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七十年》·第七章 千帆竞发7

1627478348528964.jpg


七、科教卫生事业大发展

 

一、航运科技取得丰硕成果

 

(一)深化行业关键技术研究

“十五”时期,长航局加大科技投入,组织编制《长江航运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完成212个科研项目。开展三峡库区航运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和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国家“十五”时期重大装备攻关项目具有首冲功能的300方自航耙吸挖泥船的研究及实船试验工作。着手建立长江航运科技管理综合信息库,开展了长江航运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三峡工程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与运行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航运一级办公业务网基本建立,电子政务主网站群初具规模,船岸VHF通信系统覆盖全线,干线光纤传输网建设步伐加快,长江水系省际“四客一危”(高速客船、普通客船、滚装船、涉外旅游船和危险品船)运输企业库、船舶库初步建立,以南浏段、三峡坝区智能航运示范工程为标志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启动。

开展航道科研项目84项,其中整治项目30项,维护项目35项,航标项目19项,投入科研经费2 698万元,有效解决了航道建设工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电子海图研究取得突破,为“数字化”航道打下基础。此外,研制了长江航道第一艘新型工程施工船舶——铺排船。《长江干线辖区安全状况综合评估办法 》获2005年度“中国航海科技奖”三等奖,就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小型船舶管理、联合执法和执法快速反应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同时,在运输、船闸、通信等方面开展科研项目37项,投入经费543万元,使科技兴航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3年,争取国家重点攻关装备研制项目及交通部西部建设科技项目等部级以上科技项目达到5项,获科研经费1 780万元;安排重点科研项目46项,经费354.4万元;科技攻关项目20项。长江航道局承担的交通部西部项目《长江中上游重点清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一期)》和《长江荆州大桥恢复北汊主通道孔通航对策研究》,通过交通部验收和课题鉴定。《长江航运景气指数研究》和《长江船东满意度指数研究》完成并投入试运行。长航局政府网站正式开通,设立栏目及专题40个。11月,《三峡库区航运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专家评审,长航局牵头承担并获科研经费资助500万元。2004年,国家重大攻关装备研制项目“具有首冲功能的300立方米自航耙吸挖泥船研制”通过验收,解决了长江中游航道2.0~2.3米超浅航道疏浚这一技术难题。长航系统组织开展了一批高级别、高层次,规模大、含金量高,具有行业牵动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包括《长江电子海图制作标准研究》、《长江航运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安全监管、航道、船闸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等。提高了行业科技整体水平,对长江航运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应用技术研究明显加强

“十五”时期,长航集团争取国家级科研课题17项,在船舶大型化、船型节能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造船领域不断创新。5 200吨空中客车滚装船、18 500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37 300吨化学品船、多极调速电机与大功率变频调速电机、磁搅拌器、50吨全数字化轮胎吊车等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ATB铰接技术、船型优化技术、燃烧重质燃料油抗磨损技术、中速柴油机全烧重质燃料油技术,以及双相不锈钢焊接技术、内河船舶轴带发电机等一批实用型技术获得应用。“十五”时期,运输船舶综合单耗比“九五”时期降低28%,可节约燃油11万余吨,重质油比重由“九五”时期的33.70%提高到59%。

2002年,长航集团研究提出三峡库区船型表,《中速船用柴油机燃用低质油深入研究》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长航电机厂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交流变级电机》,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中国专利金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机电行业唯一获金奖的厂家。红光港机厂和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具有全交流变频调速、PLC控制和故障监测功能的轮胎起重机,当年开发、当年投产、当年进入市场,填补了国内空白。2004年,长航集团组织实施《江海直达船队成套技术研究》、《长江干线新型推船船组及船型研究》、《江海直达、长江中下游自航船系列船型研究》,以及《库区游船动力装置运行数据设计、机桨匹配研究》等,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船型。7月30日,《平底船江海联运疏运模式》被列入上海市首批科技兴市重大产业科技项目,解决了驳船和推轮的链接问题,减少江海转运环节,建立起洋山与外高桥集装箱运输的快速通道,形成洋山港与长江中下游港口间的直达运输。

2005年,长航集团先后开发具有先进水平的4.6万吨级和7万吨油轮、30万吨油轮、特种化学品船、5 000~10 000吨系列江海直达散货轮及5 000吨散装水泥自卸船新型船舶、新一代旅游船等核心项目。完成《三峡135米库区航行草图的编制》,汇编库区新航道、航路航法和锚地资料,并组织培训,确保了长航集团所属船舶的安全运行。交通部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发专函向全国推荐使用。同时,长航集团承担了交通部三峡库区8个标准船型项目中的5项(散装、重滚、客轮、集装箱及化学品船)。重点开展《库区船舶动力装置运行数据设计、机桨匹配研究》,为船舶技术改造、新型游船建造中推进设备的选型提供了依据。6月6日,《川江1 942千瓦推轮节能技术研究》通过项目验收,加装导流管、重新优化机桨匹配等技术改造,经过实船试验,船效明显提高,成本大幅降低。该技术在19艘川江1 942千瓦推轮推广应用,技改效益显著,是一条投资省、见效快的节能途径。

 

(三)长江船舶设计院创新设计

“十五”时期,长江船舶设计院勇于开拓特种运输、工程、军辅船舶市场和港口装卸设备市场,综合实力和船舶总体研发设计能力明显提高。50 000吨以内海洋大灵便型双壳干散货船等项目开发,迈出了大型海船设计领域的关键一步;完成江海直达干散货船3 500~11 000吨系列化设计,领先全国。ATB顶推技术的研究开发,形成46 000吨、5 000吨和400TEU敞口集装箱运输ATB顶推船队运输方式,填补了国内空白;2 000~3 500立方米LPG船、2 000~3 500吨化学品船的开发设计成为拳头产品。新一代80~400TEU集装箱船受到了长江各航运企业的关注。东海大桥300吨墩身运架驳、印度电力推进150吨全回转超重船、重庆港400吨全回转浮吊等一批项目的研究设计成功,得到行业的高度肯定。

 图片1.jpg

 万吨级江海直达自航油轮船队航行在长江下游

 

 

(四)沿江省市航运科技新发展

2006年5月,由浙江省嘉兴市港航局和中科院上海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数字航道多项关键性技术,在嘉兴北郊河、南湖旅游区成功完成实地测试。测试表明,该技术实现航道现场与水路指挥中心之间实时移动语音、视频传输,实现了夜间监控、目标锁定及图像增稳功能,并利用无线传感技术实现航道水位的实时监测、传输和分析预警功能。

2007年,江苏省镇江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承造亚洲最大的13 500方疏浚工程船“新海虎”轮全自动控制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月29日,湖北省《三峡库区港口高边坡稳定性研究与防护新方法》,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香根草植被与加筋土相结合的边坡防护技术在港口边坡实践应用中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12月8日,《汉江丹江口至襄樊段航道整治技术研究》通过交通部技术鉴定。该项目提出了不同类型坝下河段中河道纵横向调整的特点与规律,建立了适用于宽级配冲刷过程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和整治线宽度半经验半理论计算公式和经验公式,提出了卵石河床航道整治建筑物新坝体结构。

四川省组织开发的浅吃水特重大件(单件450吨)机动运输货船,航区涵盖A、B、C及J级航段及岷江急流航段,为背载式双尾肥大船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将“单件450吨三峡机组转轮”特重大件从岷江乐山运至长江三峡。2003年8月,该船安全运输440吨三峡机组转轮(直径10.07米,高5.43米),开通了岷江至长江下游大件运输高等级水运通道。《集中载荷作用下的船体结构强度计算方法》和《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相识畸变模型试验分析法研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进入21世纪,长航系统坚持分级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全方位的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全员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把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放在突出位置上”的职工教育新格局。“十五”时期,职工受教育面超过90%。

2002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长江航运教育系统格局产生重大变化。原长航局管理的院校划转3个,长航职工大学升格为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与湖北大学联办知行学院,开始了普通本科教育。同时,举办了高等职业教育、成人专科教育和电大、自学本科及函授等多种办学形式。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形成以高职为主体,成人教育、党校教育、船员及干部培训四种模式的办学格局。各港航单位落实“科教兴航”战略,突出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取得明显成效。长航局全年培训职工总计12 177人,投入经费1 760.4万元。2004年,长航系统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实施人才强航战略,开办长航系统首届硕士班、博士班,全年培训职工8 068人。8月10日,长航局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班开班,40多位学员参加学习。长江海事局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办博士学位课程进修班,30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参加学习。长江航道局实施“111”人才战略,通过摸底、申报、审核,组织了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专升本的职工培训。

“十五”时期,长航系统积极探索职工教育培训新路,投入4 021万元,培训职工51 076人次,其中干部继续教育27 699人次,3 566人参加学历教育,硕博研究生达85人。相继成立长江航道局培训中心、交通部海事局武汉培训中心和长江航运人民警察学校。教育对象由学历生为主开始向干部职工培训扩展,成为全国交通水运培训市场的一支新生力量,为长江航运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南京港.jpg 

 

三、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2001年,长航总医院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成立“神经外科协作中心”。2003年,神经外科开展100多例大型神经外科手术,90%达到华中地区先进水平。神经外科、内科、麻醉、影像学及部分医技科室的医疗水平及业务量明显提升。至2005年底,神经外科协作中心实施1 200余例手术,其中85%以上为脑瘤手术。高难危重手术占五成以上,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填补湖北省多项空白。

2004年4月,长航总医院成为武汉市“神经外科市级重点专(学)科建设单位”。11月,再度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成立“神经内科协作中心”。为方便长航职工、家属、周边居民就医,设立4个社区服务站。2005年,长航总医院纳入武汉警医联动抢救机制,设立绿色通道急诊科,开展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抢救。警医同步接警,实行24小时值班待令,专车专用,开设绿色生命通道。

1627478414864558.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黄强,笔名常杭,著名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35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1627478480760106.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孙新华,笔名新华,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2年参加工作,在部队和公安战线工作多年。1994年起先后担任芜湖港务局局长、党委书记;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及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金锚奖、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交通部人事部全国劳动模范、长航十大杰出人物、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等称号。长期致力于长江港口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成为全国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