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评弹·跟风赶潮浪不止 优势产业何以成(三)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那么,乡村振兴的核心与关键是什么?能否抓住要点一举打开突破口?怎样创新经营体系适应变化了的产业格局?谁是乡村振兴的经营主体?用什么样的体制机制才能凝心聚能,让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按照预期目标推进?能否创造无愧于历史的新时代的辉煌?!为此,《当代名流》特别策划:从今天起,开辟《乡村振兴纵横谈》专栏,围绕乡村振兴这一话题,各位网友既可长篇大论争鸣,也可片言只语点评,发表真知灼见,我们期待“希望的田野百花齐放”。对卓有见地的文稿,将编辑《乡音锦言》文集出版发行。

本网近期将陆续推出陶武成先生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文章。陶武成先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特聘研究员,世纪之交曾主动请缨参与大别山扶贫攻坚,“解剖麻雀”,成为全国第一位具有大学和研究生学历的村官,第一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他长期以来致力于实践、探索“三农”发展与乡村振兴。他的系列文章,善采百家之长,敢开一家之言,阐述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产业兴旺”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及其破解难题的思路与方式方法,可操作性强。当然,仅是一家之言,在此发表,以期引发“三农”专家、经济学家以及研究、关注“乡村振兴”的各界人士、热心网友积极参与讨论,为“乡村振兴”出高招,支实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和美家园。”

微信图片_20230715130500.jpg 

 

 

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这一基础工作,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即使在那些目前基本上实行分户经营的生产队,也应逐步量力而行地从事一些多种经营项目,如林场、茶场、果园、养殖场等,逐步发展专业分工和专业承包成为发展优势产业之滥觞2002为应对wto的挑战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和市场需求规则农业部出台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并相继确定了11个品种35个优势发展区域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从2018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2021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展优势产业,始终都是主要内容之一。2023年的一号文件更是强调:“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较之过去“农业结构调整”的提法有了新的指向,主要体现在“三区三园一体”的建设上。“三区”指的是粮食生产的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三园”指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另外,“三产融合”、“三生合一”、“农业产业集聚”、“拓展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产业供应链”等提法颇有新意或注入了新的内涵2023年提出的“五强”,特别是“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对产业调优做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乡村振兴如何融入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如何符合全国农业产业的优化布局,这两组关联紧密而又至关重要的纲领性的问题尚未见明确阐述,也未见专家学者卓有见地的解读与导引。

t017d64fbe7311d17e5.jpg



笔者曾参与过大别山扶贫攻坚,有幸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早在1999年的全国“两会”上发言时提出:“农业结构调整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市场规律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并且写入《会议简报》,后与湖北电视台合作的电视专题片《三农困境突破口》中也反复强调此思路遗憾的是未能引起高层重视可喜的是,农业产业布局必须遵循两个规律,即自然规律与市场规律。终于写进了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自然规律,即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合某品种的种植或养殖,且生产出来的是高质量的产品;市场规律,即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的总和求决定着价格价格诱发竞争竞争又影响供求供求是持续的,更是变化的,其市场价格有时甚至是跌宕起伏的,其起伏曲线并不完全是规则的。所谓遵循,就是根据供求关系变化的成因采取应对之策——优势产品形成相当稳定的适度规模,着力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有市场回旋的余地,市场价高就出售,行情低迷时,则储藏或加工转化,行情合适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两个规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要能生产,又要高质量,更要卖好价。这是农业产业布局与县域经济格局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与前提,关乎乡村发展什么产业才能振兴的根本。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45年来,总是“赶浪潮”、“翻烧饼”、“坐过山车”。所谓的“信息农业”引导,即什么赚钱就种(养)什么,导致东南西北中各地一窝蜂争相发展某品种,结果供大于求,致使该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甚至产品无人问津,农民欲哭无泪惨不忍睹。“去年辣椒卖不出,今年芹菜烂地里”;“前年猪价猛跌,今年肉价猛涨”之类的报道屡见不鲜,甚至不绝于耳。例如县,是世纪全国四大板栗县之首,该县板栗是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市的水产集团,大力开发当地特产——莲藕、芡实鱼虾、野鸭,效益令人称羡一时间声誉鹊起。当年,省委号召:山上学某县,水上学某市。可是,因全国许多地方一哄而上发展板栗,到2015年全国板栗面积就超过180万公顷,产能严重过剩,近年板栗大县的板栗挂在树上没人摘;的水产品因全国“四处野鸭和菱藕”,形成同质竞争,特色产业再也不是物稀为贵了……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某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种桑-养蚕-缫丝-织绢-制衣形成“茧丝绸白色产业一条龙”可是蚕茧价格高时卖到30/农户一窝蜂跟着栽桑养蚕结果3年后供大于求2/斤也卖不出去蚕茧又不能存放只好弃蚕挖桑待茧丝供不应求了价格又一路飙升政府急忙动员甚至强令农户栽桑养蚕还将栽桑养蚕的数量作为考核村干部的硬指标十几年时间几个来回折腾下来某县引以为傲的优势产业一条“白龙”气断命绝整个连片山区的优势产业茧丝绸“白色产业”早已不复存在了令人唏嘘不已……

此类案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优势产业为何出现如此囧境?正是农业完全市场化,相信“信息农业”、“市场自我调节”等信条而导致“跟风上”、“赶浪潮”的结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订单农业”,也因市场变化而失效,签了订单而不收购,不仅企业失信,连牵线搭桥或动员推广的政府,也失信于农民。为了生存与发展,农民不得不“洗脚上岸”背井离乡去打工,导致土地大面积撂荒,到处都是“空客村”。

痛定思痛,在粮食生产的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三区”划分上,如何遵循两个规律避免重蹈覆辙事关全局再也不可等闲视之啦

微信图片_20230715130519.jpg



笔者以为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等主粮也好,板栗、核桃、螃蟹、龙虾等等特产也罢,抑或大宗中药材…… 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绝大多数地方都能生产,而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中央农办应牵头,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资源部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应职能部门,组成具有权威性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农改办),首先必须结合全国农业资源新一轮普查资料,并利用遥感观测、大数据、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统计建档,依照资源禀赋科学地划分各类产品“最适宜”主产区。有些资源禀赋大致相同的地区,应组织对相关同类产品的品质进行鉴定、评级,并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以原产地、高品质产区为某个品种的优势产区之中心或主要基地,而对非主产区则应指导其因地制宜进行调整发展其他产品。各地都有自己的优势,必须扬长避短,要凸显自然条件“最优”与“原产地”的原则,由县级政府申报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面积与产量,由中央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会审,根据资源禀赋与供求关系来统筹、规划、重新确定“三区”的划分至关重要的是,每个县(市、区)选择的优势产品,必须申报到中央农改办审核,优胜劣汰,并配套相应的政策调控防止同质竞争,产能过剩,或供应不足导致产品价格跌宕起伏。县域经济产业格局依照资源禀赋进行优势比较审核的“三区”确定后, “三园”、 “一体”与特色小镇有机融合为产城一体,才能有依托的落地。其 “园”“体”的主要功能是示范、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三区”划分确定后,农改办或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则应对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提前做出分析预判,为各种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适时适度调节其种植养殖规模提供科学甚至较为精准的依据,指导不同产区主导产品种植、养殖面积,随市场变化而调节不是翻烧饼。同时向全国发出预警,以防跟风赶潮,导致全国同类产品的产能过剩,推广良种良法与标准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给出的虽是指导性的市场指南,但信贷资金、专项资金、政策补贴、保底收购、农业保险、税收减免等等各项优惠政策,则须随之相应向接受指导的优势产业主产区倾斜,有违指导性调控的非主产区跟风赶潮盲目种养殖者,则不能享受各项相关政策优惠。将此作为杠杆进行宏观调控,以矫正市场失灵带来的反反复复瞎折腾使特色优势产品形成优势产业

微信图片_20230715124849 (1).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陶武成,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特聘研究员。1956年出生于湖北仙桃农家。1977年,在湖北国有中洲农场工作,先后在办公室从事地方志《中洲农场志》编簒、在政治处负责宣传等方面工作。1997年,主动请缨参与大别山扶贫攻坚,湖北省委经严格考察后,选送到罗田县凤山镇晒谷石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次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履职期间,提交“取消农业税”、“改革县级领导选拔制度”、“重视城乡二元社会桥头堡——中心乡镇的建设”、“三农建设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的七个问号必须拉直成感叹号”等议案,被多家主流媒体关注。2002年任中国改革杂志社湖北记者站站长。期间,与湖北电视台合作,撰写脚本并指导拍摄《三农困境突破口》三集电视专题片,获湖北省新闻一等奖。曾受聘兼任《美中晚报》国内主编。先后在国内外媒体发表长篇通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杂文逾200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其中撰写的论文《传播优秀文化 促进世界和谐》及采编的报纸图文报道《天府风光惹人醉》,于2007年在成都市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上双双获一等奖第一名。2007年,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名家讲坛》栏目连续三年主讲“三农问题”。善取百家之长,敢开一家之言。2013年至今,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聘为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研究员,研究的主要方向:农业产业、健康产业、文旅产业。关于县域经济、重点小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的创新思路,具有独到见解。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