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连载 第三章 刘华清与中国航母 1

编者按:自古以来,中国没有海军战略。刘华清接任海军司令员后,胸怀全球,放眼世界,以两代领导人关于海军建设指导思想为蓝本,提出了划时代的中国海军战略,并以改革创新、舍我其谁的勇气,一以贯之抓而不放的执行力,海军建设终于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刘华清司令员也被世界誉为与马汉、戈尔什科夫齐名的当代海军战略家。今年114日,是刘华清将军逝世8周年纪念日,本网特连载著名军旅作家施昌学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刘华清:中国海军战略家》,以飨读者。

海军照.jpg 

2005年2月3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

上午10时许。海军司令员张定发上将和海军政治委员胡彦林上将,来到刘华清住所,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长恭贺新春。

今天,他俩为老首长备置了一份特殊的“贺礼”。

刘华清精神矍铄,清癯的面颊洋溢着怡悦的笑靥。还未来得及落座,张定发就喜盈盈地向老首长报告:“刘副主席啊,您的愿望就要实现啦!”

刘华清粲然一笑:“耄耋老朽,哪还有什么愿望嘛。”

胡彦林告诉老首长:“中央已经正式决定研制航空母舰啦!”

“好啊!”欣闻航母立项上马,刘华清精神为之一振,竖起大拇指连道三声:“好啊!好啊!好啊!”

“现在开始搞,10年可能建成服役。”刘华清抬起双手,食指交叉比划着说,“但要真正形成战斗力,还得再花10年功夫啊!”

迎着刘华清期冀的目光,张定发和胡彦林连连颔首,脸上露出赞佩的神色。

“您为航母论证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全体海军将士会永远铭记在心。”张定发深情地说,“希望您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刘华清报以欣悦的笑容。

送走两位海军领导人,刘华清的思绪久久沉静在遐想之中,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主持航母论证预研的历史碎片,一幕幕重现眼前……

 

1、航空母舰总是要造的!

“航空母舰总是要造的!”

1984年1月11日,刘华清在海军第一届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投放了一颗“震撼弹”。

“海军想搞航母的时间也不短了。由于国家经济能力不行,看来90年代以前已没有这个可能了。但是,航空母舰总是要造的。”

这是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以来,首次就建造航空母舰在公开场合表明决心和态度。

航母,是一个绵延了近百年的中国梦。可以说,航母的历史有多久,中华民族的航母梦就有多长。航母,不仅跨越时空,跨越世纪,而且也早已跨越海空,跨越军事,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象征与图腾!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刘华清任舰艇研究院院长时就十分关注世界海军强国航空母舰的发展和应用,思考过航母研制问题,并于1970年亲自主持起草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航母工程报告。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史。

1970年早春,海军党委意外接到中央最高决策层关于研制航空母舰的指令。这项“非常光荣的政治任务”,幸运地落到了刘华清的头上。斯时,他被无端撤销国防科委副主任领导职务,撵回海军做了一个小小“船办”——“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能够亲自主持起草中国第一个航空母舰建造工程报告,是身处逆境的刘华清备感荣幸和骄傲的一件大事。正是从此发轫,中国航母令他魂牵梦萦整整40个春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70年5月16日,是应该被载入中国航母发展史的一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刘华清主持完成了题为《关于建造航母问题的初步意见》的报告。

这份收存于海军档案馆的报告文字不长,但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海军发展史而言,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上溯自1866年,历经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近现代海军走过整整100年艰难苦涩历程后,中国航母终于从梦想进入高层决策视野,并由刘华清构思出第一个“概念模型图”。

10天后,即1970年5月27日,刘华清在海军装备部主持召开了航空母舰论证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首先确定了航空母舰的型号方案,按护航航母和反潜航母两个方案进行论证,重点是护航航母和舰载机。其次是把论证研制任务分解落实到位:由海军提出航母及舰载机的性能与作战使用要求,舰艇研究院(七院)负责航空母舰总体的论证研究;航空研究院(六院)负责两型舰载机(歼击机与反潜机)的论证研究;飞航技术研究院(三院)负责舰载导弹武器系统的论证研究。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航空母舰研制代号被冠名为“707工程”。

“这是个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航母从纸上谈兵的‘梦想阶段’,进入实际操作的‘工程阶段’。”海军装备部原部长郑明少将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1970年9月28日,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再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确定航母研制分两步走:从现在起到1972年底,重点完成科研设计;1973年开工建造,争取“四五”(1971-1975)末期首艘航空母舰建成下水。

然而,令刘华清和所有满怀“航母梦”热望的人们始料不及的是,一年后突发震惊中外的“9·13事件”,使刚刚起航的航母工程触礁搁浅、戛然而止。直到此时,刘华清才获悉:一年半之前下达建造航母令的“中央首长”是“副统帅”林彪!

林彪一伙的倒台并未结束国家的动乱。刘华清翘首以盼的中国航母舰队,只能像影子一样潜行于他苦闷的心海里。

时隔五年之后,刘华清第二次建言造航母。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益凸现的海洋主权危机引起共和国开国领袖们对人民海军建设的极大焦虑。

“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1975年5月2日深夜,毛泽东主席在召见政治局委员时,抬起左手晃了晃小指头,对海军第一政治委员苏振华说。虽已风烛残年,他仍壮心不已:“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努力奋斗,10年达到目标。”

毛泽东关于海军建设的一系列谈话和指示,重新唤起刘华清对早日实现中国航母梦的强烈渴望。1975年9月1日,在那篇著名的《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的万言书中,刘华清向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大胆建言:“尽早着手研制航空母舰!”

“请你考虑一下,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这就是邓小平对刘华清包括建造航空母舰在内的“憋不住的汇报”的批示,而且是在收到报告的第二天就批转给了海军第一政治委员苏振华。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刘华清与航空母舰神交10年后,他的双脚终于踏上了这个“海上巨无霸”的飞行甲板。1980年5月15日至6月6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率中国军事技术代表团访问美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军委秘书长耿飚访美预作准备。

在圣迭戈海军基地,刘华清先后参观了“CV-63小鹰”号和“CV-61突击者”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首次登上美国航空母舰。尽管刘华清对航母的前世今生并不陌生,但还是被它宏大的规模气势和超强的现代作战能力深深震撼了。

“海骑士”直升机载着刘华清吻别航母甲板时,他激情难抑,立誓明志:“中国海军一定要拥有现代化的航母编队!”

他坚信,这一天不会遥远。

近照.jpg

作者简介:施昌学,19571月出生,湖北省监利县人,1974年参军入伍,中共党员,海军大校,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