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范洁、刘震洋低音提琴与钢琴独奏音乐会”前面
《音乐会曲目导赏》
一、埃克尔斯《低音提琴奏鸣曲》
本场音乐会是一趟音乐旅程,它的起点在巴洛克时期的英国。巴洛克时期大约相当于我国清代前、中期,风格古雅庄重,以复调音乐为主,强调含蓄、理性、严谨之美。那时的器乐奏鸣曲,要么不指明独奏乐器,要么指明的独奏乐器只是一个参考,实际可以更换。这首奏鸣曲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它原本是英国作曲家埃克尔斯写给小提琴的,格调典雅、旋律优美流畅、歌唱性极强,虽是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却带一丝浪漫抒情的味道。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虽然在小提琴界并不出名,但改编者却对它青睐有加:这首奏鸣曲之前已分别进入了中提琴、大提琴的保留曲目。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曾来华访问并拍了一部轰动一时的反映中国音乐学院的纪录片。画家、爱乐者陈丹青对其中一个细节感慨万分:现在已经成为大提琴大师的王健,当时还是一个学琴的孩子,他给斯特恩演奏了一段某某人写的巴洛克奏鸣曲,结果斯特恩似乎想说点什么又说不出来,陈丹青认为这是斯特恩被真正有天分的孩子那份自然天成给震住了,甚至有点妒忌。究竟是不是这样,见仁见智。但陈丹青说的巴洛克奏鸣曲,其实就是这首埃克尔斯《奏鸣曲》。自从俄裔低音提琴家、指挥大师库赛维茨基将其改编为低音提琴曲,它也成为了这个乐器的保留曲目。因为改编大获成功,它在低音提琴界受重视的程度远超小提琴与大提琴,某种意义上成了这个乐器的专属作品。
作品分四个乐章,以慢快慢快的形式展开。第一乐章极尽优雅抒情歌唱之能事。范洁的版本参考了古乐演奏技法,摹仿当时的做法,临时加入装饰音,进一步在如歌二字上做足文章。所以她的版本和常听到的版本会有细微不同,听起来更具有17世纪欧洲风格。第二、第四乐章是展示技巧的两个快节奏乐章,可以感受到巴洛克时期的宫廷舞也有洒脱甚至狂野不羁的一面。
二、迪特斯多夫《E大调低音提琴协奏曲》
这趟音乐之旅进入到古典时期,也就进入了低音提琴的黄金期(见《上篇》),地点则从英伦转至中欧。本场音乐会选择的是奥地利作曲家迪特斯多夫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两个特点:一、维也纳流派的低音提琴独奏技巧与特色;二、古典乐派器乐协奏曲的典雅、平衡之美。
迪特斯多夫是莫扎特、海顿的同时代人,在当时与这两人同属最著名作曲家之列,他的德语喜歌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首作品是题献给低音提琴家施佩尔格的,充分发挥了当时低音提琴演奏的各种技巧,且在音乐表达上着重于清新雅致而有所节制,非常能检验演奏者对分寸感与严谨性的表达。正因为这一点,该曲长期成为德国柏林爱乐乐团的考试用曲。
由于采用大调,作品基调欢快、明朗,第一乐章的开头主题甚至有“号角”的感觉,很像一位猎人在广阔的森林用猎号向他的同伴给出指令。作品随后进入音符密集的展开部,节奏稳中变得紧凑,此时将会看到演奏者左手换把上下翻飞,右手换弓往来如流水般的情景。第二乐章是慢板,主题具有沉思性,在和缓明朗的基调中略带忧郁,似与莫扎特典型的“含泪的笑”有某种神似之处。范洁演奏的是带有“华彩段”的版本,也就是伴奏声部停止,由低音提琴来一段“独白”,充分展现这个乐器适合沉吟、内省的一面。第三乐章以铿锵有力的三音和弦开始,紧接着又是一句“号角”式的简洁主题。随后则是张弛结合的展开部分。这里时而会听到流畅、自如、轻松的歌调,时而又能听(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换把与换弦。整首作品贯穿着用泛音演奏的旋律,此时的低音提琴音色变化很大,乍一听好像变成了一个木管乐器。最后全曲回到那句“号角”,结束于E大调齐奏。
“协奏曲”原本当然由独奏乐器和乐队演奏,但也经常将乐队部分缩编给钢琴,从而形成独奏乐器+钢琴的版本,即这次的版本。
三、张宝源《草原之歌》
下半场音乐之旅回到了中国,时间则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实西洋乐器的民族化在中国已经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了,用钢琴、小提琴等演绎民族风格已取得了极大成功,《梁祝》《黄河》等民族风格协奏曲早已在以柏林爱乐乐团为代表的世界顶级院团上演。低音提琴在这方面有着(尚待开发的)独一无二的优势:它的音色比任何其他西洋乐器都更接近马头琴(拨弦则最像古琴)。虽然有人认为大提琴也像马头琴,但大提琴的音色更明亮纤细、高泛音更突出,细听下来,还是低音提琴更贴近马头琴的那份原生态、少雕琢的宽广、雄浑、敦厚。这首作品就大量借用了马头琴的技巧,虽有人认为第一句与江南调有点相似,但粗犷深沉的发音很快就让人认出这是来自大草原的歌。
作品以慢快慢的方式展开,既可以听到悠长的草原放歌,也可以感受到策马扬鞭、在草原上疾驰的场景,甚至还可以听到模仿马儿嘶叫的拟声句。最后全曲回归平静,仿佛草原上的夕阳在缓缓落下。
四、格拉祖诺夫《西班牙小夜曲》
接下来,音乐之旅同时来到了两个地方:西班牙与俄罗斯。格拉祖诺夫是俄国作曲家,但他采用西班牙的音乐风格(包括旋律和节奏)写成这首小夜曲。在瀑布流水般的钢琴伴奏音型的映衬下,低音提琴开始了西班牙风格的歌唱。在这段音乐中,阳光明媚得好像要融化一切悲哀与忧伤,的确是一派无忧无虑、洋溢着美好爱情的地中海风情。
乐曲进入中段后,一洗刚才的轻盈、明朗,忽然进入沉郁、忧伤的氛围。这里的节奏虽然还是西班牙式的,但旋律已经明显蒙上了一层来自俄罗斯大草原的伤感色调,略带粗粝与沉重。这个曲子原来是写给大提琴的,但改以低音提琴演奏后,中段格外适合这个乐器的含蓄、低沉,仿佛千言万语同时在心,但话到嘴边,哪一句又都不能轻浮地说出来。这哪里还有西班牙的影子?这不正是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那些欲说还休,留给人无限遐想的满纸心事吗?
五、博泰西尼《D大调悲歌》
意大利低音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博泰西尼
《上篇》提过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博泰西尼,他将几乎所有艰深繁难的帕格尼尼式演奏法成功地移植在低音提琴上,使得无数“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例如飞跳弓、左手拨弦、快速双音进行、自然泛音(双泛音)、人工泛音(快速进行)、快速连顿弓、飞速经过句……在博泰西尼之前,很难有人相信弦乐家族中最笨重的低音提琴能与这些名词产生联系。然而,他为这个乐器贡献的大量独奏作品,并不都是以炫技为目的的。其中有一些作品具有真挚的情感、深刻的音乐性、高雅的品位以及丰沛的哲思,是他对人生、对艺术真诚感悟的凝结。《D大调悲歌》就是这样一部小品。
虽然在技巧方面颇为节制,但这部作品依然在低音提琴最富特色的次中音区上展开。与大提琴在这个音区外向、雄辩的性格不同,低音提琴的这个音区依然保持了一分内敛与柔和,但又具有某种内在的激动性,就像一位性格内向者的表白。博泰西尼浸淫其中的意大利声乐传统,更有利于他去充分发掘、展示这种音色蕴藏的无穷的歌唱潜力。
六与七、 皮亚佐拉《低音进行时》与《奇卓》
如果说阿根廷有两位“国宝级”的人物,足球明星马拉多纳自是当仁不让。在西方文化界享有同等盛誉的,则是阿根廷作曲家、手风琴演奏家皮亚佐拉。对于20世纪的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他是一位双料的划时代人物:他第一次将探戈音乐的舞台从妓院、咖啡馆、夜总会渐次提升到音乐厅(这个过程被皮亚佐拉写成一部器乐组曲《探戈史》),成为与古典音乐平起平坐的庙堂级音乐形式。当然,这并不是说音乐厅本身就有资格睥睨其他表演舞台,或者说古典音乐天生就比别的音乐高等(实际上在“市场性”方面,古典音乐早已沦为地道的弱势乐种)。他的努力真正的价值在于,使探戈音乐不再是一个纯为唱歌、跳舞伴奏的背景(功能性音乐),而是一个直接抒发人心最真挚、最热烈、最奔放、最含蓄、最隐微、最细腻的各种情感的表达形式,这一点和古典音乐的价值取向完全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完全可以不管什么探戈不探戈,直接将皮亚佐拉视为一位20世纪杰出的作曲家。
在皮亚佐拉的探戈五重奏团中,低音提琴是一个重要声部。皮亚佐拉对此认识相当深刻,他在50年代就为这个乐器写了独奏作品《低音进行时》,这也成为他的早期代表作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甚至有人还为此编排了一部芭蕾舞剧。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皮亚佐拉已经开始将新颖、复杂的和声结构与节奏型导入探戈,同时又保持了探戈质朴刚健的本性。用音乐学家Azzi的话,这首作品意味着他开始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印记,即所谓“皮亚佐拉血脉”。
他的五重奏乐团中有一位低音提琴家叫恩里克·迪亚斯,昵称“奇卓”,是皮亚佐拉的老友,也是他最为欣赏的低音提琴家(皮亚佐拉甚至称他为“所有贝司手之父”)。奇卓对探戈风格有着无与伦比的内在感觉,以丰富、成熟、老道的音色见长,其节奏精准度让人想起“节拍器”,但融入血液中的那种律动脉搏却又无比鲜活。这首《奇卓》当然就是题献给他的。
作品开头是一段长大的低音提琴独奏华彩,使用了双音滑奏等即使在古典作品中也不多见的技法。这的确是皮亚佐拉匠心独运之处,在其他人的探戈作品中是见不到的。进入快板后,低音提琴和钢琴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的节奏型把探戈和米隆加的舞蹈韵律发挥到极致,中间夹杂着展现低音提琴技巧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音形。突然,曲目进行到最精彩的时刻,节奏慢了下来。低音提琴用磁性的音色奏出一段旋律,仿佛一下子将场景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某个酒馆:也许四周喧闹着热辣的音乐,人们一对对相拥而舞,一名孤独的男子找到一个僻静的角落,用酒精灌溉着他的惆怅与寂寥。这段旋律是他的心曲,是一个满脸沧桑的阿根廷男子在回顾他一生中的每一段挚爱,时而柔肠寸断,时而怅惘长叹,有瞬间的悸动,也有长留的痛悔……谢谢皮亚佐拉,仅仅用六行音符——当然,这是六行闪着泪光的音符——就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一切!
如果皮亚佐拉的曲目让人意犹未尽,那么音乐会还安排了一个和他有关的“彩蛋”,敬请期待。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19:30
武汉汤湖戏院
欢迎大家莅临
古典音乐沙龙低音提琴与钢琴音乐会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熊子,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资深古典音乐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