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突出重点 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

天府新区+.jpg

四川天府新区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14.1亿元、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1974.3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249.8亿元、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136.5亿美元、增长11.7%

一是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抢抓产业智能转型升级机遇,促进电子信息、汽车工业、生物医药和轨道交通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同步带动高端装备产业聚集发展。截止2019年已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43家,形成千亿级产业2个、百亿级产业8个,其中2018年规上电子信息产值3557亿元、汽车整车产值1767亿元。

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链发展。瞄准产业发展前沿,依托主体功能区建设,聚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天府中央商务区建设为带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成都科学城、独角兽岛、鹿溪智谷建设为带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科技研发和数字经济;以西博城运营为带动,大力发展国际会展和国际商贸业;以天府文创城建设为带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目前已签约落地安谋中国、商汤科技等一批新经济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突破3000亿元,新引进总部企业80余家,会展展陈面积累计突破1000万平方米。

三是加快构建全要素产业生态圈。变革经济组织方式,整体推进产业导入、生产辅助和高端生活配套建设,引导产业集群和要素集聚。聚集北大、清华、北航、中科院等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23个,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6条”“独角兽岛10条”等体系化产业支持政策,引进各类专业性人才20余万名,聚集新兴金融企业560余家,管理资金规模近5000亿元,建成各项创新载体260万平方米,全要素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二、提升面向全球配置资源的能级,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一是以扩大务实交流为支撑,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深度融入、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推动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正式挂牌,“中国—欧洲中心”启用。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中美“2+2”清洁能源论坛、中美创投峰会等国际交流活动,组团参加“川港澳”合作周活动,不断扩大天府新区知名度、影响力。

二是以搭建开放平台为载体,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立足内陆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新开通国际航线12条(累计达到111条),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启动建设天府高铁站和向东向南出川大通道。务实推进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川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川港合作示范园、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加快推进国际会议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保税商业中心等开放平台建设,探索打造“两国双园”“多国多园”,成建制、全链条引入培育高端产业。

三是以精准配置资源为路径,切实提升开放合作实效。瞄准第四次科技革命前沿领域,遵循“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工作机构”模式组建专业化工作团队,全面实施“两图一表”招商,以全球视野精准配置要素资源。2018年,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81个,协议总投资3606亿元,产业成链聚集态势加快形成。

三、突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积极构建独具优势的营商生态,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的环境

一是努力打造开放透明便捷高效的亲商环境。系统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全面导入便捷国际化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类海外”生产生活场景。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设立“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成都运营中心,持续推进法治化进程。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实施“首证通”行政审批,企业登记实现“43证合一”,“仅跑一次”实现率90%以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二是积极提供用心沟通贴身帮助的专业服务。实行新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周六现场办公日”制度,针对性地集中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创新产业功能区管理,围绕总部经济、高技术服务、文创会展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分别组建功能区管委会,探索“管委会+专业局+平台公司+街道”开发建设管理模式,实现项目从洽谈、引进到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定制化服务。天府新区投资便利度、政务服务满意率等重要营商指标排在全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