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国庆70周年来稿选登· 沐浴在共和国的阳光下(三)

国庆图片.gif

编者按:作者自小家境贫寒,是党和政府的关爱,让他读完了小学、中学,直至步入大学。在大学里,先贤们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对学业的攻关之精神,对学生的拳拳关爱之情,让作者铭记终身。自此,他投身于文学评论和写作学、国际报告文学的研究。作者是我国写作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是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的首倡者,是为《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斯诺平反的主要推手……其著作等身,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文化学者之一。作者对共和国的感恩之情,发自肺腑,笔端如行云流水,读者读后能感受到心灵共振。

 

 

三、学术研究成果得到社会肯定

 

上世纪80 年代起,我致力于“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的开拓工作,对欧美和苏俄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进行梳理和探讨,写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文章,有十多篇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或摘要刊登。我相继出版了《国际报告文学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专著、编著18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林非先生说;“尹均生教授对于国际报告文学的研究确实是在这个充满巨大生命力和发挥广泛社会效应的领域中间作出了全面而又深入的建树。”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斯诺研究中心主任王学珍先生说:您和您所领导的武汉斯诺研究中心,自1982年以来已出版了8 部学术著作,更重要的是您亲自培养硕士研究生,这将使斯诺研究后继有人。国家教委原副主任邹时炎同志说:“您的人格、文风可敬,您的事业心、专业心与不断追求精神可钦。做人的品格和作文的艺术在您身上是共存的。2012年,专著《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首届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奖”。评委会发布颁奖词:“尹均生教授是资深的报告文学理论家,著述颇丰,他长期以来潜心于国际报告文学的研究,《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是他这一学术成果的结晶。该著展示了近百年来国际报告文学的整体风貌,尹教授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国际报告文学研究开创者。作者还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中国报告文学,在报告文学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丁晓原博士在其《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安徽大学出版社)一书中列专章对我的报告文学研究予以评述。

纪念斯诺大会.gif

更令人感到振奋和欣慰的是改革开放40年,不仅国家的经济大发展,而且也是人文科学大繁荣的时期。桂子山前辈学者的学术事业在我辈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1998年,中文系以写作教研室为基础,用我在新闻和报告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向教育部申报建立新闻传播系,立即得到批准,设立了新闻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专业,即今天的新闻传播学院。(80 年代初,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朱九思院长邀请我为该校创办新闻系,因为学校不放人而未果;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要开设新闻系也派人来向我咨询意见)2012年,全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奖的8个奖项,有4 个奖为我本人和曾在我系写作教研室受业的本科生和我指导的报告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获得,也就是说,我校师生拿到报告文学研究全国奖项的半数,充分显示我校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实力和影响。随后,又有我的两位学生被聘为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项目的评奖委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我所招收的报告文学研究生,现在都是教授,从教于许多高等院校,有的还获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由于斯诺研究和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的成绩,1993年我成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定我是现当代文学博士点散文、报告文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2010年,湖北省大型时政刊物《今日湖北》刊登长篇通讯:《为美国斯诺“平反”的中国推手——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尹均生》,2011年文学院主办的《文学教育》刊登梁志群教授写的《国际报告文学学科奠基人尹均生教授》。2012年《长江商报》刊发《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中国拓荒者》,《文艺报》、《中华文化论坛》、中央“求是理论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均刊发了推荐书评。2013318日《湖北日报》刊登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樊星教授写的《充满阳光和活力的学者》,“中国作家网”、“中国日报网”、“湖北教育权威信息发布网”、“华大在线”等大型网站全文转载。2014年第10期《华中学术》刊发《桂子山我学术成长的摇篮》,介绍了我的学术历程;2015年,被邀请担任《国际友人看中国》大型系列丛书编委。我的个人业绩被载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家辞典》(英文版)、《中国写作理论家》等国内外辞书;20097月,入选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求是先锋共和国60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丛书(实践卷)。

研究斯诺的著作.gif 

 

赠书.gif

我虽然生在旧社会,但和共和国一起走过了光辉而艰难的70年,其中在桂子山度过了60个岁月。几十年学术追梦的路似乎有些漫长,但因为我有幸遇上了新时代,而且又扎根在文化底蕴丰厚、学术大师如林而又钟灵毓秀的桂子山上,我个人取得的成绩也只是沧海一粟,但我由此认识到,这几十年能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是得之于我们老师的知识哺育和人格熏陶,更得力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和煦春风、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开明的知识分子政策,党所营造的良好而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及家人的理解和帮助。虽然前进的路上并不平坦,也有过某些磨难和阻遏,但良好的大环境使我的追梦终成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知识分子要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建功立业。我虽然说不上建大功,立伟业,但在共和国的阳光下,能够继承先师,为学校的发展做一块垫脚石,为后人学子搭人梯,不负人生,无愧时代。这是我在新中国70年学术与人生成长之旅最深切的体会。 (完)

近照.gif 

作者简介:尹均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校出版社原总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秘书长、湖北省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湖北省编辑学会常务理事、武汉斯诺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出版《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写作学概论》、《20世纪永恒的红星》、《中外名记者的新闻风格》等著作18种,发表论文300多篇。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