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老人借力
三年前的仲春时节,我们护理的病房里住进了一位多发性骨髓瘤、卧床不起的老人,70多岁的年纪,来时他的表情冷漠,脑袋耷拉着,不能言语。要不是一双枯瘦的手时而艰难的抬起几下,很难认为他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当天,我们只是例行地给他换药、打针。第二天早上,我们值班的护士和陪护阿姨一起全部投入到了对老人的护理中。由于老人是卧床不起,我们除了帮他穿衣穿鞋外,还要把他从床上抬到轮椅上。在他做检查前,我们和陪护阿姨一起,精心设计了多个让他开心的程序。先是推着他参观走廊,走廊内有各种美观的图案,每到一张图画前,我们就停下来,让他仔细观看;然后推着他来到阳台上,让他透过窗户看看外面美丽温馨的病区风景。这才推着他进B超室做检查。
老人做完检查后,我们按照护理流程,几个护士去陪他说话。陪护阿姨说,他听不懂的,他又不会说话,你们这是浪费表情。但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职责,仍然一日又一日地坚持着。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老人的精神逐渐好了起来,饮食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那天,我们推着老人来到阳台上时,他忽然想站起来。我们就去搀扶他,他摇了摇头,只是让我们把手给他,然后借点力, 随后顽强地站了起来。
从此,我们每天推着他来到阳台上,在他站起来前,我们都主动将手递给他让他借力,住院两个多月后,老人只要借我们一点点力,就能从轮椅上站起来了。我们看到,他笑了,他笑得是那样的开心,几乎眉毛都在笑。
三个多月后,老人要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打扮得精精神神,与住院时几乎判若两人。除了家属感谢我们外,老人始终笑眯着眼望着我们,尽管他还是不能说话,但他告别时那只摇动着的再见的手,仿佛蕴含着无限的感激之情!
二、守着开水变凉
有一位中年妇女,因多次往返住院,对医院的现有条件有些过于挑剔。一次,她因发烧感冒,做完检查回到病房,倒水服药时,因水比较滚烫烫了嘴巴,加上早上又没过早,又是住在走廊上的加床上面,所以,冒出一股很大的火气,把这里里里外外的人都骂了一通。
当她骂完时,我出现在了她的面前。我说,阿姨你现在发脾气,我能理解,要不这样,您先休息,我替您倒上一杯开水,等水凉了我就喊您,保证不耽搁您吃药。您看怎么样?
这位中年妇女见我心平气和,态度十分诚恳,立刻把语气变和缓了,喃喃地说,这话我爱听!但她似乎有点不相信我说的话,又疑惑地问,你真能做到?我将她拉到床边,很庄重地向她点了点头,她这才放心地躺下眯上了眼睛。
当这杯开水逐渐变成一杯温水后,我走到她的床边叫醒了她。
她服完药,满脸笑容地招呼我,喊我丫头,让我端个凳子坐到她旁边,我依从了她。等我坐下后,她用诚恳地语气向我作检讨,她说是她的不对,不该发脾气,其实你们挺不容易,你们一天到晚为我们服务,非常辛苦,你们这样的付出,让我们病人感到很贴心,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表示对我的感谢后,又说望我能够原谅她……
从此,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她出院以后,很长时间都和我保持着联系。
三、托付的感动
那天,我们护理的一位老奶奶的儿子从国外回来了。他来到病房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感谢我们全体护士,以后只要住在这里,他就把母亲托付给我们,从此,他在国外就放心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个月前,这位老奶奶因患病住进了我们医院。由于病情较重,奶奶的身体完全不能用力,日子久了,奶奶的头发因不便于清洗而结成了团,陪护阿姨面对奶奶虚弱的身体面露难色,生怕有所闪失。只能用半湿旳毛巾胡乱擦拭打结的白发,虽然头发表面干净些,但发根和头皮因一直未清洗而使奶奶奇痒难忍。因奶奶手脚不便,手无法上举到头部挠头,只能不时地将头来回在枕头上转来转去,不知道旳还以为是奶奶的脖子不适呢。奶奶虽然说话不便,但奶奶结成一团的白发,期盼的眼神和不时扭头旳异动让我们无法再袖手旁观,在征得奶奶的同意后,我和另一位护士用全程托举的方式给奶奶洗头更衣。奶奶的上身及头部被我用手稳稳托起,一勺勺清水从奶奶头顶浇下,并在奶奶满头银丝中流淌着,洗完后,我们又轻轻的将奶奶的白发梳理整齐,那天奶奶舒心的笑了。
老人的儿子从国外回来后,了解到我们想方设法为老人服务的事迹,不仅感谢我们,还称赞我们的工作素质比他所在国家的护理人员素质要高,临走前,他把母亲托付给我们照顾。面对他的信任,我们当即表态,一定不辜负他的期望,一定把他的母亲当作我们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作者系武汉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