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堤锁荆江

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亘古不息。自出三峡进入“楚地阔天边,苍茫万顷连”的两湖平原后,激涌奔腾的江水失去了崇山峻岭的束缚,呈扇形向东南在江汉间漫流,描摹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诗仙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正是对这种壮美景色的描写。

jpg堤.jpg

由于此地属古荆州地区,故这段河道通称荆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出口城陵矾),荆江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它东西贯穿监利,过境流程214.3公里,其中下荆江流经监利河道长127.54公里。下荆江蜿蜒曲折,是整个长江最为复杂的河道,为世界所罕见,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因河道弯曲,洪水宣泄不畅,极易溃堤成灾,故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历史上,荆江流域水灾频发。从明初到民国时期,荆江大堤溃口91次,平均6年一次。灾害惨烈之际,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为之而陆沉。见之于史籍者,常有“兵民淹毙万名,号泣之声,晓夜不辍”、“竟见有剖人而食者”等记载。洪水的肆虐,给荆江两岸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本地民谣唱道:“荆楚不怕刀兵动,就怕南柯一梦中。”“江北古长洲,十年九不收,百姓散四方,锅台藏野兔,年年挑堤不成垸,岁岁栽禾不见熟。”

1931年8月,荆江大堤江陵段麻布拐、监利段一弓堤溃口,水深10米。江汉平原包括监利在内的9个县约500万亩农田被淹,灾民达300多万,淹死2万多人。监利受灾面积2324平方公里,逃荒民众达30多万。“庐舍荡然,人民转徙,生命伤害之惨,财产损失之巨,实足骇人听闻。”1935年7月7日,江陵段麻布拐溃口1200米,洪水水头壁立数丈,有如万马奔腾,四野田庐淹没,人畜漂流,瞬即一片汪洋。监利灾民达22万多人。

一部监利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与水的搏斗史。

jpg牛.jpg

据史料记载,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江汉平原广泛地出现了围垸屯田,并开始修筑荆江大堤。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占据监利,在容城镇南五里筑了一民垸,后人称之为“古堤垸”。北宋中期以后,县内民垸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沿江一带更是连绵不断,筑堤数百里。

长江堤防系统地修筑则起自明代。当时,全县相继堵筑了江口、新冲口、曾狮口、柳港口、蓼湖口、赤剥口(现名尺八口)等沿江穴口,监利沿江堤防初具规模。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荆州知府赵贤主持大修荆江大堤,修筑了包括县境在内的堤防5.4万余丈。明万历八年(1580年)堵筑县城西之庞公渡,长江堤防第一次联为一体。不久庞公渡又被挖开,江堤复被分为两段。至清顺治七年(1655年)再次堵塞庞公渡,自此全县长江堤防才最终联成整体。

由于县内的长江堤防大部分处于“九曲回肠”的荆江北岸,这里南风浩大,江流汹涌,易为水毁,历朝历代的当政者均极为看重。或委派官员勘察,或动用国库银两筑修,故民众称之曰“皇堤”、“官堤”。监利的长江堤防,不仅关系监利民众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整个江汉平原千万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长江大堤历来就有“命堤”之称。又因大堤地处县域的南沿,民众亦称之谓“南堤”。

监利由水而生,积沙成陆,人进水退。围绕着水的治理、开发、利用,世代监利人民创造出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水文化。传说中的古“容城八景”,就有六景与水相关。“江之利在蜀,江之患乃在楚。楚之江患,荆郡其首也,监利又荆郡之最也。江挟数千里建瓴之势,悍激已甚。洞庭又包黔、蜀、粤西、湖南数省之水,南出而横截于中流,力战交搏,蹴天关而翻地轴。监利适当其冲,故患最烈也。”自古以来,治县必先治水。正是这种人水的搏弈,造就了监利人民不惧横逆、长于组织、未雨绸缪、善处逆境的四大特性,同时也铸就了享誉全国的“九八抗洪”精神和“小城大爱”精神。

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袭来时,监利人民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与解放军官兵一道战管涌、护堤岸、垒沙袋、筑子堤,人在堤在,严防死守,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有“全国抗洪抢险农民英雄”胡继成,更是用生命诠释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

2015年6月1日夜,载有454名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监利段大马洲水域遭到强风暴雨袭击翻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事件发生后,监利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参加救援、善后,真正做到了忧其所忧,哀其所哀,急其所急,帮其所需,体贴、细致、周全、真诚、善良、大义……爱如潮水涌动,不仅妥善安置了遇难者,抚慰了遇难者家属,而且感动了参加救援、善后的所有人员,中外媒体竞相报道,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小城大爱”成为监利的名片。

长江在经历多次自然改道和人工裁弯后,留下不少故道。县境内的何王庙故道,上游与长江隔断,下游与长江通汇。1968年经人工裁弯取直形成,全长33公里,宽约1公里,流经容城、上车、朱河、尺八、三洲五个乡镇。何王庙故道被蜿蜒曲折的长江干堤相隔,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水质清澈,饵料丰富,是省级江豚自然保护区;这里树木成林,水草丰茂,是鸟雀牛羊的天堂。每到春天,万亩草原和竞相开放的紫云英形成了花的海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夏天,这里桨声灯影,渔舟唱晚;秋天,这里碧水长天,孤鹜齐飞;冬天,这里黄沙寂寂,白雪皑皑。一年四季,故道的美景,总能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jpg鸟.jpg

善为政者,必先善治水。新中国建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荆江防洪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艰苦卓绝、旷日持久的治水斗争,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如今,在荆江大堤的庞公渡处,还兴建起了西门渊公园。曾经险象环生的荆江大堤与长江干堤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紧紧缚往了长江这条桀骜不驯的“苍龙”。漫步荆堤,但见芳草凄凄、杨柳依依。放眼望去,堤外碧水扬波,堤内稻花飘香,洋溢着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作者简介:施先鲲  1971年12月出生,现任湖北省监利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主编、参编《监利历史》、《清同治监利县志》(点校)等书,有数十篇散文、通讯报道散见于各级报刊。

图片作者:胡石伦,系湖北省监利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县摄影家协会会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