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七十年》·第四章 百折不回2

一、管理体制的调整

1975年2月8日,国务院同意交通部《关于调整长江航运管理体制的报告》。长江干线运输在实行统一管理、试办“托拉斯”时,将沿江各省境内干线的区间航线,200多个中、小港站,一部分小型船舶和安徽、湖北两省的部分长江支流航线,收归长江航运公司管理。

1627478348528964.jpg


这样集中过多,统得过死,限制和挫伤了地方办航运积极性,影响了航运的发展。对适合长江区间短途和支流运输的货驳船9万吨,拖轮11 025千瓦,客轮3万多客位,由长江航运公司分别交给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长江航运公司管辖的222个小港站,除为长江干线、海轮进江、江海联运船舶装卸、水陆联运及货物集散服务的南通、江阴、高港、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九江、黄石、武汉、城陵矶、沙市、枝城、宜昌等主要港口,以及四川沿长江大小港站继续由长江航运公司管理外,其余港站均交给有关各省管理,人员原则上随船舶、港站成建制移交。同年10月1日,根据国务院重新调整长江航运管理体制的批文,长江航运公司改为长江航运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下设重庆、武汉、芜湖、南京、上海5个分局,还有工业、航道、公安3个专业局和直属武汉、南京港务管理局。

 

二、企业内部的整顿

1975年5月14日,长航局党委在全线整顿企业的党员动员大会上,提出苦战3年,实现翻番的目标;通过整顿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打好基础,把长航局办成大庆式企业。首先是整顿领导班子,重点是思想整顿,按照“三要三不要”的原则,解决好学大庆“真”学和“假”学的问题。对于需要调整的领导班子,按照毛主席关于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五项条件,按老、中、青“三结合”原则,提拔一批经过实践考验,在“工业学大庆”中做出成绩的优秀分子,充实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未命名图片.jpg


长航局在交通部工作队和马耀骥、潘琪副部长指导下,通过内部机关整顿,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克服软(怕字当头)、散(各行其事)、懒(干劲不足)、肿(人浮于事)、官僚化和“三脱离”现象;做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产;生产指挥、政治工作、材料供应、设计科研、生活服务到现场,转变机关作风;建立健全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同时,各分局、各专业局,以及县团级以上各级领导机关,也相应整顿机关,以适应苦战3年,实现翻番的要求。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长航局党委成立工作组,分别对长江港口进行整顿,实现周总理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重要指标。重庆港结合港口实际,制定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措施。武汉港通过再次整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取得较好成绩。芜湖港以整顿为中心,再次恢复和健全考勤、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检查等规章制度。南京港改变企业“软、散、懒”状态,建立健全7项生产管理制度和8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975年,长江水运工业进行全面整顿,从解决企业“软、散、懒”入手,整顿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职权,严肃纪律,出现了喜人的局面。

 

三、航政管理的恢复

“文革”时期,长江航政管理机构瘫痪,管理工作一度中断。所属18个航政分支机构被撤销7个,有的机构虽未撤销也名存实亡,无法行使航政管理职能。

1970年6月15日,交通部同意长江干线各级航政部门由长江航运公司、分公司和各港领导,对外仍用“长江航政管理局”及各分支机构名义维护长江船舶航行秩序,并重申干支流航政分工。干线水上公共秩序和船舶适航状况由干线航政部门统一管理,各支流的航政业务由地方航政机构管理。1971年,周恩来总理着手纠正“文革”以来的“左”的错误,使长江航政管理出现新的转机,长江水上运输秩序明显好转。

1973年10月24日,长航局调整长江航政机构设置。设重庆、芜湖、南京三个分局,万县、宜昌、武汉、九江、安庆、马鞍山、镇江、南通等8个航政处,涪陵、沙市、城陵矶、黄石、裕溪口、江阴、高港7个航政站,增设兰家沱、白沙沱大桥、南津关大坝、枝江大桥、板桥、南京长江大桥和栖霞山等9个监督站。

1974年5月6日,长江航政管理局成立长江航政规章修订小组,先后召开调查会125次,并实施对长江干线和主要支流,以及淮河、大运河的航道、船闸、灯标、声号和助航设施等进行察看,为修订航规奠定基础。7月1日,长江航政管理局定为交通部直属事业单位。1975年1月起,长江航政管理局及其所属单位的经费来源,按照交通部规定征收航政管理费,分航政监督费和港口监督费两项收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水运事业的发展,港航监督进一步加强对外轮管理和引航。为防止港口水域污染,建设南京等港口的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增添防污监测、化验、摄影等仪器设备,使监管实力进一步增强。

1627478414864558.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黄强,笔名常杭,著名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35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1627478480760106.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孙新华,笔名新华,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2年参加工作,在部队和公安战线工作多年。1994年起先后担任芜湖港务局局长、党委书记;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及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金锚奖、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交通部人事部全国劳动模范、长航十大杰出人物、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等称号。长期致力于长江港口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成为全国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