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评弹·除了降价,“知网”还远远不够

知网降价了,而且降价的幅度还不小,硕博学位论文下载价格分别降价50%和62%。对于知网用户以及广大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这是件好事,毕竟建议知网降价的呼声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尊重知识产权、确保作者权益不受损害,知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光是降价还远远不够。

4f510c8355c93cc92e62109b88138a7.jpg



我们都知道,近期知网备受关注是因为一件违反法律的事情——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状告它擅自收录自己的100多篇论文。赵教授的胜诉反映了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但也反映了作者在知网上的权益很难保障。

此次知网降价,有媒体却评论道:“降价不等于知错就改。”的确,单纯的降价解决不了知网存在的根本问题。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单独和每一位作者联系以取得授权和转授权,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种情况下,知网作为我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发表和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供广大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科研之用,可以说是功莫大焉,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也正因如此,知网就更应该保持“清醒头脑”,用法治思维运营,努力把好事做好。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作者依法享有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不是所有作者都能像赵德馨教授那样理智冷静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任何作者的任何作品和创作权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知网不可以因此“钻空子”,更不能知法犯法。

知网利用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法规条款享受众多科研人员的劳动果实,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拿着别人的作品赚自己的钱”,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人民日报此前就针对知网这一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面对维权和批评,知网应当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赢得大家的谅解,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发展上,找到合理合法的平衡点,这才是长远发展的正道”。可见,改造备受诟病的运营模式,才能真正既赢得市场又赢得用户。

现在一些商家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往往采取价格一降了之的做法,但知网作为一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甚至国家责任的知识型、科技型、服务型网站,面对自身存在的诸种问题,面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期盼,估计“一降”也难以“了之”。影响越大,责任越大,知网应该拿出具体的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资源和产权的运作体系,才能既不损害作者的权益,也能正常运营,同时也赢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与尊重。

除此之外,知网还存在“挟期刊以令作者”的问题。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对知网胜诉的所有案例,其侵权作品都写作于2010年前。这是因为2010年中文学术期刊全面普及了期刊版权声明制度,大多数期刊都规定凡在该期刊发表论文,作者必须无偿同意该期刊将成果全文的出版权转卖给知网等学术数据库。针对这一点,知网应该学会与作者合作,以价值共创机制实现知识产权权利人、用户与平台的共赢,让作者能够通过知网这个平台获益,这样做既不损害作者的权益,也能激发作者创作的积极性。

近年来,知网获得过很多奖项,取得的各项成绩也很亮眼,但是不能被荣誉冲昏头脑,面对各项投诉和维权事件,知网应该反思。作为一家专事知识储存和“贩卖”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原创应该是自己责任和义务,也是自己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和必须守住的底线。

微信图片_20220102102510.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韩燕玲,女,22岁,湖北红安人,湖北媒体融合新闻发展有限公司编辑,曾在人民网、中国食品安全网、今日湖北、长江网等网站发表过一百多篇新闻和评论作品。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