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评弹· 健笔凌云赋长江

——长江诗人黄强辞赋评析

微信图片_20220122061347.jpg

作者与黄强(左)留影

                       

国辞赋史自战国末屈原、宋玉《高唐赋》肇其端,山水赋便绵延不绝。即便具及长江一线,宋玉《高唐赋》、郭璞《江赋》、苏轼《赤壁赋》等大家名篇佳作影响深远,令后世辞赋创作者难免望而生畏。

如何实现山水赋的创新性发展,是每位志在山水的辞赋家所必须深思的问题。于此,长江诗人黄强健笔凌云赋长江,作出了积极探索,为当代山水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样本。长江诗人黄强创作的《长江十赋》,以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为主要审美对象而创作的一组山水赋,包括《长江赋》《长江源赋》《金沙江赋》《川江赋》《峡江赋》《荆江赋》《浔阳江赋》《皖江赋》《扬子江赋》和《长江口赋》。笔者以为,该组赋作对中国山水赋追求创新性发展启示颇多,值得深入赏析。

 

一、万里风光一卷收

在中国辞赋史上,以长江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辞赋为数不少,除宋玉《高唐赋》、郭璞《江赋》和苏轼《赤壁赋》之外,袁乔《江赋》、庾阐《涉江赋》、曹毗《江赋》、谢眺《楚江赋》等均属同类。但其中绝大多数赋作,或简述长江之流程,或仅聚焦于沿途某一点,而缺乏对长江山水的完整刻画。如晋代郭璞《江赋》虽被誉为“我国第一篇专以长江为题材的山水赋”,但仅在篇首对长江之总貌做出了概览式描述,曰:

微信图片_20220122061406.jpg

 

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聿经始于洛沬,拢万川乎巴梁。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总括汉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乎柴桑。纲络群流,商搉涓浍。表神委于江都,混流宗而东会。

 

《晋书》谓郭氏此赋“其辞甚伟,为世所称”。然而,且不论“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及“总括汉泗,兼包淮湘”等地理认知是否准确,就景物刻画以观之,或为单篇赋体容量所限,郭氏仅以山川地理为线索,对长江自岷山导江至巫峡、江津、浔阳、江都,直至朝宗入海之沿途各处景物做出了粗线条的勾勒,而未来得及展开充分描绘。他者如苏轼《赤壁赋》则主要着眼于长江黄冈赤壁之一处,更难窥见万里长江之全貌。当然,诗文之高下并非仅仅取决于是否具有完整的景物刻画,《江赋》《赤壁赋》也并未因此而有损其艺术成就。只是对于中国第一长河的长江而言,始终缺少一次整体性的文学观照,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今,长江诗人黄强的《长江十赋》恰好适时弥补了这种缺憾。

长江诗人黄强笔下的《长江十赋》,巧妙地采用十赋连缀的形式,万里长江一卷收,有效地突破了单篇赋体的容量限制。其不仅于十赋之首的《大江赋》中选取了近二十个典型景观,对长江做出了如郭璞《江赋》一般的俯瞰式概览,而且还在余下九赋中,分别对长江源、金沙江、川江、峡江、荆江、浔阳江、皖江、扬子江和长江口各处的自然风光、历史古迹、文化变迁、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予以了精彩的描摹,从而将一幅“浩浩长江”“出山入海”的完整山水画卷呈现在世人眼前。十赋铺开,一气读来,读者似乎顺流而下,绵延万里的长江美景尽收眼底,穿透古今的长江文明了然于胸!

 

二、纵横捭阖势峥嵘

辞赋极为讲究谋篇布局,且以“空间”和“时间”两种结构模式最为常见。这在有“一代文学”之誉的汉赋中便体现得格外明显。因为万事万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二者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时间变化与迁移所形成的时间意识与时间结构自然对汉赋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对山水自然的描写亦无例外,如“汉赋四大家”中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等赋作皆是如此。

微信图片_20220122061357.jpg


长江诗人黄强《长江十赋》在结构安排上也颇具匠心,时间和空间线索交织推进,形成了一种精致的篇章结构。这在开篇的《大江赋》中便有体现。该赋三段之中,首绘长江沿线之自然景色,次述流经各地之人文景观,最后点出长江出古入今的时代特色。无论哪一部分,均有地理空间线索如草蛇灰线般隐藏于字里行间,其中又以首段最为典型。该段自“歌起雪域”至“无边东海生明月”,循着地理空间顺序,将万里长江所流经的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乌江、三峡、荆江、鹦鹉洲、鄱阳湖、皖江、太湖、运河等景观娓娓道来。至于时间线索,则隐含在人文景观与时代特色的对比之中,使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新貌相得益彰。

如果说,《大江赋》是作者所定下的结构基调的话,那么,余下的《长江源赋》等九赋则是这一结构基调的延续与拓展。由此,《长江十赋》在整体上以《大江赋》为引子,以余下九赋为主体,形成了一种点散结合的宏伟篇章结构。此种结构气象非凡,正与长江源远流长、奔腾万里的气势珠联璧合。就此而言,《长江十赋》的排列和顺序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结构形式而存在,更直接参与到了文本意蕴的生成之中,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文本结构形式与描摹对象形态的高度统一,既体现出其对汉大赋宏大叙事模式的继承,也展现出作者驾驭复杂文学题材的高超技艺。

由此可见,无论是文本之内的谋篇,还是文本之外的布局,《长江十赋》的结构都显得颇为精致。这对以赋体书写如长江一般宏大的山水景物做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亦骈亦散两相宜

在中国辞赋发展史上,随着赋体的流变,各体赋作也都形成了自己特色独具风貌,如大赋之“鸿裁”,小赋之“纤密”,骈赋之“绮巧”,律赋之工切,文赋之畅快等等。其中骈赋介于律赋和文赋之间,既具有工整之美,又保留了自然畅快的风调。这一赋体形态与山水景物精致而又自然的特点具有审美的内在一致性,故历代赋家在描山摹水时选择骈赋者甚多,如郭璞《江赋》等,皆为此类佳作。

微信图片_20220122061320.jpg

作者在汉留影


黄强《长江十赋》继承了魏晋骈体赋体制未严时“法律尚疏,精华特浑”的特色,亦骈亦散两相宜,既保留了骈体两句成联、通篇对仗的基本形态,又具有句式灵活、行文流畅的特征。一如下文所示:

荆江多滩险,蜿蜒九盘旋。江挽湖,湖恋江,四口调弦;水冲沙,沙阻水,沸流涌泉。碾子湾,一点弯,点点弯;三八滩,一滩变,滩滩变。航道摆动,船舶出浅。河床高悬,岸崩土淹。洪波翻滚,威慑荆沔。水患频发铁牛叹,肠梗阻延梦回天。(《荆江赋》)  

由引文可见,作者在从容不迫的笔调中,对句式的使用颇为灵活。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使用,摇曳多姿,极具参差之美。其中《荆江赋》“江挽湖,湖恋江”“水冲沙,沙阻水”“碾子湾,一点弯,点点弯;三八滩,一滩变,滩滩变”等句,不仅连用口语化的三言短句,显得视觉、听觉冲击力十足,而且还以顶针回环之笔将荆江九曲回肠之势描绘得生动形象。他者如《皖江赋》中描写皖江两岸奇观的“怪石飞瀑依山岭,云海奇松万壑游”等句,则又完全合乎七律平仄,纯然以精致的律句出之。如此长短搭配,骈散结合,深得灵动之妙。清末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称:“工于赋者,学贵乎博,才贵乎通,笔贵乎灵,词贵乎粹。” 就句式之灵动而言,在当代山水赋创作领域,黄强的《长江十赋》堪称宝贵。

 

四、时代风华融山水

王国维曾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笔者以为,所谓“一代之文学”,不仅在于某一文体形式在某一朝代的创新和兴盛,更在于具体文本内容所彰显出的时代特色,即便是纯粹以山水景物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而对时代特色的鲜明展示,已成为山水赋实现创新性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这在黄强的《长江十赋》中已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长江十赋》的时代特色首先体现在其宏大的篇章结构之中。黄强对长江景物的深切考察,以及《长江十赋》所展现出的万里长河一卷收的气势,当然离不开当代中国九州一统的时代环境作为支撑。这种宏大的结构并非全以自然的雄奇壮阔为底色,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中华文化史大结构和时代脉搏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

此外,自具体文本以观之,《长江十赋》在语言、意象和立意等方面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往往能够穿越自然和历史,将视野定格于鲜活的当下,于每一赋的结语处发出强烈的时代呼声。如:

锦屏开,磅礴史诗万里程;鲲鹏展,黄金水道千秋功!(《金沙江赋》)

克险闯滩成伟业,爬坡越坎共兴邦!(《川江赋》)

高歌猛进鸣笛远,中华盛世圆梦想!(《峡江赋》)

东风拍浪鲲鹏起,万里长廊映彩舟!(《皖江赋》)

金色航程贯亚欧,长江之歌响天外!(《长江口赋》)

诸如此类结句,均在高远的立意中散发出浓烈的时代气息。尽管此类话语容易招致“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的非议,但并未沦为“润色鸿业”式的抽象政治抒情套语,而是有具体、鲜活的新时代经济文化特质作为内在支撑。这在每一赋展现时代风貌时均有浓墨重彩的描述。如《大江赋》第三段曰:

大江辉煌,金色梦想。神州万象新,川江千里夜通航;改革春潮涌,三峡百年奏华章。港埠星罗,船舶飞梭织九州;南水北调,长风万里送琼浆。皖江一帆顺,扬子韵无双。虹桥横玉宇,洋山架金梁。东方明珠响箭穿云,自贸新区活力绽放。成于笃行,功在不舍;百折不回,破浪远航。建黄金水道,盛世中华共兴邦;领世界一流,长江儿女竞辉煌。大江美,天地畅。东风劲,英姿爽。巨龙腾飞向天外,扬帆奋进壮炎黄!

其中“川江千里夜通航”“三峡百年奏华章”“港埠星罗”“南水北调”等景象实为当代中国之壮举,充分展现出了“神州万象新”的时代风貌和勃勃生机。其他如《长江源赋》中“通天渡口,钢丝缆绳系木船,老龟皮筏俱往矣;晒经台旁,七孔钢筋水泥桥,天堑飞越通途起”等景物亦是明证。诸如此类,读来颇有“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之感,不得不惊叹于中国愈益显露出的大国复兴气象。因此,《长江十赋》所表达的,不仅是作者致力于长江发展工作和考察长江风物之后的真切感受,更是他那对长江山水真挚的情,对长江文化深沉的爱,以及对华夏复兴的强烈自信。而这,正是万里长江在饱经沧桑后所焕发出的真正的时代魅力,也正是包括山水赋在内的中国山水文学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深层文化底蕴。

受赋体先天性通病和中国语言文化在新变时期阵痛的影响,《长江十赋》也存在某些值得反思之处,但仍不失为一篇辞赋精品。长江诗人黄强健笔凌云,其山水画面完整、结构宏大、句式灵动、描摹独特、时代特色鲜明,为更好更快地促进中国山水赋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长江诗人黄强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40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长江诗人黄强被评为中国十大辞赋家名至实归,关于诗人黄强颁奖辞为:"遒浑激越,炽烈昂扬。摛壮美于鸿笔,吐恢宏以梦肠。九域妖娆,既绾遐情万丈;大江浩瀚,弥倾热血一腔。遂见抒玉韵,撰雄章。敷灏气,溢文光。踏岸为诗,四千清诗绮丽;吞江化赋,十篇大赋辉煌。复又文著丰焉,载风骚而烨烁;书法逸也,挟韵藻而疏狂。洵其赋坛载誉者,文阵腾光也。"借此机会,一并表示热烈祝贺,希望诗人黄强不断前行,梦圆长江,弘扬中华传统,同创文化经典。

微信图片_20220122061419.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屈金星,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北京诗人、辞赋评论家。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