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来听东林寺里钟
每次在汉停留,我都喜欢下榻在螃蟹岬地铁站附近。
原因很简单,武汉的朋友大多居于武昌,便于互动交流。这些老同学老朋友们,或在文化教育部门主事,或在党政机关任职,虽人在官场多年,但文学初心未改,个个低调谦和,平易可亲,把酒畅叙之间,对于文学和历史文化,都有着深刻的感悟和共鸣,谈到武昌的人文景观,他们介绍的去处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昙华林。
昙华林,一个著名的中西文化交汇之地,风雨不变百年古街,行走其间,古风依旧,暗香袭人。
林林总总的老建筑见证了林则徐、张之洞等历史名人的足迹,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徐源泉、石瑛公馆等建筑经过修缮,保留了原有的风貌,让人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呼吸。
此外,这里还有圣诞堂、仁济医院、瑞典领事馆、文华学院等外国经典老建筑,每一座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风格。
昙华林的独特气质里,隐藏着无数未被发掘的秘密。只有当我们细心地观察和品味,才能发现它每一处完好无损的地方都铭刻着岁月的痕迹。
自1861年汉口开埠以来,昙华林区域逐渐成为华洋共处的繁华地带。如今,这里街道静谧,艺术与设计的氛围异常浓厚,吸引了无数游客和艺术家前来探访。
昙华林32号是一栋保存完好的欧式洋楼,具有独特的独门独院设计。这栋建筑曾作为电视剧的取景地,其天井内的彩色玻璃和雕花栏杆展现了浓厚的异国情调。
正是在这幢具有历史意义的老房子里,共进会领导人刘公与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赵师梅等人共同设计制作了辛亥革命的大旗。
在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有一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这是一座民国初年的学校建筑。1938年,国共合作时期,政治部迁入武汉,第三厅在此成立,由郭沫若担任厅长,并由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第三厅汇聚了300多位文化界精英,他们在此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十四中校园为湖广总督林则徐兴建的丰备仓遗址,1903—1907年,张之洞先后在此开办公立小学和中学堂,1912年为省立第一中学,现产权属第14中学。
原清末北洋水师翁守谦的故居位于昙华林75号,建造于1895年前后,为二层砖木结构。
翁守谦,福建人。曾是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作为幸存者的翁公,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为的是寻求一份长久的心灵安宁。
站在一个拱门口向里面看,可以看到一些房屋的旧时轮廓,那里是瑞典教区旧址。这些建筑是2层和4层的砖木结构。当时基督教瑞典行道会创立瑞典教区,在武汉成立湖北总会,驻地就选在此。
石瑛先生故居,坐落于一幢庄重而质朴的二层小楼,见证了这位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忠实信徒的辉煌历程。作为欧洲同盟会支部的创建人和负责人,石瑛先生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于创建国立武昌大学时,在武昌区三义村购置了这座住宅,使之成为辛亥首义革命前辈在武汉市内珍贵的历史遗迹。对于研究与展示辛亥革命历史和武汉名城发展轨迹,这座故居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故居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见证了众多历史名人的往来与交流。董必武、陈独秀、陶铸、李四光等名人曾在此频繁往来,共同探讨民族前途与国家命运。
另一处值得关注的故居是朴园,这是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钱基博先生(钱钟书的父亲)的故居。朴园诞生于1936年,作为当时的私立华中大学(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修建的新公寓之一,这里既是钱基博先生教育思想与学术研究的摇篮,也是他与家人共度时光的温馨之地。
当时,和朴园类似的小楼有近百栋;抗日战争中,这里一度成为日军的宪兵司令部,房内也改成了可以推拉的日式门廊;到1946年,钱基博住进这栋历经更迭的小楼,成为昙华林居民之一,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11个年头。
如今,钱基博所居住的房间被改造成了“艺术沙龙”。在深沉的咖啡色背景中,考究的桌椅摆设和野生的芦苇蒿草相映成趣,保留原貌的壁炉和仿古的吊扇、窗户遥相呼应,在这里,艺术的典雅向历史的沧桑致敬,它们一见倾心的邂逅迸射着无限风华。
小楼昨夜又春风,如今,那棵300多岁的朴树树荫垂青,把窗口染得碧绿。2005年3月4日,在武汉市政府公布的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中,钱基博故居被评定为一级保护建筑项目。
从戈甲营44号的小铁门进去,可以看到一座基督教崇真堂。这座教堂由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主持兴建,是武昌地区的第一座基督教堂。经过维修和保护,这座教堂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
教堂是一座平面拉丁十字形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可以同时容纳600人做礼拜。2000年恢复使用后,周围居民经常听到优美的钢琴与和唱声从这里传出。
漫步在县华林的小巷深处,历史的痕迹在每一处角落里悄然浮现。林则徐、张之洞的脚步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而老武昌的市井生活则被定格在了时光的长河中。这里,更像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去处,少女的曼妙身影、艺人的手绣雕塑,以及明信片里的老武昌,都让这个空间仿佛在时光中被拉长。
随着岁月的冲刷,人们似乎更加珍惜那些被筛下的历史碎片所散发的韵味。昙华林,已不再是瞬息万变的时光所能定义的,它留给后世的,是厚重的历史底蕴。
时光仿佛在这里停驻,每一寸巷子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昙华林戈甲营那扇古老的木门,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的春夏秋冬。这里,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无数人的生活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行渐远的时代留下的岁月流光。
离开昙华林,悠扬的钟声依然在耳边回荡,如同夏日的清风拂面。曾在巷子里穿行过的神父、牧师和修女们的身影,仿佛在眼前飘过,他们的笑容和关怀,如同明亮的一束光,照亮那些虔诚人士的心灵。而那些达官贵人的沉重脚步,也仿佛还在巷子里回荡,他们的故事和传说,流传在人们的心中。
凝视着这条历经风雨的古街,我想,任何华丽的赞誉在此刻都显得多余。
江湖之上:极目楚天舒
我走在武汉的烟波江岸,眼前熟悉与陌生的气息,总让人梦回千年。
如今,天堑变为通途,繁华此起彼伏。高山流水一览沧桑,中华文明也在春秋流转中传承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琴瑟和鸣,大江大湖留下的高洁与深沉,从未走远。
当夕阳染红了江水,长江两岸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外衣。华彩喷薄的江滩,时而在建筑的遮蔽下消失,时而在街头巷尾闪亮登场,行人、车辆、商铺、灯光,共同编织着武汉夜幕下的千篇一律——半江瑟瑟半江红。
除了两江四岸,武汉还有一个高光所在——东湖。
东湖,一处洋溢着清廉与高洁之气的圣地,比起许多古老街区,这里的故事更加厚重精彩,更能浸染人们的生活。
这里蕴藏着许多历史人物廉洁奉公的清风正气:梅岭一号毛泽东居处卧室的俭朴,朱德同志钟爱的花中君子的纯洁,屈原坚守正道、忠诚爱国的情怀,感人至深,弥久难忘。33平方公里的水域湖光山色交相辉映,34座山峰连绵不绝,宛如一幅水墨画卷,在层层叠叠的时光深处,闪动着绿宝石一般的波光,同样是城中之湖,同样有着超高颜值,千百年来,就这样不被打扰地躺在城市的心脏,堪称是城中大湖之光。
行吟阁景点坐落在听涛景区东湖大门内的湖心圆形小岛上,由两条长堤与之相连。该景点始建于1950年,其名称源于《楚辞•渔父》中的诗句:“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据传,“泽”即今日之东湖所在地。行吟阁的檐下悬挂着“行吟阁”匾额,字迹为郭沫若所书。阁前矗立着屈原全身塑像,雕塑庄重严肃,清瘦飘逸,仰望天空,仿佛面对大湖行吟悲歌。
“廉洁”一词的起源可追溯至屈原的著作《卜居》与《招魂》。在传承千年的《楚辞》名篇中,诸多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内涵,例如体现坚守理想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强调遵纪守法的“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反对虚假行为的“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以及强调自律的“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等。
在这个日益喧嚣且流于表面的时代,大众对价值的判断、贵贱的区分、毁誉的取舍乃至得失的权衡,似乎已在尘世洪流中趋向于一种近乎冷漠的状态。然而,屈原那些震人心魄、闪耀着智慧烈焰的警世金句,恰似黄钟大吕之音,穿透时代的迷雾,敦促世人挣脱现实的束缚,逃离浅薄与短视的漩涡,在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灵魂深处,播撒下清白如玉的廉洁精神与挺直如松的正义信念。
屈原纪念馆内,陈列着关于屈原的文献资料、后世研究成果以及书画艺术作品等。馆前矗立着屈原半身塑像,其双目凝神,直面东方。1979年4月,叶剑英同志在视察游览东湖后,欣然题诗:“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高度评价了屈原的品行节操。
余秋雨曾言:“自屈原起,遭受嫉妒与诬陷,成为中国文人跨越两千多年的永恒主题。而所有崇高与美好,皆由这一主题孕育而生。”当我们站在行吟阁前,注视着那尊雕像,内心不禁会泛起涟漪,触摸与怀想,行吟与苦痛,早已把这里打磨成虔诚的膜拜之地,但愿熙来攘往的人们不会忘记那个高洁的灵魂,那种纯善的本性,那种自省的廉洁,以及那份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定。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武汉有太多的魅力与从容值得大书特书,每个地方都充满着活力与动能、修远与求索、古典与现代,每个地方都铭刻着历史洪流中积淀的九死不悔的精神。每一座高楼、每一条街道、每一朵浪花,每一棵树木都在见证一座城市奔赴向前的勇敢脚步,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与希望、兴盛与悲欢,诉说着一座城市的脉搏与生存故事,在时间脉络中探索着勇气和智慧,续写着新的传奇。
太多的古典与厚重已无须赘言,每一个名声在外的地方都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像是绢帛之上密密麻麻的注解,像是一幕幕飧食不尽的文化盛宴。
行走大武汉,且行且感叹。每一步行走,每一程驻留,都让我仿佛穿越时空,非凡的文化旅程中,大江大湖的苍茫与顿悟瞬间交织,温暖着苍老年华的人生追求。
两江四岸,九省之会,于石坊间拂去破碎尘烟,在桥栏边种下今日芍药,是人文美地,静谧之所,也有水火相济,江湖大气。
武汉有太多的深刻和浪漫,却只是化作一星灯火,点亮黄鹤楼之巅,东湖侧畔;或是几许幽香,萦绕你我心头。今日的凝视,终会变成历史的印章,刻在跳动的心上,而武汉的故事,亦将在一代代人的传颂与演绎中,愈发鲜活生动,诗意盎然……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朱湘山,豫籍海南人,毕业于荆州师专、华中师大中文系和湖北成人教育法学专业,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任职于兵器部五二五厂、荆门市人民检察院和海南省公安厅等单位,有作品见诸报刊媒体和国内征文获奖多次,作品入选高中语文试题和多种散文选集,已出版散文集三部:《穿越苍凉》《微烛》《苍烟》。曾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个人称号,立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