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追梦》连载(之二):知向谁边?

微信图片_20250702053617.jpg

繁忙的天津港


秦皇岛一瞥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名为《浪淘沙.北戴河》。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于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在北戴河激情挥就。

今天早上,我们从开封出发,经天津去秦皇岛。车环渤海湾的路上,这首词忽然在记忆里跳出来,一直在心头萦绕。

徬晚抵达秦皇岛,极目远眺,海天苍茫。渤海湾这片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曾为隋炀帝东征、唐太宗巡海、明成祖迁都提供了成就伟业的屏障。既有曹操“东临碣石”、挥鞭秋风“涌洪波”的豪迈,更有近代列强叩关、大沽炮台挡不住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登陆、北洋水师沉没的民族之耻、中国之痛。这一路上的一景一物都让我们不自觉地以历史的纵深丈量着“换了人间”的时代巨变。

微信图片_20250702053625.jpg

秦皇岛的老龙头



今日的渤海湾,早已褪去战火的焦土。这里开放的港口,带动湾区变成了经济发展的热土:秦皇岛的万吨巨轮吞吐不息,天津港的集装箱如积木垒砌,中欧班列从天津启程,“冰上丝绸之路”经渤海延伸至北极达欧洲,一带一路的愿景在此扬帆。环渤海经济圈内,京津冀的脉搏强劲跳动,雄安新区的蓝图正从纸上走向现实。昔日曹操观海的碣石山,如今游客如织。毛泽东笔下的“白浪滔天”,已成为滨海文旅的招牌。渤海湾的潮汐,推动的不仅是渔船,更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然而,这片海域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消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南海争端、台海危机、朝鲜半岛博弈,让渤海湾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美国军舰的“自由航行”、日韩的军事联动,如阴云笼罩在海平面。

但今日之中国,再也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旧邦。就在前几天我们的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在渤海进行了服役前最后的抗爆试验,震惊了欧美;“辽宁舰”、“山东舰”带着几群护卫舰,巡弋深海,清澈了那些想在我们面前玩心眼的眼神;东风导弹太平洋“炸鱼”,震慑了宵小;北斗系统织就天网,“千手观音”信息感知和“战颅”决策指挥系统,揽尽天下异动。渤海湾的浪花里,激荡着大国崛起的自信。

微信图片_20250702053633.jpg

秦皇岛的空军训练



从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来看,中国面对海洋的态度从来就是为和平而来的。今天的中国,更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舵,以多边合作互利共赢为帆,正在逆全球化的波涛中破浪前行。渤海湾的每一朵浪花,都在诉说一个中华文明的宏图大愿: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征服海洋,而在于与海洋共生,尽管我们在历史上受过屈辱和苦难。正因为我们有过苦难,我们更要下决心主导一个新世界,不能让其他的民族受同样的苦难。

“知向谁边?”毛泽东当年的叩问,今天的渤海湾有了答案:向民族复兴的彼岸,向人类文明的星辰!

 

(清风徐来  2025年4月8日写于秦皇岛)


 

作者简介:清风徐来(本名徐斌),曾任武汉市市直某单位主要负责人,现为武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参事室)咨询委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