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伟谈吃连载· 《湖北食风:无酒不成席》连载之3

编者按:曾庆伟先生不仅是一位美食评论家,也是一位作家。他用作家之观察视角,去写美食文化,能把美食文化写得摇曳生姿,斑澜多彩。更有甚者,他还能给出中肯的建议,有时甚至能点石成金。他的名声因此一天天响亮,不仅上了《三联生活周刊》,还上了中央电视台。之后,武汉三镇一些新开的餐厅或一些老牌餐馆,经常是慕了他的名,请这位“齐白石”(吃白食)先生去海吃海喝、把脉问诊。值此新春佳节,本网特予以选载《曾庆伟谈吃》的有关研究心得,以飨读者。  

如果说襄阳“闹”酒是一大特色,湖北恩施土家族喜喝的摔碗酒,能把一场酒事喝出荡气回肠气吞山河的豪迈场面,让参与喝酒者心跳加速,血性见长,更是一大特色。

 1.jpg+.jpg

我曾去恩施旅游时,见识过喝摔碗酒的场面,参与喝过摔碗酒。初去恩施的游人且不说亲自加入喝酒的队伍狂放一饮,就是看一眼那个喝摔碗酒的场面,也觉着实在过瘾!

某次我被恩施当地的朋友邀请去一个筵席上做客,彼时宾主气场相同,满桌言谈甚欢,相互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所上的菜肴也很给力,恩施风味特色浓厚:腊蹄子小土豆火锅,合渣、蕨粑、熏干子、熏腊肉、榨广椒等让人胃口大开。大家觥筹交错,按长幼尊卑之序敬酒,场景一派和谐温馨。猛然间,邻桌客人一个个站起,把酒碗高举过头顶,摔下,立时一阵劈里叭啦的摔碗声此起彼伏,一如过年小孩燃放的爆竹声响,酒碗瓷片四处飞溅,那动静远比城里的小夫妻吵架摔盘子摔碗的干仗动静要大得多。

2.jpg+.jpg 

我正被邻桌摔碗的场景弄得云里雾里,以为是邻桌的人因喝酒起了争执,准备动手开打呢,恩施朋友解释说:别介意!我们恩施土家族有喝摔碗酒的习俗,摔碗摔碗,摔掉的是厄运,摔掉的是霉晦,摔掉的是人生的艰难坎坷,迎来的是平安吉祥,鸿运高照,财源广达……我们等一下将碗中的酒一口喝净,也把酒碗摔了,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狠狠地摔,祈盼能摔出人生的一片新天地!但要记住,如碗砸地,碗没能破碎,按我们当地的规矩是要罚酒三碗,再砸三个瓷碗哟。

 3.jpg+.jpg

于是,我们这桌人纷纷起立,一口将酒喝干,然后把空碗抓牢,举过头顶,使尽全力,把枕砸向地面,立时,瓷片飞溅跳跃,碗碎之声清脆炸耳。我的心里,有一种久违的酣畅,刹那间仿佛卸去肩上担着的尘世苟且生活的重压,一种云淡风清的超然感蓦然而生。仿佛一个人闷在一个洞里,久久没有呼吸清新的空气,猛然间来到绿草茵茵的旷野,心胸为之豁然开朗……

哦,难怪世代生活在野风烈土环境里的恩施土家族人,能长长久久地流传这么一个放逐天性喝摔碗酒的饮酒习俗呢。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山大林密,民风淳朴的恩施山乡,大多数男人血性强悍的原因了。

 4.jpg+.jpg

据传,恩施土家族喝摔碗酒的习俗起源于周朝。按照当地人的解释,这个习俗与周朝土家族的英雄巴蔓子有关。当年巴蔓子身居巴国将军之职,因国内发生内乱,且乱势难阻,巴蔓子遂奉国君之命,去相邻的楚国请求援兵平乱。楚国国君乘人之危,要求巴国划出三座城池作为出兵之资。巴国国君无奈签了城下之盟。楚国出兵平息了巴国内乱,随即遣派使臣收取巴国国君应允交付的城池。作为巴国割地代巴蔓子实在为难,既不忍割让国家土地,又要践本国国君应允之约,便想牺牲自己,保全国土的完整,他与楚国使臣商议说:“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鬼使神差间,楚使臣居然应允。巴蔓子遂割下自己的头换取城池。在割头之前,他喝下三碗酒,摔碎三个酒碗,然后拔剑自刎……

恩施土家族后人为纪念这位历史上的本族英雄,便依巴蔓子的样子,喝酒摔碗,意思是让巴蔓子为民的一片忠心,为人的仗义豪气、做事敢作敢当的决绝笃诚精神流传千秋万代……

5.jpg+.jpg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肩头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用科学生活的眼光看去,喝摔碗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减压方式。假如你是第一次到恩施土家族人吊脚楼上开设的餐馆用餐,也许还没走进餐馆入座呢,就会听到里面“劈里啪啦”一阵紧一阵爆裂的摔碗声,进屋一看,被摔破的碎碗瓷片铺了一地,就好像到了狼藉一片的战场上一样……你不必惊愕,你这是碰上了喝土家族摔碗酒的场面了。在乡随俗,等一会儿,你也会高高举起土碗,把它摔成碎片,一种久违的豪气,会从你的心里蓦然升腾,这餐酒,也就喝出一种豪迈味道了。

湖北食风无酒不成席,湖北人饮酒,喝出了多少气象万千的景象啊。我们实在不能设想,湖北人的宴席上,怎么能没有酒呢?

近照.jpg 

作者简介:曾庆伟,武汉市人,作家、美食评论家,现任《炎黄美食》杂志总编辑、武汉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武汉餐饮业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广播电视台科技生活频道顾问、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美食文化委员会主任。已出版《楚天谈吃》、《味蕾上的乡情》、《武汉味道》等书藉多部。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