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与我国好几个建在陆上、也叫金山寺不同,福州金山寺建在乌龙江中的一块大礁石上。
5月14日,星期天。我们临时改变游览、住宿泰宁古城的行程,驱车约400公里,从赣东黎川到闽中福州,径直泊车于乌龙江畔,游览岛礁上的庙宇金山寺。
闽江在流入东海前,分汊成南北两支。北支叫白龙江,南支称乌龙江(两江在福州马尾合流入海)。与我国好几个建在陆上、也叫金山寺不同,福州金山寺建在乌龙江中的一块大礁石上。
不知在宋代的哪年哪月,别具匠心的当地人,在乌龙江洪塘渡口处江心的岛礁上,建了这座七层八角的实心石塔。
后来的后来,人们又绕着石塔环环扩建庙堂,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巧的寺庙建筑群。
金山寺四面环水,距岸边约200米,进庙要坐渡船。渡船是靠船夫牵引一条连接岸边的固定绳索前行的。这条粗长的绳索一头连着码头,一头系在寺庙的护栏上。
2019年4月21日,我们曾在湘西花垣县边城镇坐过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拉拉渡”。坐“拉拉渡”朝拜金山寺,也是我们想去看看的缘由之一。
历史上,洪塘曾是闽侯县治,官员进城进京,均从洪塘渡口顺水行舟向乌龙江东行。1991年,洪塘大桥建成后,洪塘渡口功能不再。
仓山区政府立的“洪塘渡口”石碑,是对那个年代的记忆。
史载,洪塘古渡“江水深且寒”。我们看到,退潮后的渡口江滩裸露,礁石嶙峋。据说现在这里退潮后,一根竹篙足以插到江底。
因为建在江中的礁石上,始建于宋绍兴(1131一1136)年间的金山寺,不仅每天要经受潮涨潮落,惊涛拍岸,历史上还遭受了无数次特大洪水袭击。
水绕寺转,寺随江浮。千年来,金山寺像一个护家的长老,坚守着自己的家园,不离不弃。“从潮升降,水涨寺浮而不淹没”。
金山寺正门上的对联,为朱熹所写: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是对金山寺千年中流砥柱的佐证和赞誉。
女儿做旅游攻略时,将我们游览的时间定在下午,期待观赏金山寺的落日晚霞。
但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知是雾还是霾笼罩的金山寺。
在自然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在社会生活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南宋辛弃疾有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现实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时,就只能学会接受现实。
作者简介:周家华,1951年出生,湖北洪湖人。副研究员、主任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水运报社记者、副社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江航运》杂志主编。出版有新闻文学作品选集《沧海擷浪》、摄影作品选集《镜头视野》,《京杭运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