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党组织建立与职工队伍建设
一、航运系统党组织的建立
1951年1月,中共长航局党组成立。1952年11月1日,长航局政治部成立,统一领导长航系统政治工作,下设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青年部。主任石玉、副主任陈琪。1953年1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长江航务管理局工作委员会成立,杨彪任青年部部长兼团委书记。至1953年底,汉、渝两港和民生公司建立政治处,24艘船舶设协理员,6艘船舶(队)设政治指导员。民生公司设政治干部包括船代表60人,芜湖港设政治副港长1人,九江港设政治协理员兼党总支书记1人,镇江、南京、安庆港设专职党支部书记1人。
1953年上半年,长航政治部初创时期工作范围仅限于局机关和直属29艘船舶,下半年扩大至汉口、九江、重庆三港。1954年2月11日,长江区第一届政工会议确定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是企业党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长航局政治部由一室三部扩大为一室六部。至1954年底,全线共有10个政治处、7个政工室,在131艘轮艇配有政治协理员或指导员。1954年8月24日经中共中央中南局批准,长航局党组改为“中国共产党长江航运管理局委员会”,受湖北省委直接领导。由贺崇升、邓少云、张明、陶琦、李夫、石玉、谢邦治、张文昂、肖鹏、丁乙、陈琪、姚茂堂、江达13人为委员;贺崇升为书记,石玉为副书记。1955年,长江全线政治机构进一步完善。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决定在企业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57年1月,长航局党政领导调整,柴保中任长航局党委书记、贺崇升任局长。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撤销铁道、交通、邮电系统中各级政治机构和建立企业党委制的指示,长航局党委撤销系统各政治机构,健全各级党委(总支),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同时规定:长航局党委直接领导直属机关、武汉分局、航道局、干部学校等4个基层党委;对渝、申两个分局党委及宜昌、汉口、黄石、九江4个港党委(总支),与地方党委实行双重领导,并指导重庆、汉口、上海、南京4个工厂。各港所属办事处、营业站党的工作由所在地党委领导,并与其上级企业的党组织建立指导关系。船舶党组织凡222千瓦或30名船员以上的建立党支部,小船与拖轮成立船队,以船队建立支部,设专职支部书记。至1957年3月,全线共有党员7 363名,占职工总数的13.57%。长航局系统党的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党对企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
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按照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方针,除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外,先后进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结合“新三反”进行劳动纪律教育;组织支援工业建设、生产救灾和《宪法》专项教育,中共八大精神学习教育;参加1954年抗洪救灾,开展“肃反”等,提高职工社会主义觉悟,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基层船舶党支部围绕完成航次计划、保证安全航行、挖掘船舶载重潜力等三个环节,团结群众克服困难,确保完成生产任务。1953年3月15日,创立《长江航运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推广职工群众的创造发明、先进经验和合理化建议。
1954年3月15日,长江区第一届航运劳动模范大会举行,评选出10名长江区甲等劳动模范、21名乙等劳动模范、32名丙等劳动模范,以及“国泰”轮船队、“江安”轮、“华214”艇等12个模范集体。1956年4月8日,长江区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召开,推选出莫家瑞、莫益鑫、刘正卿等90名代表出席全国交通系统先进生产者会议,并推荐40名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代表。
三、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
1954年,长航局制订干部训练计划,在城陵矶设立干部训练班,训练船舶驾驶员、轮机员和土木工程监工员、航运管理员、川江引水,以及航标员;轮训财务、商务、调度、客运服务员等。重庆分局、民生公司和重庆分公司,分批训练川江船长、驾驶员和统计员80余人。汉口港培训了80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又熟悉码头装卸的机械操作工人。长航上海分局采取订合同形式培养大批技术人才,由部分轮驳的老船员与实习生、新船员签订教学合同。1955年下半年,培养驾驶、司机、舵工、加油、生火、水手176人。民生汉口分公司组成教学合同工作组,有计划培养高级船员。芜湖港“利泰”轮在船上组织轮机、驾驶两个技术学习小组,由文化技术较高的船员担任教师及辅导员,利用实物教学,学用一致,使全船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1955年秋季,交通部从长航抽调22名初中文化以下的副科长以上干部,送北京交通部干部文化补习班学习,两年内达到初中毕业程度。1956年,长江干线各单位积极开办速成识字班、职工业余学校、文化学习班等。截至12月,有28 363人入学,其中文盲、半文盲20 110人,占入学人数的84%。同时,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对增强职工体质、培养道德品质、激励职工提高政治、文化、技术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建有18个俱乐部,33个图书室、藏书177 219册,流动图书箱937只、藏书79 401册;建剧团、音乐、舞蹈组共46个。各俱乐部举办图片展览及技术、时事讲座。港以上各级体协全部建立,还建立基层体协41个、各种球队及劳卫制锻炼小组。工会和共青团组织把工作重心转向生产,围绕增产节约开展劳动竞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职工福利事业的改善
“一五”时期,职工群众的生活福利事业有所改善,如住宅投资额占总投资的7.16%。干线新建职工宿舍281 143平方米,其中国家投资259 293平方米,其他资金建造218 50平方米,居住面积200 814平方米。通过新建、改建、购置宿舍,租用民房旅馆,解决了约24%的职工居住问题。职工集体福利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各单位实行劳动保险条例,享受劳保待遇的达到32 447人。至1956年,各单位普遍开办职工食堂、理发室、浴室、幼儿园、托儿所,有的还办了子弟小学。不仅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实际困难,而且提高了职工生活福利。各级领导对于先进职工,给予关心和鼓励。对于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救助,以体现组织的关怀。1953年补助用款为90 796.13元;1954年补助用款131 548.82元;1955年补助用款100 019元;1956年补助用款达622 595元。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随着生产发展而提高,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到发展生产与切身利益的一致性,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正是:
江海飞歌帆影重,长河一线党旗红。
表彰先进学家瑞,素质提升文化浓。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黄强,笔名常杭,著名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35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孙新华,笔名新华,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2年参加工作,在部队和公安战线工作多年。1994年起先后担任芜湖港务局局长、党委书记;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及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金锚奖、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交通部人事部全国劳动模范、长航十大杰出人物、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等称号。长期致力于长江港口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成为全国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