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映像· “大别山上一杆不倒的旗”情景将再现

——三十集电视剧《大别山上红旗飘》紧锣密鼓筹备中

大别山前,难忘歌声嘹亮。遥想当年,枪林弹雨,英雄路接自由路。仰大别山巍峨峻岭,看虎士扬眉。迄何时天地钟杰,飒爽都成百将图。6fbac6146ff54a0ebbb911650ffc1845.jpg


11af7829a42543b9bb6188f3eb18ef62.jpg


回顾2009年3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举行了“纪念何耀榜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湖北日报以“大别山上一杆不倒的红旗”发新闻通稿,省部级领导:李春明、漆林、林佳媚、何界生,大悟县委书记方明才,大悟县宣化店镇党委书记刘志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

为了圆大别山人民的梦想和何界生部长全家人的愿望,在大别山区域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三十集红色电视剧《大别山上红旗飘》正在顺利筹备进展中……

29e37cd9114944298b763be92a3f95e5.jpg


bf94ef45899d468c92a73839c59f74a5.jpg

 

 

资料链接:


大别山上一杆不倒的红旗

——纪念何耀榜诞辰一百周年

《湖北日报》、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1f463f439cc948818ab13ae261406828.jpg




何耀榜一生与大别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战争年代,他一直战斗在大别山,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是坚持大别山武装斗争的一面旗帜。和平时期,他心中装着大别山,一部《大别山上红旗飘》风靡全国。在何耀榜百年诞辰到来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这位坚持大别山区武装斗争的群众领袖和传奇英雄。

(一)

何耀榜是湖北大悟县人,青年时代投身农民运动。黄麻起义后,工农革命武装在鄂豫边界创建第一块根据地,何耀榜任宣化店严畈乡武装执行委员。1930年3月16日,国民党军一架飞机因迷失方向迫降在宣化店附近的河滩上,何耀榜率赤卫军缴获了这架飞机,并将飞机完好无损地运往根据地中心区域。这架飞机被边区政府命名为"列宁号",是人民军队的第一架飞机,后来在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红四方面军成立前后,何耀榜任罗山独立团营长、团长,率部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几次编入主力红军。他先后参加活捉国民党军第34师师长岳维峻的双桥镇大捷,参加全歼国民党军第69师的黄安战役,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鄂豫皖省委重建红25军,何耀榜任74师222团团长、郭家河战斗中,何耀榜率部以勇猛迅速的攻势,出其不意地占领郭家河东南高地,消灭敌一个营的警戒部队,随后与兄弟部队一道,将国军两个团全部歼灭。这一出色的歼灭战,大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反"清剿"的斗志,后来作为成功的战例,载入红25军战史。

1934年冬,红25军根据中央指示长征,何耀榜奉命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先后任鄂东北道委军事部长、豫东南和 鄂皖 特委书记,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在根据地遭受严重摧残的情况下,他大力倡导并积极发展党政军三位一体的便衣队组织,与高敬亭指挥的红28军紧密配合,使之成为坚持根据地武装斗争的第二支主力,不仅为鄂豫院地区三年游击战争的坚持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锻炼和培养出了一大批忠诚坚定、英勇顽强、灵活机智的革命骨干。

1937年初,何耀榜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以敏说的洞察政治局势将发生深刻变化,毅然派人出山寻找红25军。得到中央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后,他顶住来自内部的重重阻力、积极推动局部停战谈判。在高敬亭的支持下,他以红28军代表身份与国民党军事当局接触。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压力、利益诱惑和武力恐吓,他临危不惧,据理力争,以坚定的原则性和必要的灵活性与对手达成停战协议,为鄂豫皖地区红军改编并走上抗日战场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何耀榜调往武汉参与红军改编事宜。鄂豫皖地区的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后,何耀榜参与七里坪留守处的领导工作。国民党当局认为留守处超过了应有规模和活动范围,何耀榜和一批有影响的红军干部,被长江局派往延安学习。

1938年秋,为大力发展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何耀榜提前结束在延安的学习生活,重返鄂豫边区。他先后担任鄂东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新四军第五师特务旅旅长,鄂东军分区司令员。他灵活运用统一战线的法宝,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争取中间派,孤立顽固派,不断壮大党领导和影响的抗日武装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对中原解放区虎视眈眈,进而调集重兵团团围困,举世瞩目的中原突围拉开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原军区独二旅既要独当一面,阻止数倍于己之敌的强势进攻,掩护主力向西转移,又要甩掉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就在这时,何耀榜调任独二旅副旅长,加强这支部队的组织领导。

独二旅掩护主力西去而自身突出重围后,中央命令这支部队留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战争,何耀榜坚决执行中央命令。面临强大敌军的严密封锁包围,独二旅不得不分散游击,各自为战,完全便衣化。何耀榜收拢几支失散的队伍,重返鄂豫边界的天台山,坚守中原战略阵地。

1946年深秋初冬,国民党军调集一个正规旅和四个保安团近万人,把天台山分割成数块,逐个山头搜捕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国民党在加强军事"清剿"的同时,重金悬赏何耀榜的人头,甚至押着他的亲属上山喊话,企图瓦解游击队的斗志。何耀榜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在深山荒野过着原始人的生活,凭借顽强的意志忍受着疾病的折磨。

1947年春,何耀榜指挥游击队主动出击,一面镇压极少数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一面争取开明人士保持中立。国民党的电台发布消息,大叫大别山共军势力不可低估。在延安的毛泽东听到这则消息,断定大别山的游击队还在顽强地坚持战斗,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根据中央指示,中共大别山工委宣告成立,何耀榜任工委书记。为迎接主力部队南下和中国革命大转折阶段的到来,何耀榜率游击队充分利用全国形势的有利变化,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使国民党地方保甲不敢与游击队公开为敌,有的成为两面政权。1947年9月初,何耀榜领导的游击队与刘邓大军会合,给远道而来的南下大军提供了有力支持。各支游击队汇入战略进攻的战斗行列,随主力分散到各县,在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何耀榜因腿疾截肢不能正常工作,仍十分关注祖国的建设事业,关注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关注湖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连续当选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席,直到1964年病逝。为配合人民军队编写战史,并对人民群众进行传统教育,他口述反映大别山三年游击战争的回忆录﹣-《大别山上红旗飘》,向人们展示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和共产党人威武不屈的精神风貌,教育和影响了共和国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三)

何耀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人生历程和闪光足迹,折射出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三年游击战争和中原突围以后,大别山革命斗争处于低潮,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斗争十分残酷,他执著坚忍,一往无前,即使在遭到党内错误路线打击时,也能够经受住考验,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充满信心。

我们要学习他顾全大局、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何耀榜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战场上多次负伤无怨无悔,职务上由高到低从不计较。解放战争初期,独二旅奉命再次孤军闯入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坚持大别山区的游击战争。何耀榜临危受命,在面临极大牺牲甚至全军覆没危险的情况,坚守中原战略阵地,完成了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

我们要学习他有勇有谋、善于驾驭复杂局势的指挥才能。在艰难曲折的革命征途上,何耀榜特别善于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公开斗争和秘密斗争结合起来,使党和人民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他总是能够紧密依靠群众,不断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他大力倡导并积极发展便衣队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成为鄂豫皖边区一大创举。

我们要学习他自强不息、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无论环境多么险恶,局势多么复杂,斗争多么残酷,他敢于向敌人挑战,敢于向困难挑战,敢于向自身的体能挑战,百折不挠,从不屈服。岳西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包围了红军和游击队,企图武力征服。他大义凛然,只身下山,主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晓以民族大义,促使停战协定顺利签订。

何耀榜创造的历史功绩,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何耀榜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起点,湖北人民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斯人已去,精神不老,业绩永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