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湖北省红安县城往北,驱车二十公里,进入阳台山大山腹地,
一条新铺的水泥沥青路,沿着蜿蜒幽静的山道盘旋而上,途经天然泉水形成的阳台山水库,两面峰峦夹一条溪水,沿溪而上来到阳台山半山腰,眼前豁然开朗:溪的尽头,山坳的缓坡上,尽见一个被绿树红花掩映、青藤爬满墙壁的古村落,一座座古民居高低错落,依山而建。门前小溪涓流、水车瀑布,屋后茶树满山、果蔬飘香,三五成群的游客徜徉在古村院落间……这便是华格里。
华格里对于前来游览的客人有几分神秘感。初闻华格里之名,甚感洋气逼人,此名莫非从外国引进而来?如今兴赶时尚奔新潮,附庸风雅是常事,取个洋名好博取名气吸引游人。几经询问,方知华格里并非外来名,而是本地原始土生土长之名,因阳台山下有一河名华河,河上阳台山村有一塆名华家的自然村落,当地方言的发音将华家读成华格,随口而名,约定俗成,故华家里就是华格里,虽是土生本名却不乏雅趣洋味。
华格里位于红安县阳台山村万亩高山茶园核心地带,山峦溪水相映,山护着水,水连着山。相传,华格里古村落具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这里空气自然清新,古色古香古韵,田园沟壑纵横,溪流绿水绕石屋而鸣奏,青砖灰瓦随树影而闪烁,几百年来这里的人丁枕山而居,依水而息,山水融合,浑然一体,恬淡绵长,真乃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来到华格里,仿佛进入了梦境,眼前有景道不得,别有天地非人间!慕名而来的客人岂能不醉?闻其名雅心先醉,未见真身先有
情。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看。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树水石之间也!
华格里之醉,醉在山。华格里的山名阳台山。有神话传说,混沌初开后羿射日,一枚调皮的太阳,在弓与箭的呼啸声中,碎裂成片片陨石散落人寰,堆积成一条绵长巍峨的山脉,登高极目望去,山体通透发出道道霞光,山民惊诧之奇异,惊喜于吉兆祥和,自此冠山名曰阳台。村落两边山峦起伏,山色如黛,苑如画廊,如伸开的两条长长的臂膀,将古老秀丽的华格里拥抱在怀中。阳台山亦为红安之名山,著名的红安绿茶之乡,茗香之岭。站在山顶,四处景色可尽收眼底,饱览茶山万顷,俯瞰茶乡民俗风情。环顾四周,无山不绿,无岭不翠,无限生机纷至沓来,顿感登高而天地阔,心旷而神怡。
华格里之醉,醉在树。华格里被树林花草包裹着,掩映在绿色丛中,山树皆秀色,花草披落晖。拥抱村落的环山之上,生长着松树、杉树、毛栗树……野兔、野鸡在林间自由穿梭。村道两旁的竹子长成几里路的竹墙,装点着进村的道路。新栽的几千株桂花树亭亭而立,成为华格里理想中的桂花山道,桂花长廊。风来松涛鸣,雨去竹影摇,蜂飞蝶舞,不请自来。五彩斑斓的蝴蝶、百灵鸟、丹顶鹤翩然而至,仅在华格里这个小古村落,各类蝴蝶40余种,其中包括我国最大的蝴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裳凤蝶。绕行前山后岭千亩茶园,整齐的茶带,远远看去,似绿色腰带,缠绕在阳台山上,晨雾之中,忽隐忽现,恍如仙境。茶坡茶岭滿目成景,美不胜收。人说是五百年前,疯魔道人传经释道带来茶的种子,数年后,茶便在阳台山叶落生根,到今天“红安茗茶““老君眉"“国风"“楚风”茶怡万户千家,香飘四面八方。茶风千里,阳台山乃成红安名茶之乡,并成为卾东香茗中心!北岩那一坡朝阳、并经年云缠雾绕的陈年老茶,更是红安茶中的精粹!
华格里之醉,醉在水。华格里的水,来自绵绵不绝的山间小溪,溪水清、绿、柔、欢。小溪泉流,从山上蜿蜒而下,终年不绝,曲水流觞,清澈见底,潺潺有声,浅唱低吟。这里1.3公里的村前溪沟修建成7级滚水坝,形成独特的瀑布,小鱼小虾,在泉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弋,成群的白鹅在溪水中嬉戏寻欢。山间野塘,清澈如镜,清得却步,澈得颔首,树影婆娑,倒映水面,莺歌燕舞,恰是惊鸿照影来。水照山色,有如画屏,那是天然的山水风景画。阳台山水库内长年蓄水八成,再天干的时候,也有泉水冒出来,为山里人输送着甘甜乳汁。智者乐水。阳台山茶香百里,不仅有好山,亦不乏好水!好山好水看不足,有此天然氧吧,能不养出好茶?华格里山泉山溪引水而下,又有水涧水库,灌溉着阳台山的坡坡岭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
还有更醉的,是华格里的石文化。石屋、石磨、石磙、石碾、石槽,无不渗透着农耕文化的辉煌印记。青砖黛瓦马头墙、翘角飞檐长石条、石阶深巷大宅院……漫步华格里,宛如走进“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
华格里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荆楚风格特色浓厚。这些都是建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单层土坯砖石房,经过改造后更具传统的鄂东北民居特色。濒临倒塌的老屋建成了高档宾馆“雅集山居”,破损的红砖房子蝶变为多功能室……
村头摆放着的一副石磨,激起了参观者对农耕时代的遥远追忆。一盘石碾上凿刻着的“光绪”二字清晰可辨,可以触摸到华格里深厚的石文化底蕴。说起石碾,古代流传下来的规矩可大有讲究,如碾下不碾上,碾西不碾东,就是说碾子要放在村子的西边和下方,不然不吉利,影响村子人财两旺。更有四句民谣让你听了乐不可支:“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铁钉,铁钉上面安转转,转转上面驾畜生”。当地还流传着另一首农耕时代的农具民谣,也让你闻之拍手直叫形象生动极了:“上有张万良放赈,下有罗汉屯兵,铁拐李私通外国,伍子胥吹散了百万雄兵”。
走进一栋名为“大乘院”的单门双层独院民宿,推开两扇厚重的木门,木刻门匾上悬挂着名家书写的“磊墅”二字赫然得见。“磊墅”里保存着三块石头,可谓华格里的镇塆之宝。一曰飞来巨石。此巨石由山上滚落而下,原是山上拴牛所用,约30吨重,难以挪动,建造者只好在飞石落地处因地就势围石造屋,建好后在巨石旁摆放着绿色植物,成了一道搬不走的室内风景,听者不禁哑然称奇;二曰磨秀餐桌石。斜阳透过两扇落地飘窗,照亮整个大厅,直径2.4米的光绪年间旧石碾盘变成了圆餐桌,做成桌子脚喻意时来运转;三曰茶台石。在废弃荒石料刷上透明树脂与老树蔸架起长2米多长的茶台,透明发光,有如天然大理石。三石功能各异,宛若天成,为古石文化增添了一段新的传奇故事。建造者在修复古居时,尽量就地取材,坚持修旧如旧、古今融合,让修缮后的民宿既独具特色,又与游客的山居生活水乳交融。匠心独具的修缮,赋予了每栋房屋不同的生命力。在“磊墅”大厅里,悬挂着一幅“华屋秋墟格变一瞬,里戚班匠家炳八乡”的对联,亦为名家所作,配挂在一幅大气雄浑的山水国画两边,格外引人注目。沿着木楼梯来到二楼卧室,柔和的灯光、户主留下的老式雕花木床、飘窗旁时尚榻榻米,既有原生的泥土味道,又洋溢着现代气息。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栋4间单层土坯房及牛圈、柴火房呢!华格里犹如一位穿惯了粗衣的村姑,突然撩起了神秘的面纱,掀开了美丽的盖头,换上了华丽的服饰,增添了几分妩媚,几许娇羞,更显得风情万种,妖娆迷人。
一半清欢,一半烟火!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总是向往乡村的质朴与宁静,向往与山水融合的闲情生活。深山里的华格里,望山见水,人与村落、人与自然融合恰到好处,这里是集文化交流、森林康养、文旅休闲、特色农林产品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样板,这里是富有地域特色、活化利用古村落、承载田园乡愁的网红打卡地。这里还将建设华格书院、青少年研学中心、生态农业体验园、山地俱乐部等,形成集红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研习、古村落保护实践于一体的山居综合体。古村落焕发新魅力,一栋栋沉睡的老屋也因此被唤醒,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沉寂的深山古村人气越来越旺。这个深山坳里还吸引外国人和博士团队来访,邀请法国、荷兰、巴西等外国教授学者前来考察交流,一批批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作家协会等文化团体入驻华格里。
这便是华格里。这里青山为邻,古树相依;这里小桥流水,茶韵飘香;这里飞檐黛瓦,阡陌小道;这里是更多的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程乐淦,笔名南国秋,湖北省红安县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党史文献和地方志学会会员。作品以散文诗歌居多,见诸全国各类报刊,曾获《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020》大赛奖,《深圳诗词2018》大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