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庚子大疫,武汉突起新冠病毒,湖北为最,扩散至外。举国驰援湖北,封城封路,人们一片紧张,惶恐,焦虑交织在一起,一些奇怪的现象也不断流露,各种声音在不断频传,自始至终,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挽救生命,治病救人应该是首要问题,降低死亡率是大任务,防控瘟疫的蔓延是重中之重!大批的白衣天使冒死在前线救死扶伤,还有些医护人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天天给人以沉重的心情,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变化是全国人民每天的大事情,关心何时能出门上班工作。
还关注了武汉一个小诊所的李跃华医生,争议声不断,有正反两方面的声音在交锋,我想,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不管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什么药物,能治好病人,挽救人的生命,就是硬道理,就是王道!
这一件事情让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
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上是百度词条中的解释。
其实,我也是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和经历者,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当了农民,记得回到当时的生产小队时,我就参加了小队的医务室采药,很简陋的一个医务室里堆积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材,由当时的赤脚医生负责,这位赤脚医生也是小学文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上岗,边上班边摸索,边积累一些经验,通过他的教授,我也认识了上百种中草药材,也知道了一些药材的功用,什么半边莲止血,鱼腥草解热利尿,车前草平喘止咳;艾草杀菌的作用等等,至今还有很多还记在脑海里。
我家在大崎山区,那里有很丰富的中草药材,通过赤脚医生的传授,同他们一起上山采药,认识了一些中草药材的禾苗根茎叶和药效,加之当时有一本中草药小册子在手,天天看也学到了一些中医药知识。
那个年代,一般小病都是自己找土方点药物治疗,感冒了烧生姜水喝,肚子疼就把老年人吸烟的烟袋屎(烟垢)这方法是打小孩肚子里肥虫的,或者用搪瓷片烧红加糖炽水喝;小孩子折肉,用老房子的土砖磨粉撒在身上就好了等等土法上马,都是有效果的。
大队赤脚医生一天到黑在各小队巡回查看,与各小队赤脚医务人员联系,了解情况,哪家有病人,送医送药,不收分文,遇到春天季节有流感传染病,就以小队为单位,用毛根、甘草煎水大家喝,预防流感的发生。效果相当好,也没有发生大量的传染病发生。
在民间,其实有不少验方,单方,偏方、奇方,有一定疗效的,他是千百年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有民间郎中祖传下来的,治疗一般的疾病和跌打损伤等有奇效的,有不少的实例。
当年的赤脚医生,在那个年代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只拿工分,半农半医,为广大农民服务,得到广大乡村农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还有一些骨干赤脚医生成为了各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拯救了男女老幼各种有病人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殊的年代造就了当年一批特殊名称的保护神。
赞美!当年的赤脚医生!
2020年3月3日于古城黄州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熊安平,笔名凡夫,湖北黄冈人,湖北省电影家协会员,黄冈市作协会员,市民间学会理事,《当代校园文化》签约作家,著有电影剧本《张浩传奇》,与人合创电影文学剧本《又见杜鹃花开》等作品,多次省市征文获奖,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散见于见报刊杂志。其中《手》入选初三阅读课文,创作多首歌词及小品,其中所创作多首歌词,多篇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入选省市被收入文集。