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景推介·尘埃上下(之十四)

经山南那位朋友的多方联系,扎热桑丹曲林寺现任住持、第七世扎热活佛、八十一岁的朗卓多昂丹增多杰终于同意,于今天上午十点在山南市佛协的佛堂,接受我们的拜访。

微信图片_20250114103251.jpg

第七世扎热活佛



据朋友说,山南地区目前只有他一位国务院认证的转世活佛,在藏区他也属于年纪较大的高僧,市里在佛协大院里为他提供了一套房子,供其闭关静修。他老人家每隔一段时间,要来市里住几天。这期间他同意见我们,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吧!

我们三人,加上昨晚从武汉赶过来的吴总,生怕错过了机会,清晨从宾馆出来,发现佛协就在离宾馆不足三公里的地方。

时间还早,也不能傻等。老刘说,昌珠寺就在前面六公里的地方,先去那里看看。到昌珠寺的时候,不到九点钟,寺院的门还没开。寺前广场上,已经有很多磕长头的藏民。护手板在地上滑出“哗哗”声,晨光普照着他们专注的脸庞,透出虔诚、圣洁。

九点钟,随参拜的人群,静静地踏入昌珠寺,感觉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安详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内心的平和。佛也从容,我们也从容。

微信图片_20250114103243.jpg

昌珠寺


   

这座跨越一千三百多年的古老寺院,是世间仅存珍珠唐卡的所在地。它曾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冬宫,寺内至今还保留着文成公主用过的锅、炉和她亲手绘制的释迦摩尼唐卡。细细参观,时光仿佛倒流,松赞干布时期的辉煌依稀可见。它虽然没有布达拉宫的雄伟,也没有拉萨三大寺的超然地位,但在藏民同胞心里,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十点钟,我们准时到达了市佛协。

在大门口等候我们的是佛协工作人员,一位美丽端庄的藏族姑娘——白马曲珍。

在院内,她简单地介绍了活佛的情况。活佛一九四三年出生,五岁被选为转世灵童,九岁学习仪轨、经论,十四岁听闻北伏藏全部成熟解脱的灌顶和口传。文革时期受到冲击,但贤者风范长存。形势转好后,开始重建被毁寺院。他坚持闭关修行多年,为信众灌顶传法无数,利益众生,孜孜不倦。深受信众的顶礼膜拜。

上到二楼,一位中年僧人立于门口,微笑地迎接我们。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告诉我们,他是活佛的随员。活佛刚做完早上的功课,在客厅等我们。

进门后,只见背靠窗户,端坐着一位红衣老人,他慈祥的目光透过眼镜,含笑看向我们。从他头顶照射过来的阳光,仿佛跨越了千年,温馨、厚重、庄严。

他朝我们挥手,指示我们靠近他坐下。白马曲珍也靠近他,充当我们之间的翻译。

他让我们先喝随员和义工端上来的酥油茶,品尝桌上摆放的唐粒和水果。

他说,自己学习不够,汉语讲不好,你们来看我,说明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你们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讨论。

一听翻译过来的话,我们顿时明白,什么叫大德高僧。这种谦逊,这种平等,这种境界,我等凡人望尘莫及。

我说在内地的寺院院墙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身为我所用,但身不是我;衣为我所穿,但衣不是我。那什么是“我”?

随员和义工,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笑出声来了。我浅薄了吗?

活佛笑看我的目光充满悲悯。他缓缓地说道:你的心就是你,你在你心里。要从两个方面理解院墙上的这句话:一是你住的房子久了、破败了,你就要搬走。过段时间那房子也塌了,没有了。你走,是带不走这个房子的。它不是你的,身体也是如此。实际上你什么也没有,带不走的。二是你可以在你心里,也可以去虚空。但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不可妄想太多,守住你的心,就守住了本我。我到那里去了,是因果业报,你左右不了的。

老李接着问,人究竟有命运吗?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吗?

他顿了顿,没有直接回答。他说,我就是上辈子没修行好,这辈子还要轮回为人。这些都是因果业报。大家还是要多做善事,自然有果报。所有业报果现,应该坦然接受。

微信图片_20250114103258.jpg

昌珠寺的朝拜者



谈话进入尾声时,他让我们几个过去,给我们灌顶,然后将哈达挂在我们脖子上。说,你们会一切顺利的。

一种温暖,一种爱意,一种从容,向我们慢慢通透过来……

从活佛的房间出来,阳光正好,白云在蓝天上悠然地飘浮。阳光、蓝天、白云,亘古如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写于2024年9月15日

 

 

作者简介:清风徐来(本名徐斌),曾任武汉市市直某单位主要负责人,现为武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参事室)咨询委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