"实操沙龙。实施社科讲坛走基层,进社区、学校、企业普及宣传茶文化活动,在武汉市老年大学、常青一中、常青实验中学组织"茶艺兴趣班 在市"曙光幼儿园"培训了10名幼儿教师,经资格考试为国家高级茶艺师,指导幼儿学茶艺。这些公益活动,很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编辑部:委员会在促进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推动文旅结合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能介绍一下吗?

易秘书长:武汉炎黄茶文化委员会成立以来,每年要举办多种活动,委员会为服务企业,促进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发展和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

20124月,委员会帮助红安天台寺成立了湖北省唯一一个禅茶文化社团组织一 安天台寺禅茶文化研究会"。帮其复原遗失的古老仪轨喊山开茶",在历届天台寺禅茶文化艺术节中展现其神秘深厚内涵。还帮忙策划一年一度文化艺术节禅茶论坛、中外茶文化交流等活动,促进了革命老区旅游的发展。

201410月,为落实由武汉市政府在汉举办"2014中国(国际)发展论坛"精神,委员会在黄陂优尼特茶叶公司举办了 "2014武汉红岗山茶文化发展研讨会",省市老领导韩忠学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其献计献策,促进花香茶谷旅游景区的发展。

为了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树荆楚茶品牌,打造城市名片委员会和武汉敬和国茗共同举办了“总督茶1891新春赏茶会",武汉晚报和武汉电视台都作了相关报道。该茶荣幸入选国宾馆钓鱼台指定用茶。委员会还为清凉寨景区、大悟四姑白茶、东湖磨山景区、十一阁茶具体验馆等单位和企业建言献策,助其发展。

编辑部:该委员会在加强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交流,取得哪些成果?

易秘书长:为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服务武汉文化战略,委员会成立以来,撰写了有价值的文章、论文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俄万里茶路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公羹陸氏茶》《古河文化,神韵天下等。 2015年,委员会组织编撰了《大汉口 一东方茶港》一书,在汉举行了首发式。我会还不定期出版《武汉茶界》《炎黄茶道》和《吃茶去》 报刊,在业界颇有影响。

20139月,为了加强鄂赣两省茶文化交流,我和陈文华教授发起举办"鄂赣茶文化论坛”,以推动两省茶文化和茶产业的交流和合作。2016年我会与天门陸羽研究会在天门陸羽公园茶经楼,共同举办"月满茶经楼,腾飞中国梦" 大型中秋音乐茶会,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市民的赞许。20175月,我会策划了 "第四届天台寺国际禅茶大会", 中韩茶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展示了韓国"茶礼" 和中华“茶艺”。增进了中外茶人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编辑部:在你办茶文化公益事业数十年中,最困难和最高兴的是什么时侯?

易秘书长:最高兴的时候大家都能体会,就是我的设计,我的策划所有的茶文化活动得以圆满实现,同时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各界精英,活动的影响力幅射力大大强化,茶文化的魅力被放大,被普及,更被大众所接受,茶友越来越多。这既是我的奋斗目标,也是我最为高兴的事情。

要说最难的事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坚守住这块茶文化的阵地,始终如一地和大家扛起这块牌子,在最困难,最无人理解的困境中,有时独自前行。这里面除了酷爱茶文化外,更有毅力意志的考验!

多次搬迁,多次因为经费不足或者是房东涨租金,再或者是军产回收等被迫迁移,搬迁一次就会重新建立朋友圈,当然也有些铁粉,认准了我的為人和敬业精神,一直如候鸟般执着跟随,他们也给我注入了力量和信心,以致 无论到何处都能不断发酵,不断扩张建立新的朋友圈! 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总要做些自已感兴趣和对社会有益的事,这是我的体会,也是我和团队坚持走下去的信心与动力!

编辑部:你对未来有何期盼?或者计划?

易秘书长:随着经济形势的转暖,给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勃兴无疑是新的契机。

有种说法,政治是暂时的,经济是长久的, 而文化是永恒的!

茶文化历史悠久要传承要弥新。茶為国饮要更弘扬和普及,让茶成为现代人一种生活方式,给人带來健康。比起流行的洋饮料,对年 轻一代而言,更是十分紧迫的话题与任务,任重道远!

童颜若可驻,何惜常饮茶!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