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忆陶军》是一本好书,给我们华师光荣的校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是我们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典型样板。这本书充满着正能量,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作用,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后有几点感想。
第一,关于发掘整理华师校史的问题。这两年,我先后看了五本书,董中锋撰写的《华大精神与人文底蕴——学人•学术•学养》,张建平主编的《华大往事》,党波涛主编的《华大名片》,王一民主编的《回望昙华林》,范军主编的《永远的怀念——忆陶军》。读了这五本书, 我思绪万千,感动、震撼、惭愧、自豪,一起涌上心头。惭愧的是,当时我还是一个小青年在宣传部工作,陶军同志在教务处当教务长 ,我们在一层楼办公,每天朝夕相见。他还亲自领导我们制定《华中师范学院学风教育条例》,那个时候没有多向他请教,多向他学习,所以现在很惭愧。身在华师六十年,不知道华师的光辉历史,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中华大学,华中大学,中原大学到华中师大,我们学校一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辉煌、群星灿烂,名流辈出,我们学校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大学,我们有湖北省第一个马列主义小组的成员——黄负生,毛主席说过:“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有中国最早翻译《资本论》的王亚南。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就有陈谭秋、李汉俊、刘静仁三位是中华大学校友,抗日战争写《黄河大合唱》的光未然也是中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因此,昙华林也是武汉的革命圣地之一。请问,全国500多所大学,有哪一所学校为中共一大贡献了三名代表?我建议学校的宣传部、图书馆、校史展览馆把这些书包括范军同志编的《永远的怀念——忆陶军》集中起来予以展出,并且配备讲解员,讲我们华中师大的光辉历史,让我们的新生一进来就受到爱党爱国爱校的教育,用校史上的人和事来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我们要学习陶军的光辉人格,坚持陶公办出版社的初心。陶军的一生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哲学家、教育家、宣传家,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在社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生前顺风顺水或者活得很光鲜,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更不要说活在人们心中了。而有的人死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越长,他的形象更加清晰,更加鲜明,他的人格魅力更加伟大,尊敬他的人会更多。而陶军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这本书就是明证。他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复任华中师院副院长时讲道:“我们都是共产党人,都是从五湖四海而来,都是为了华师的兴旺发达而奋斗,一切个人恩怨,一切的是是非非,都要化作烟云。我们要同心同德,捐弃前嫌,团结奋斗,为创办全国的优秀师范大学而尽职尽责。历史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膀上。”当时我就在现场,那天是下午四点钟,在3号教学楼朝西的会议室,他对着全校的中层干部讲话,戒勉大家不要计较“文革”中同志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要团结一起向前看,要有办好新华师的责任担当。那一天,夕阳照进会议室, 他满身布满了金色的光辉,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大家凝神聆听,场面真是感人。直到他的晚年,为了准备一篇学术报告,他人住在医院,床上放满了书籍、报纸,他和武承先副院长住一个病房,武院长心疼地说:你这哪是来养病的,你是来工作的嘛。没过多久,陶公就因为劳累过度去世了,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华师出版社的成立是陶军同志冲破阻力促成的,我从范军同志编的这本书里看到陶军在一首诗中的自述:“士林新老多修撰,钜制华章争出版。勤栽梨枣供同济,育材成梁齐高产。”为什么要办出版社?他的初心就是学校多出教材、专著,为国家多培养栋梁之材,促进教育高产。这就是陶军办出版社的心声。我们继任陶军同志办出版社的初期,一直坚守他的初心。几十年来,华中师大出版社没有出过一本被上级批评过的有政治倾向错误的书,倾心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这正是历届社领导和广大员工坚持走陶军同志办社的道路的结果。我在出版社的时候写书、出书,都没有利用出版社总编的名义搞特殊,也像其他老师一样给出版社交费,也不拿稿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受到陶军的人格魅力的影响。回顾历史,我们要继承陶公的办社初心,不说空话,不放空炮,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更多地出经典、出好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是关于历史史实的问题,有些要订正。例如陶军作报告,这本书里有三个版本,其中有的是道听途说,究竟哪个说法更正确,要订正。另外一个是关于陶军同志的平反问题,我说一点,这是邓小平、胡耀邦同志的决策,省委领导的决定,陶军同志的上级邓拓也介入了这个事情,都要讲清楚。
最后一点感想是学习先贤、匡正自我,我们要学习陶军刚直不阿、胸怀大度的高风亮节。历史是公正的,但历史的过程有时不一定是公正的。陶军同志1957年受到党内批判,在“文革”中被所谓“重新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受了多么大的委屈啊!他平反的过程也十分曲折,但他一直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原则,既坚持原则,又胸怀大度,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我们敬重陶军同志的为人,学习陶军精神,就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胸怀远大的革命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和忘我无私的共产主义者的胸怀,努力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做一名像陶军同志的那样的共产党员。
作者简介:尹均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